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归”的故事怎么讲? 中国故事怎么讲
发布时间:2020-02-17 来源: 感恩亲情 点击:
中国人才流失和回流问题是近年来中外媒体关注的报道题材。比如,今年初美国《纽约时报》就发表过一篇题为《逆势而动,中国吸引科学家回国》的报道;时隔半年,法新社选取一个有利时机再次关注这个活题,而且做得比《纽约时报》那篇报道更客观,启发也更大。
热点话题推陈出新
新闻报道贵在“新”,法新社之所以在今年7月推出这篇《中国赢得“人才争夺战”曙光初现》(Glimmer of hope in China"s‘braindrain’battle)报道,恐非偶然。今年6月,国务院印发了《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国吸引海外高端人才的话题再度成为媒体关注的热点,而且,7月也是毕业生走出校园的时节,相当一部分中国学子选择出国留学深造,这样的背景为撰写相关报道提供了契机。 法新社这篇报道在视角上也显得更客观。美国《纽约时报》那篇报道在网上曾被中国读者批评为带有倾向性,有失平衡,因为“人才争夺战”中国的主要对手就是美国,作为美国的主流媒体很多观点都带有明显的美国立场。法新社这篇报道则站在较为客观中立的立场上来看待中国的“海归”现象,对中国科技创新的努力抱有理解的态度,对归国科技人员的喜与忧都有平衡的报道。
由此想到,从新闻本身的客观性出发,就事论事,这样写出的对外报道才更具说服力,国外的读者才会通过报道了解真实的中国,进而对我们的报道产生信赖。
标题导语夺人眼球
标题和导语是新闻的“眼睛”,也是一篇报道吸引读者相当关键之处。 法新社报道的标题选取了“曙光初现”(Glimmer),这是个非常抓人眼球的词,又恰到好处,并未直接点明到底是什么使中国的“人才之战”燃起希望的曙光,这就容易引起读者的好奇和疑问,产生继续阅读的兴趣。
导语运用了讲故事的经典模式,从“海归”科学家施一公放弃海外优厚待遇回国从事科学研究的经历入手,引出了海外华人科学家近年来归国发展这一普遍现象。此后,报道进一步指出,中国领导层对人才问题高度重视,政府目前正不断推出新政策,大力发展科研基础设施吸引海外精英归国,以期尽快缩短与世界科技强国之间的差距。
文章布局由个案而及趋势,由现象描述到深层原因分析,顺理成章,既符合读者的阅读习惯,又逐渐地揭示了本质,满足了读者的求知心理。
引语丰富人物生动
这篇报道还有一大亮点就是直接引语贯穿了全篇,让读者感到身临其境,仿佛走进了报道主人公的生活和内心世界。文章通过施一公和饶毅这两位有代表性的海归学者,特别是他们j兑出的话,让读者了解到归国学者群体的心路历程。直接引语的大量使用,令读者感到主人公在与他们谈话,因而更容易理解他们的动机,以及回国发展后的兴奋与困境。文章最后不是由作者发表评论,而是援引饶毅的话,道出归国学者对中国未来科技发展的衷心希望,这样的结尾,既感人,又显得有力。
引语还有一个作用,就是化繁为简,简练地道出了中国学术界存在的体制弊病,而这是中国吸引海归人才加盟科技创新事业的障碍。
不难发现,记者对施一公的采访颇下功夫,因而获得很多生动而有意味的直接引语,更重要的是,能够比较客观深入地讲述当代“海归”的故事,使读者体会到海归精英真实的心境:希望中国的科技能快速发展,自己在这个舞台上有所建树,然而中国科技管理体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让他们不无担忧。读者看过这篇报道后,在理解的同时可能也会引发思考。
(作者系新华社对外部英文编辑)
相关热词搜索:中国 海归 故事 中国“海归”的故事怎么讲? 一位中国海归的真实经历 海归经济学家讲的三个故事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