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东北民歌新货郎的艺术特点 浅谈高等影视艺术教育的特点
发布时间:2020-02-15 来源: 感恩亲情 点击:
摘要:文章结合影视艺术教育与文理工科教育的比较,详细的分析和叙述了影视艺术教育的突出特点。 关键词:高等影视艺术教育 影视艺术教育与文理工科教育的比较 影视艺术教育特点
中图分类号:G220 文献标识码:A
在当今世界上,新型影视成为社会传播面最广的艺术形式之一,以其视听综合、时空综合、艺术与技术综合以及传播的绝对优势而引人瞩目,它的发展已经直接影响着社会进步与精神文明建设。面对迅猛发展的社会现实,适应国民经济需要,必然产生现代意义的大影视教育,于是,影视教育已经成为重要综合性大学的标志之一。
一、影视艺术教育
电影和电视是20世纪人类重要的两种大众传播媒介,它们对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虽然电影和电视在形态上都表现为视听媒介,但它们在本质上是两种不能互相取代的媒体。电影,我们通常指的是叙事电影,或者叫电影故事片。电影学院的电影教育是围绕故事片来展开的。电视的内涵就大多了,它包括新闻节目、文艺节目、娱乐节目、杂志性专栏节目、服务节目、教育节目、体育节目、电视剧等等,与故事电影在特征上比较一致的是电视剧,所以,我们通常讲的影视艺术教育狭义地理解就是电影电视剧教育,也就是培养电影故事片和电视剧的导演、摄影、表演、美术、录音的专门人才。
影视艺术是一门技术与艺术互为融合的学科,影视艺术必须依托于影视技术。科学技术的发展给影视艺术开拓了新局面、新手法、新思路和新样式,纵观电视行业的发展,经历了机械电视阶段、电子扫描电视阶段、黑白电视阶段、彩色电视阶段、卫星转播电视阶段、光缆有线电视阶段、高清晰电视阶段,这些影视艺术领域中里程碑式的进步往往都是以影视技术为先导的。影视技术的进步为影视艺术的表现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和新的条件,没有影视技术就没有影视艺术,所以,影视艺术属于“技术性的艺术”。影视技术是影视艺术的表现手段,只有掌握了一定的影视技术才能够使影视艺术得到自由的表现。
1.影视教育发展模式分析
(一)影视合流教育。(二)影视扩展教育。经过上世纪末期的酝酿,2l世纪开始,随着艺术素质教育的扩展,包括影视教育兼容跨类的新闻与传播教育专业与课程。轰轰烈烈的大影视传播教育规模化扩展。其中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大传播意义上的影视教育。(三)影视教育多重样式。在大上快上的影视专业设置中,基本理念和培养目的并不一致,课程设置和培养模式也多有差异。大体而言,基本有以下几种:1、表演类;2、技术实用类型;3、文化理论类;4、跨类综合型。不言而喻,中国影视教育具有多样性形态,也隐藏着不同的动机和目的,如何实现影视教育多样化而切合实际需要,还有思考的余地。
二、影视艺术教育与文理工科教育的比较
在与理工类的教学实验作比较可以看出,首先,它们的实验目的是不同的。影视艺术类院校开设的实验课主要是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掌握各种影视节目制作的技巧,最终培养学生的艺术创作能力。理工类实验培养的是学生严谨的求证精神,它以验证技术指标为目的。艺术类院校的实验教学培养的是学生的艺术感觉,虽然艺术类学生在实验教学中也运用一些影视设备,但他们最终的目的是要实现艺术效果。其次,影视艺术类学生与理工类学生使用实验设备的程度也不同,影视艺术类学生使用影视设备主要侧重设备的实际操作,对于它们内部的原理只是简单的了解,而理工类学生则是侧重对设备内部的构造的研究。影视艺术教育和文科教育显然是有区别的。文科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运用理论分析问题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影视艺术教育属于艺术教育的范畴,强调培养学生利用视听媒介进行艺术创作的创造能力,在学生的思维训练中更强调的是艺术想象的合理性而非逻辑性。但是,影视艺术教育和传统的艺术教育如音乐教育、美术教育、舞蹈教育又不一样。传统的艺术教育强调个人对技能的掌握和发挥,并且与人的生理特征有很明显的关系。传统的艺术教育往往从少儿时期就开始了,艺术教育界把这种情况叫做“童子功”。传统的艺术教育如果没有“童子功”,几乎很难进人高等院校深造。特别像舞蹈这种青春期艺术,如果不是从小学习,肯定不能成为专业人才。影视艺术教育则不需要“童子功”,它是受教育者进入高等学校后才实施的艺术教育,不过它要求受教育者必须具备一定的素质。这个素质包括艺术素质、心理素质和文化素质。艺术素质指受教育者的艺术修养和想象能力,因为影视艺术综合了文学、音乐、美术、戏剧等艺术门类的特征,对这些艺术的了解是必要的。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艺术想象能力。影视艺术的创作过程就是把一个想象的故事具体视听化的过程。心理素质指受教育者的心理承受力。影视创作是一种集体创作,时间和空间的跨度都很大,既耗精力又耗体力,如果心理素质不好,则很难承受其中的艰苦,性格内向、心理脆弱的人不适合从事影视工作。影视艺术作品和文学作品一样,传承了社会文化批判的色彩,影视艺术作品的创作者具备了良好的文化素质特别是人文素质,才可能创作出优秀的艺术作品。所以,接受影视艺术教育应该具备良好的文化素质。
