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_纪律处分条例心得体会

发布时间:2020-02-21 来源: 感恩亲情 点击:

  由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中叫央党校、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党史研究室、教育部、中国社会科学院、解放军总政治部联合召开的这次理论研讨会,是中央庆祝建党90周年系列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
  在中央隆重召开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讲话站在历史和全局的高度,全面回顾了我们党90年来紧紧依靠人民完成和推进“三件大事”的奋斗历程,高度评价了90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创造的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深入总结了90年来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宝贵经验,明确提出了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目标任务,深刻阐述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面推向前进的大政方针。讲话高瞻远瞩、总揽全局,思想深刻、内涵丰富,令人鼓舞、催人奋进,有很强的理论性、战略性、指导性,通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光辉,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纲领性文献。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讲话精神上来,不断增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增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更好地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这次研讨会开得很好、很成功,有几个显著特点:一是主题突出。紧紧围绕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围绕深入研究总结我们党90年的伟大实践和宝贵经验,始终贯穿了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要求,贯穿了中央确定的关于庆祝建党90周年活动的主题。二是联系实际。紧密结合90年来我们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紧密结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和我国发展新的阶段性特征,紧密结合当前贯彻落实“十二五”规划、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实际,充分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三是探讨深入。大家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围绕改革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围绕总结各个领域的新鲜经验,围绕各个学科的前沿课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四是成果丰硕。入选会议的140多篇论文和会上的发言,选题广泛,内容丰富,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许多新进展,体现了广大理论工作者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精神风貌。可以说,这次理论研讨会是近年来理论工作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是进一步加强党的理论建设的有力动员。
  下面,我就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做好新形势下的理论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深入总结90年来党的理论建设的非凡历程和巨大成就。不断深化对理论工作的规律性认识
  
  理论是一个政党的精神旗帜,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思想指南。我们党作为一个用科学理论孕育催生、用科学理论武装锤炼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90年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始终高度重视理论建设,重视发挥科学理论对事业发展的强有力指导作用。从在苦苦追寻中举起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到鲜明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命题,从毛泽东思想的创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从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下走出农村包围城市的正确道路到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并成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党的理论建设接力推进,硕果累累。胡锦涛总书记指出:“90年来党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坚定的基础。理论上的与时俱进是行动上锐意进取的前提,思想上的统一是全党步调一致的重要保证。”我们一定要按照胡锦涛总书记的要求,进一步总结我们党9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理论建设的宝贵经验,不断深化对新形势下理论工作特点和规律的认识,使党的理论建设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1,我们党的90年,是在风云激荡中高举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在披荆斩棘中坚定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仰,始终坚持和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90年。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人类思想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欠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推动了中国历史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变革,并在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中产生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使中国革命的面貌为之一新。回望近代中国,面对山河破碎、亡国灭种的危机,无数有识之士纷纷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形形色色的“主义”、思潮纷至沓来、竟相登场,最终又都昙花一现。唯有马克思主义。以其无可辩驳的科学性真理性,在同各种思想的争鸣交锋中,站到了社会思想大潮的前列。经过反复认识、比较鉴别、激烈斗争之后,先进的中国人毅然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使黑暗的中国迎来光明。90年来,我们党以高度的自觉信仰马克思主义。以毫不动摇的立场坚持马克思主义,以科学求实的态度捍卫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根深叶茂、坚如磐石。无论是国内革命和建设事业遭遇挫折,还是世界社会主义遭受严重曲折;无论是面对社会思想多元多样多变的趋势,还是面对敌对势力的意识形态渗透。我们都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个主心骨,不被任何干扰所惑。90年来,正是因为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不动摇,才使我们党在错综复杂的形势中始终把握正确方向,形成了团结奋斗的强大思想基础,战胜了一切艰难险阻,不断取得历史性的成就。
  2我们党的90年,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推动党和国家事业不断胜利前进的90年。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它的生命力深深植根于实践之中,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所指出的:“中国共产党人坚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颠扑不破的科学真理,坚信马克思主义必须随着实践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从来不把马克思主义看成是空洞、僵硬、刻板的教条。”90年来,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创造性地运用到中国的实践中,指导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面对如何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进行革命的问题,我们党运用马克思主义深入分析中国革命的特点和规律,找到了革命胜利的正确道路。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完成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伟业,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面对如何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东方大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我们党科学分析我国基本国情和时代特征,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取得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迎来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90年来,正是在我们党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事业发展、推动中国进步的过程中,中国人民深切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和巨大威力,也为马克思主义在与中国实际的结合中注入强大生机活力,不断开辟了发展新境界。
