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在富民从沿海到边区 志在富民

发布时间:2020-02-19 来源: 感恩亲情 点击:

  用了近一个世纪的人生之路,费孝通先生(1910.11-2010.11)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知识分子应有的责任感与使命感。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他的理想是“志在富民”。   这是因为在一个以农业为基础的国家,民以食为天,而只有当老百姓的生活有了保障,国家发展才有切实的可能性。所以,“志在富民”充分体现出了费先生那一代知识分子“为生民立命”的博大情怀。这也是很多人之所以推崇费老的原因吧!
  但费先生的伟大显然不仅仅如此,作为一位杰出的人类学家,于物质制度层面的研究之外,他的研究视角更深入至文化精神层面,在研究过程中体现出深切的人文关怀。透过费先生对文化的分析,我们更加明白了在新世纪我们所面临的巨大挑战,这充分表现在“文化自觉”思想的提出。
  我们说,费孝通先生之所以提出“文化自觉”的思想,源于他对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理解和贯彻,他说“我是通过吸收新的知识把传统精神贯彻出来”。这说明,没有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透彻理解、没有对西方文明的深刻了解、没有“先天下之忧而忧”的使命感,是不会有这样思想的提出的。
  中西文化之间的关系历来是学者研究的重大课题,对于人类学来说尤为如此。作为西方学术的人类学如何在中国发展有着许多不可回避的问题:
  首先,研究的对象发生了转变。与传统人类学研究对象相比,中国人类学的研究内容更复杂,研究范围也更加宽广。因为中国是文明古国,数千年的历史积累下了异常丰富的研究内容。这就需要新方法的引入和尝试,这就得提费先生那篇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博士论文《江村经济》,它开启了我们自己研究自己文明的先河,正如马林诺斯基教授在序言中评价:“我敢预言,费孝通博士的这本书将是人类学实地调查和理论发展上的一个里程碑。它让我们注意的并不是一个小小的微不足道的部落,而是世界上一个最伟大的国家。”
  其次,中国社会经历了多次跌宕起伏,因此更具复杂性。面对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国文化该如何发展从而达到与世界发展和谐相处,一直引发人们的思考。在这方面,人类学家体现出来了一如既往的人文关怀。例如,最迟在20世纪40年代,费先生就意识到科技发展所带来的人文世界里可能出现的问题。并以在美国实地访问时接触到的大量事实为依据提出“科学并不一定带来了幸福”这一观点。即使今天看来,这一观点也毫不过时:在享受巨大物质便利的同时,我们也付出了同样甚至更沉重的代价。表现之一就是传统文化的迅速消失、社会问题的出现。
  今天,在全球化进程中,我们没有了思考的时间,在很多情况下是被动地接受,甚至被强制纳入西方体系,因此造成了许多无法想象的后果。但是,这些问题是可以得到很好解决的,解决之道就在于中国传统的文化精神――和谐就是“和而不同”。这不仅体现出费先生的智慧,更表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之处。
  是以小文,以慰费孝通先生在天之灵。
  (作者为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

相关热词搜索:富民 志在富民 富民 富民县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