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之美 第二版 pdf [浅谈玻璃之美]

发布时间:2020-02-15 来源: 感恩亲情 点击:

  玻璃具有独特的性质,通过其透明性,可塑态的渐变性,折光和反射性,运用了不同的技法,产生了为其他艺术种类所不能代替的艺术特色。本文对玻璃进行研究的同时对玻璃艺术创作的题材、风格等方面提出自己的看法。
  
   “在一个好的制作者手中,玻璃熔液是确确实实活着的,可以说,它在‘诱骗’制作者制作出一件精美的东西来”。
  ――莫里斯在《艺术讲演录》
  各种材料通过其独特的品质展现个性。玻璃在作为艺术创作的媒介材料时,有一系列鲜明可贵的特质构成其独特的语言。
  
  1.透明性
  曾有人把玻璃艺术的创作比喻成“犹如在水中和空气中工作”,这说出了玻璃材质的透明特征。玻璃的透明性极具特征,是其它材料无法与之媲美的特殊而可贵的品格。纯净无瑕的透明视觉效果,不仅传递给人洁净、细致、晶莹的审美感受,也传达出一种与纯洁、坦荡、无私品质同构的人格。透明的材质特征令人遐想万千,可进行任何的比喻和想象,也构成了其它材料无法仿效的情调和感觉。
  玻璃是冷峻坚硬的材料,由于透明和折光而有流光溢彩的表象。玻璃是沉重固实的,又由于透明而似有若无。玻璃既有机械规整的工业社会性格,也有自然朴厚、温馨可人的风貌。以透明为主的材质感就是玻璃的魅力,它使玻璃有着丰富的表现空间。
  
  2.可塑态的渐变性
  玻璃在一般人的理解中是“硬”和“脆”,但这是玻璃固体状态下的情形。玻璃固体确实非常硬,其莫氏硬度可达6左右。然而在一定的温度下玻璃就完全不同了,可以具有很好的延展性。可谓刚时如钻,柔时似水。
  作为艺术材料,玻璃是非常特别的,它没有固定的熔点,而有一个较宽泛、渐变的可塑态成形区域,这为玻璃的成形带来非常多的可能性,大大丰富了造型语言。不同的温度条件下,玻璃表现出不同的可塑性。从400℃到1000℃,玻璃的状态由软化到黏连,由可延伸到熔化流动,这是一个很宽的成形区域。
  可塑态的渐变性形成玻璃工艺的丰富性。原本无生命的玻璃由于成形手段的丰富变成一种富有活力和创造力的材料。利用它的液态,可流、沾、滴、淌、吹、铺、铸;利用它的半固态,可捏、拉、缠、绕、剪、压、弯;利用它的固态,可磨、切、琢、钻、雕等等。不同的温度形成了材料的不同塑形特性。玻璃材料也因不同的配方,对温度有不同的要求。
  传统的玻璃熔化主要靠人工经验。现代的玻璃制造温控技术十分成熟。特别是欧美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玻璃工作室运动”的低温熔烧玻璃工艺,对玻璃熔解温度的控制已十分精确。
  玻璃材料在凝固、熔融过程中还具有可逆性。可经历软化后凝固、凝固后软化的反复造型过程。由此,软曲、熔解、固化、凝结过程中的种种特征,为艺术家提供了丰富的创作语言,创造出玻璃艺术形形色色、千姿百态的造型。
  
  3.折光和反光性
  玻璃材质美的另一特性在于光,确切地说在于折光和反光。透明和材质的致密光滑莹润使玻璃有很好的透光性,能对光产生透射、折射、反射、吸收等多种反应。
  光对玻璃艺术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有了光,玻璃就有了灵魂。v1玻璃材料在光线的作用下有着奇异的光泽。坚硬平滑的表面有强烈的反射光能力。优质的光学玻璃具有折射特性,在经过精确计算打磨切割后,有规则如钻石刻面的玻璃体,可折射出耀眼的光芒。经过烧结自然凝结的表面又有圆润光泽的美感。不同厚度的有色玻璃在光的透射下有色彩浓度的变化,更为绮丽。
  莫里斯在《艺术讲演录》中曾谈到材料对创作者的影响:在小型艺术(指工艺雕塑类艺术)中,不同的处理方法很明显地是直接由于材料的不同而产生出来的,是直接由于制作者对其手中的“活着的”材料的热爱和经验而产生出来的。他甚至讲到玻璃的生命力,“在一个好的制作者手中,玻璃熔液是确确实实活着的,可以说,它在‘诱骗’制作者制作出一件精美的东西来”。由此可见,对玻璃材料的感受力是艺术家创造潜力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1]玻璃艺术的形式语汇.
  [2]王建中.世界现代玻璃艺术.河北美术出版社.
  [3]玻璃艺术,戴舒丰. 清华大学出版社.
  
   (作者单位:安康学院 )

相关热词搜索:浅谈 之美 玻璃 浅谈玻璃之美 玻璃纤维浸润剂配方 玻璃纤维浸润剂有毒吗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