  3,我们党的90年,是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全党,以思想建设引领推动党的建设,始终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90年。注重从思想上建设党,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创造性发展,也是加强党的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的一条重要经验和重要原则。党的先进性首先表现在思想理论上的先进性。只有用科学理论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才能始终发挥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作用,才能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90年来,我们党始终坚持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坚持不懈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全体党员,通过思想建设引领党的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等各方面建设,使党的理论和实践始终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延安时期,我们党经过整风学习,坚决纠正了党内的各种错误思想,“使党变为一个共产主义的熔炉”,全党在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达到空前的团结和统一,为夺取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胜利提供了有力保证。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为迎接新的任务,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学习过去不熟悉的东西,创造性地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推动了全国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着力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广大党员干部头脑,在全党兴起学习贯彻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等,使广大党员干部受到了普遍的、深刻的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学习教育,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不断提高,为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供了坚实思想基础、注入了强大精神动力。90年来,正是因为我们党始终坚持以思想理论建设为灵魂和主线推动党的各方面建设,才极大促进了全党思想和意志的统一,极大增强了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有力推动了党的执政能力的提高和党的先进性的发展。
  4,我们党的90年,是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在人民的历史创造中进行理论创造,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以勃勃生机和活力的90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所指出的:“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我们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革命,是亿万群众改变苦难命运、谋求自身解放的斗争和建设;我们党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亿万群众实现富裕安康、创造美好生活的共同事业。90年来,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还是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我们党都始终紧紧依靠人民群众,着眼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极大调动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发了人民群众无穷的创造活力和聪明才智。我们党的许多成功探索和新鲜经验都来自基层,来自人民群众的生动实践。90年来,广大理论工作者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深入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火热生活。对人民群众的实践创造和鲜活经验进行系统总结,形成规律性的认识,作出理论的创新概括。90年来,正是因为坚持以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动实践为理论创新的源泉,以广大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前进的创造精神为理论创新的动力,以实现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理论创新的目的,我们党才有了最坚实的群众基础和永不枯竭的发展源泉,党的工作才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我们党才当之无愧地成为深受各族群众信赖、爱戴和拥护的党。
  5,我们党的90年,是高度重视理论人才队伍建设,团结凝聚一大批理论工作者,不断发展壮大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的90年。党的理论建设之所以能够顺利推进、取得丰硕成果,关键是有一支坚定信仰马克思主义、认真研究马克思主义、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人才队伍。马克思主义从早期零散的翻译介绍,到有组织有系统的学习研究;从初步运用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到自觉在实践中创造性地加以丰富和发展,形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成为中华民族振兴发展的强大精神支柱。凝聚着一代又一代理论工作者的心血和智慧。90年来,我们党始终坚持以崇高的理想吸引人才,以伟大的事业锻造人才,汇聚培养了一大批造诣深厚、影响深远的理论大家,一大批学贯中西、勇于创新的领军人物,一大批信仰坚定、素质优良的骨干中坚,形成了人才辈出的生动局面。90年来,广大理论工作者积极投身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洪流。追求真理、竭忠尽智,以科学求实的精神、开拓创新的勇气、锲而不舍的探索、卓有成效的成果,为理论建设的繁荣发展、为党和人民事业的兴旺发达,作出了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的重大贡献。
  回顾中国共产党的90年,伴随着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党的理论建设走过了极不平凡的发展历程,给予我们许多深刻的启示:马克思主义是认识规律、揭示真理的科学理论,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断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是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理论,必须坚持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统一,积极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做到思想上不断有新解放,实践上不断有新创造,理论上不断有新突破;马克思主义是源于实践、指导实践的理论,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立足基本国情,回应实践挑战,服务全党全国工作大局;马克思主义是服务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论,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尊重人民群众首创精神,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满足人民群众理论需求;马克思主义是开放包容、博采众长的理论,必须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认真汲取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积极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有益成果,充分发扬学术民主,鼓励大胆探索创新,在实践中不断认识真理和发展真理。这些重要启示,集中反映了90年来我们党理论建设的丰富实践,反映了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这一本质要求,需要我们在今后的理论工作中很好地坚持,并结合新的实践不断发扬光大。
  
  二、清醒认识党的理论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进一步增强做好理论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
  
  理论工作是党的整个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来都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当前,国际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我国改革发展进入新的关键阶段,必须从审视国际国内大局和不断发展变化的形势中准 确把握理论工作面临的新任务新要求。
