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非洲形象的变迁和优化 非洲国家地图
发布时间:2020-02-17 来源: 感恩亲情 点击:
中外主要媒体的相关调查显示,非洲人对中国评价极高,非洲人不仅高度赞许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在政治、经济、外交、文化等领域的巨大成就,也乐见一个发达、繁荣的中国。但其中也存在着一些对中国形象认知的落差与负面认识,这一方面与中国和非洲内部存在的问题相关,另一方面更与西方媒体和部分非洲媒体丑化中国形象有关。中国应确立清晰明确的国家形象战略,通过发展、合作、沟通,减少偏见,消除隔阂和消弭误解,在非洲塑造亲和友善、健全丰满的中国形象。
历史变迁
一、无私援助的中国形象
1949年至70年代后半期是新中国崭新形象在非洲确立和巩固的阶段。随着新中国的诞生和非洲国家争取独立斗争的展开及相继独立,中国和非洲人民在反帝反殖的过程中成为患难与共的朋友。中国单方面给予非洲无私的援助确立了新中国在非洲的形象。据美国国会联合经济委员会的统计,自1956年以来,中国先后向39个非洲国家提供援助。到1977年止对非援助总额达4,139亿美元,占这一时期中国全部对外援助额的59,8%。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对非洲国家的援助占对外援助的比重大幅上涨,占整个对外援助的三分之二,其中最高年份占中国对外援助的85%(1974年)。1976年之后,中国对非援助维持形象在年均7000多万美元左右。中国提供援助的项目包括农业、农产品加工、水利、电力、轻纺、交通运输、打井供水和公共建筑等领域。中国帮助修建的坦赞铁路有力支援了南部非洲国家的民族独立和解放运动,成功展示了中国真诚帮助非洲国家的意愿和能力,极大地扩大了中国在非洲大陆的影响。
二、互利合作的中国形象
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国际和国内形势的变化,中国对非政策逐步完成了意识形态从强调到弱化、交流领域从单一到多元,以及合作性质从注重经济援助到强调互利共赢的三重转变。中国政府开始积极探寻新的对非援助方式,从单一的无偿援助变为政府优惠贴息贷款援助、援助项目合资合作与无偿援助等方式相结合。这表明中国政府原先对非洲纯粹友谊式的“无私援助”开始调整为“互利合作”。中国政府希望通过平等协商、以合作的方式达到中非双赢的结果,从而产生国家间的相互尊重,凸显中国对非“互利共赢”的经济形象。中国对非投资项目分布在49个非洲国家,涉及资源开发、交通运输、生产加工、农业生产及农产品开发等多个领域。
对此,非洲媒体的报道大多认为,中非贸易的增长是促进非洲经济发展的机遇,能够带动非洲的发展,达到双赢的效果,而且还有力地改善了非洲国家在国际体系中日益边缘化的处境。中国在非洲的投资为当地增加了就业机会,促进了工程所在国的经济发展。
三、发展典范的中国形象
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显著成效,同时,中国的发展也给非洲和世界的发展带来了重要机遇。进入21世纪,和平稳定、经济发展和人民自由、幸福越来越成为外界对中国形象评价的一个重要构筑点,中国向非洲和世界充分展示了当代中国敢于承担、高度负责的国家形象。
对饱受磨难的非洲国家而言,中国最有吸引力的是经济发展的成功模式,中国的成功不仅预示着财富,而且带来了希望。中国的发展模式激发了广大非洲国家学习和效仿中国的热情。许多非洲人认为本国应从中国的经济腾飞中吸取经验,以供本国所用。大部分非洲人赞赏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认为这一模式克服了国家人口众多、资源紧缺的弱点,对广大的非洲国家及发展中国家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亟待优化
但是,不可忽视的是,中国在非洲的预期形象和实际形象之间存在着三大落差:一是非洲国家错误地高估或低估了中国实力,普通非洲民众对中国其实不甚了解;二是很多非洲民众对中非经济合作缺乏正确认识,他们对中国的认识尚停留在改革开放前中国提供无私援助的那种方式上;三是非洲民众对目前中国对非洲的关注认识上存在分歧,多数非洲人认为中国在改革开放以来,对非洲事务的关注度比起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是下降而不是上升了。另外,非洲对中国形象的认识也绝非都是正面,其中不乏负面认识,如为数不少的非洲人认为中国经济发展过热、中国产品质量不尽如人意、部分中国公司素质不高、一些中国人不愿主动融入当地社会、对非洲人有歧视现象,等等。这些形象虽不是中国在非洲形象的主流,但造成的负面影响不可忽视。
除了这些认识落差外,中国在非洲优化形象还面临着非洲局势变化所带来的挑战。进入新世纪以来,非洲地区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愈发引人注目,近期,利比亚、科特迪瓦等一系列国家的变局对中非合作发展和优化中国形象提出了新的课题。面对新的形势,中国应加强与非洲各国的沟通,全面加强中国与非洲的交流、合作与互动,从政府到民间、从精英人物到一般社会公众、从政治经济军事到教育科技文化各领域,尽可能地增进中非间相互了解、拉近彼此感情。
第一,继续加强中非文化交流与合作。21世纪伊始,中非合作论坛机制启动,中非文化交流跨上了一个新台阶,中国政府在非洲一些国家建立了中国文化中心、开办孔子学院,给中非文化交流创造了一个机制性平台。这些平台作为推进中非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渠道,尚需进一步加强,从而促进非洲人民了解当今中国的政治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
第二,在文化领域为非洲国家培训人才。由于历史原因,西方媒体在非洲一直占据明显优势,大多数非洲媒体经费有限,没有常驻国外记者,对于非洲以外国家和地区的报道,几乎全部来自西方媒体,这自然影响到非洲媒体涉华报道的客观性。其中非洲当地一些英文媒体更是被西方国家操控,长期以来进行了很多损害中国形象的报道。这些歪曲性报道程度不同地影响非洲人对中国的印象,是造成中国在非洲预期形象和实际形象产生落差的原因之一。进入21世纪,中国政府多次邀请非洲一些国家的资深记者和新闻官员来中国参加非洲记者研修班,这是中国在文化领域为非洲国家培训人才的一个部分。这种培训有必要进一步拓宽加强,使更多非洲人士能够亲身感受中国,对中国有更好的形象认识。
第三,接收更多的非洲留学生来华。在过去几十年中,中国为非洲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专业人才,为非洲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他们中大部分回国后成为非洲各国政府和人民的栋梁之材,在政治、外交、经贸、文化、卫生、教育等领域成为中非友好交流的使者。
第四,加强中国学术界的非洲研究。在国家形象的确立中,掌握话语的言说权和文本的书写权的强势一方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将另一国塑造成他所希望的样子。现代国际社会对中国和平发展一直持有怀疑态度,各种“中国威胁论”、“中国非人权”、“新殖民主义”就是这种强势话语言说和文本书写的结果。针对西方和部分非洲媒体对中国形象的丑化、歪曲、有意识或无意识的误解,中国学者应积极主动向非洲和国际社会提供多种文本含义来消解中国形象中的负面因素,构筑中国在非洲的良好形象。
责编:谭震
相关热词搜索:非洲 中国 变迁 中国在非洲形象的变迁和优化 西方眼中中国形象的变迁 非洲的中国形象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