  1,从世情来看,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如何在日趋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中赢得发展主动权,对理论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当前,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创新孕育新突破,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潮流。同时,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出现新变化,各种不确定、不稳定、不安全因素增多,特别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是对各国发展模式、发展道路、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经历这场冲击之后,围绕发展主动权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世界各国都在重新审视自己,积极探寻更为有效的发展路径、发展方式,努力抢占世界经济发展的制高点,对发展模式、发展道路的讨论也日益活跃。在这场竞争中,国家发展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从实质上说,是发展理念、发展战略、发展模式的竞争,其中最具决定意义的是关于发展的理论。用什么样的发展理论来指导,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取向,有什么样的发展结果。我国之所以有今天这样的好局面,根本在于改革开放以来形成了一套科学的发展理论,找到了一条正确的发展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综合判断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总体上有利于我国和平发展,我国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战胜各种风险挑战、赢得发展的主动权,迫切要求我们从国际国内的相互联系中把握发展大势、创新发展理念、完善发展战略,争创发展的新优势,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迫切要求深入总结我国发展的成功经验,积极回应国际社会对“中国道路”、“中国经验”的关切,使中国发展道路获得更加广泛的理解和认同,努力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迫切要求进一步进行理论创新,增强思想理论的说服力和感召力,使全国各族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新实践增强自信心和自豪感,有力抵御西方敌对势力的思想渗透,维护我国国家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
  2,从国情来看,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关键阶段,如何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对理论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胡锦涛总书记讲话中“三个没有变”的重要论断,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和把握我国国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经过长期艰苦的努力,我国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国家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事业发展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这既是一个发展机遇期,也是改革攻坚期和社会矛盾凸显期,呈现出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突出,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过程中的“两难”问题明显增多。社会思想多元多样多变趋势更加明显,各种社会思潮日趋活跃,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的难度越来越大。特别是随着利益格局深刻调整,各种利益关系更趋复杂,社会矛盾明显增多,协调各方面关系、化解社会矛盾的压力不断加大,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任务十分艰巨繁重。这迫切要求我们从理论上深入分析我国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解决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矛盾,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理论支持;迫切要求围绕党和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开展具有针对性、战略性、前瞻性的深入研究,更好地提供政策建议、理论依据、解疑释惑和咨询服务;迫切要求深入总结人民群众的实践创造和鲜活经验,不断深化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以新的思想观点为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出新贡献。
  3,从党情来看。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执政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如何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对理论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90年来,我们党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艰苦奋斗、不懈探索,建立了彪炳史册的丰功伟绩。在这一光辉历程中,我们党适应各个历史时期的形势和任务,坚持不懈地推进自身建设,党的先进性得到坚持和发展,党的执政地位得到加强和巩固,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党的建设状况、党员队伍素质总体上同党肩负的历史使命是适应的。但是,党的先进性和党的执政地位都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探索执政党建设规律是一个永恒课题。当前,党内还存在不少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不符合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问题。特别要看到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执政环境已发生深刻变化,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也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党自身建设的任务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为紧迫和繁重。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我们必须从新的实际出发,坚持以科学理论指导党的建设,以改革创新精神研究和解决党的建设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着眼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认识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这就迫切要求我们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全党,不断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理论素养,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和科学认识,树立坚定的政治立场和政治信念;迫切要求认真研究总结党的建设的历史经验和新鲜经验,研究我们党领导人民夺取政权、执掌政权、治国理政的客观规律,不断丰富和发展党建理论;迫切要求深入研究党的建设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以更多有价值的理论成果推动党的建设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
  4,从理论工作自身来看,面对新的时代课题和历史任务,如何更好地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对理论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9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理论工作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呈现健康发展的良好局面。当前,理论工作面临着极为有利的发展条件和难得机遇。马克思主义不断与时俱进。为理论工作提供了强大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工作提供了坚实基础;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为理论工作提供了广阔舞台;全党全社会的关心和支持,为理论工作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同时也要看到,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不断对理论工作提出新任务新要求。与时代和事业发展的要求相比,理论工作还存在某些不适应的地方。特别是在社会意识多元多样,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迅猛发展,社会思想形成和传播渠道更加复杂的情况下,如何进一步增强党的创新理论的说服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影响力、主流意识形态的指导力,给理论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把握发展机遇、适应新的形势,把理论工作提高到新水平,迫切要求我们在坚持过去的宝贵经验和成功做法的同时,积极探索理论工作新的思路、办法和途径,不 断深化对理论工作特点和规律的认识,不断扩大工作覆盖面和影响力,积极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创新研究分析方法,以先进的思想理论占领互联网、手机等新阵地,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三、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创党的理论建设新局面
  
  面对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面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要求,面对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更好承担起理论工作的神圣使命。最为重要的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提高全党思想政治水平。这是新形势下事关思想理论建设全局的根本任务,更是时代发展赋予理论工作的历史责任。我们要牢牢把握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这一重大课题,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准确把握当今世界发展大势,准确把握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情况新要求,全方位推进理论学习、研究和宣传的各项任务,为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更加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和理论指导。
  1,牢牢把握理论武装这个首要任务,坚持不懈地抓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教育,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凝聚起团结奋斗的强大力量。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跟进一步,这是我们党加强自身建设的一条重要经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面向21世纪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为党和人民经受住各种考验、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提供了根本思想保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必须充分发挥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巨大作用,始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统一全党全国人民的思想。要以推进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和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为抓手,推动党员干部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卖质,掌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更加自觉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不动摇。要把科学发展观作为理论武装的重要内容,推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向广度和深度拓展,不断增强党员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要把学习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同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同学习党领导人民进行的革命史、创业史和改革开放史结合起来,同学习贯彻中央关于落实“十二五”规划、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决策部署结合起来,引导人们深刻认识党的光辉历史、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深刻理解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进一步坚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念和决心。要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加强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重视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扎实做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教材编写出版、推广使用和骨干教师培训工作,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加快构建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更好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2,牢牢把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主题,进一步发挥思想库和智囊团作用,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有力理论支撑。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马克恩主义,关键是要及时回答实践提出的新课题,为实践提供科学指导。”这为理论工作进一步发挥服务实践、推动实践的作用提出了要求,指明了方向。只有着眼党和国家的战略需求,及时总结党领导人民创造的新经验,重点抓住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进行新的理论探索,作出新的理论概括,不断以丰富扎实的研究成果服务于党和政府的决策,理论工作才能在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中展示蓬勃的生机和旺盛的活力。推动科学发展是当前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是贯穿“十二五”规划的主题。理论工作要更加自觉地心系大局、服务走局,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这一主题,创造性也运用各个学科和领域的理论和知识,努力在破解发展难题、健全推动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中发挥思想库、智囊团作用。要在加强对深化改革开放的研究上取得重要成果,深入研究阐释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研究阐释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不失时机提出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的系统思路和科学方法,为进一步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创新提供理论支持。要在加强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贯彻落实“十二五”规划的研究上取得重要成果,深入研究阐释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研究阐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要求和主攻方向,及时总结升华各地各部门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进展新经验。要在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研究上取得重要成果,深入阐释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原则、本质特征和完善途径,研究阐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研究阐释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推动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要在加强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研究上取得重要成果,深入研究阐释文化建设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日益突出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研究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内涵、特征和规律,研究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和实践要求。研究探索加快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加强对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的有效途径,为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要在加强对创新社会建设和管理的研究上取得重要成果,系统总结我国社会建设和管理的成功实践,深入分析发展关键时期和改革攻坚阶段社会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在改进社会分配,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最大限度地化解社会矛盾,推动社会和谐以及吸收借鉴国外社会建设和管理有益经验等方面积极建言献策,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提供理论指导。要在加强对党的建设的研究上取得重要成果,深入研究总结我们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长期实践中加强自身建设的基本经验,深入研究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对党的建设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研究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有效途径和办法,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3,牢牢把握服务人民这个宗旨,深入回答广大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引导群众、动员群众。人民群众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体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只有内化为亿万人民群众的信念追求,才能转化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物质力量。胡锦涛总书记强调,“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是指引、评价、检验我们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这个要求,要认真贯彻落实到党的理论工作中去,切实把以人为本、服务人民贯穿到理论工作的全过程。要紧密联系人民群众的思想实际,直面现实热点和社会关切,积极回应群众意见和社会诉求,特别是针对当前人们关心的物价、住房、社会分配、就业、教育、医疗、惩治腐败等问题,既讲清“怎么看”又说明“怎么办”,把党和政府的政策措施讲清楚。把对群众的利益安排讲明白。要高度关注有影响的社会思潮,着力回答深层次的思想理论问题,引导人们辨明理论是非、划清重大界限,深刻认识为什么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为什么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为什么必须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什么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为什么必须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为什么必须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要创新理论宣传的方式方法,进一步改进文风,把我们要说的与人们想听的结合起来,把逻辑的力量与情感的力量结合起来,把透彻的说理与鲜活的语言结合起来,推出更多像“理论热点面对面”、“人民日报‘任仲平’”那样的理论宣传名牌产品,增强理论宣传的效果。要善于运用大众传媒做好理论宣传,充分发挥报刊、广播、电视宣传普及理论的重要作用,讲究宣传艺术,增强吸引力感染力。要积极运用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开展理论宣传,适应网络传播特点,不断丰富内容和形式,有效引导网上舆论热点,掌握网上思想理论的话语权和宣传教育的主动权。
  4,牢牢把握坚持改革创新的要求,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进行新的理论创造。实践的突破带动理论的突破。理论的创新引领实践的创新,两者紧密联系、相互促进。我们党成立90年、在全国执政62年、领导改革开放33年,推动中国发生了人类历史上少有的深刻变革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既学习借鉴世界各国发展的有益经验,又坚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而不照搬照抄,既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本色和革命传统,又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不断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出的创新之路,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伟大创举,是中国对世界的历史性贡献。当前,我们党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中,坚定不移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新的实践为理论工作开辟了新的广阔天地、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呼唤着也推动着理论的重大创新和重大发展,与以往任何时候相比,与其他任何国家相比,当代中国都更有条件、更有可能不断产生新的理论创造。胡锦涛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将在党和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中不断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必将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中不断完善。这一过程必将为理论创新开辟广阔前景。”我们要按照这个要求,进一步担负起在伟大实践基础上推进伟大理论创新的历史责任。广大理论工作者要敏锐把握时代的要求和实践的呼唤,紧紧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一人类文明史上的崭新创造,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国际与国内以及不同学科的结合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行深入透彻的研究和阐述,对中华民族在人类文明史上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崭新理念和现实成就进行系统梳理和研究,对在较短时期内实现几亿人摆脱贫困、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快速提升、成为推动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的成功经验作出深刻揭示和阐释,对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中国发展经验作出科学概括和论述,对克服前进道路上面临的风险和挑战、进一步完善和发展这条道路进行深入的理论探讨,不断丰富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思想和理论体系,不断概括出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的、开放融通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努力形成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术话语体系,为中国特色社会主艾事业发展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感召力、吸引力和凝聚力。
  5,牢牢把握人才培养这个根本,大力推进理论人才队伍建设,着力造就一支宏大的、高素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理论工作是极为艰苦的创造性劳动。在人类思想史和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每一部理论名篇巨作都镌刻着名家大师的不朽之名。开创理论事业新局面,必须把理论人才培养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意识,以更加科学的思路和更加有力的举措,扎实推进理论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为党的理论发展提供坚实人才保证。要遵循理论人才成长规律,创新理论人才培养模式,认真贯彻落实宣传思想文化领域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以实施文化名家工程和“四个一批”人才培养工程为主要载体,以重大科研项目、重点建设学科、重点研究基地为依托,以重点扶持、跟踪培养、宣传推介等为主要措施,不断加强对中青年理论人才的培养力度。要完善教育培训机制,继续开展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等研修培训,不断提高其思想政治素养。完善实践锻炼机制,采取国情调研、挂职锻炼、基层服务、双向交流等方式,引导理论工作者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增强对世情、国情、党情的了解,增进对群众的感情,在实践中汲取营养、开阔视野、提升能力。完善学风建设机制,鼓励引导广大理论工作者严谨治学,自觉加强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修养,把个人的学术追求与国家的发展统一起来,把学术自由与社会责任统一起来,加强学术自律,恪守学术诚信,防止心浮气躁,潜心学术研究。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造就一批政治可靠、学贯中西、影响广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大家;一批理论功底扎实、学术造诣较高、锐意探索创新的中青年学科带头人;一批善于运用通俗语言、善于借助大众传媒、善于回答热点问题的理论宣传名家;一批理论水平高、了解中国国情、熟悉国际问题、精通外语、在多边国际舞台维护国家利益的外向型理论人才。
  做好新形势下的理论工作,关键是加强党的领导。各级党委一定要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理论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把理论工作作为事关全局的一件大事,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切实担负起领导责任。要及时关注和经常研究思想理论方面的形势,指导和帮助理论战线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要认真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拓宽同理论界联系沟通的渠道,多同理论工作者交朋友,增进了解、增进感情,虚心向他们学习,认真听取意见,主动提供服务。要经常了解广大理论工作者的所思所想所盼,关心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多为他们办实事办好事,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生、主动性、创造性。
  同志们,回顾过去的90年,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光芒给黑暗的旧中国带来了光明,给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带来了富强的希望,给涌动改革春潮的当代中国带来了发展的奇迹;展望未来,在马克思主义指引下,我们必将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广大理论工作者任重道远,大有可为。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解放思想,锐意创新,以理论创造的新成果推动事业实现新发展,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作出新的贡献!

相关热词搜索:研讨会上 周年 讲话 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 纪念建党96周年讲话 建党96周年领导讲话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