三、影视艺术教育的两个突出特点:
(1)综合性。影视艺术教育根据电影电视剧制作的不同专业设立相应的编剧、导演、表演、摄影、美术、录音等专业,各专业都有自己相应的专业课程。但是,影视创作是集体创作,各专业部门的沟通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因此,各专业部门只有了解彼此的创作技巧和方法,才能进行有效沟通,也才能进行默契的配合。比如,导演懂表演,才能较好地指导演员塑造角色,录音懂摄影,才能与摄影有较好的配合,不至于穿帮而发生矛盾等等。欧美发达国家的影视教育没有像我们国家这样细地划分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各个专业的专业课都要学习,至于将来做导演还是摄影,则根据个人的兴趣和机遇来定。我们国家的影视教育沿袭了前苏联模式,这一模式的缺陷就是学生的专业过于单一,不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但是,我们想建立欧美国家的模式也不现实。比如北京广播学院本科生的课程结构由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以及选修课五部分组成。公共基础课是国家教育部统一规定的课程,学科基础课是学院规定的全院学生必修的文学文化类课程,如文学史、写作等,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才是专业学习必需的课程,也只是专业课教师有权力实施专业教育的部分。在这个课程结构中,公共基础课和学科基础课占学生四年课时量的二分之一强。以导演专业为例,公共基础课为1013学时,学 科基础课为527学时,专业基础课为1037学时,专业课为442学时,前两者和后两者的学时比为1540:1479。通过对这一课程结构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到,一半以上的课程都被与专业无关的课程挤占,而一个本科大学生在校上课的时间为六个半学期(剩下的一个半学期用于实习和完成毕业论文),由此,可想而知现行教育体制之下建立欧美国家的影视教育模式是不现实的。为了尊重影视教育综合性的特点,现在可行的做法是在专业基础课部分设置涉及影视创作各个部门的相关课程,但仅让学生局限在对相关专业知识的了解,谈不上深入实践。比如非表演专业学生的表演课程度,达到影视文学作品的片段改编即可,非导演专业学生的导演课只学视听语言,不学导演艺术等等。在专业课部分,再强调学生的专业技能的培养。惟其如此,才可能达到一个合格的影视专业大学生的专业教育水平。
(2)实践性。这一特点在许多刚刚开办影视艺术教育的学校认识还不足,以至于教学管理部门按照文科教育的方法来组织教学,与专业教师产生了很大矛盾。一般来说,文科教育的基本方法是教师在课堂上讲授概念、要义,组织学生讨论,课后布置学生阅读一定的参考书。即使是法律这样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也是通过现成的案例分析来增强学生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非要求学生去参加大量的办案实践。影视艺术教育则不同,实践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像学习声乐的学生不仅要懂发声的基本原理,还要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演唱一样,学习导演的同学要根据不同的阶段要求制作不同类型的影片,学习表演的同学要塑造不同类型的人物,学习摄影的同学要拍摄不同影像风格的磁带或胶片作品。实践课是影视艺术教育的灵魂,如果没有实践,影视艺术教育就无从谈起。这就像培养一名厨师,即使学员能记住满汉全席所有菜的做法却从来没有做过哪怕是拍黄瓜这样的菜,学员毕业后能称得上是厨师吗?如果需要跟着师傅从头再学,那他这几年又学到了什么呢?不是白白浪费光阴吗?道理就是这样简单,但是。目前国内一些开办影视艺术教育的大学的教学管理部门就是不明白这个道理,一味地强调以讲授为主;在课时安排上细分课时,不利于学生用整段的时间来完成制作实践。因此,实践的观念必须在教育者中深人人心,否则,影视艺术教育无从谈起。
四、结束语
影视教育是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迅猛发展起来的新兴专业,它的昌盛和时代发展、文化潮流与社会经济进步都有不可分割的关系。而影视教育遇到的发展中的问题也和艺术教育整体问题不可分离,认识中国目前的影视艺术教育观念的变化及其特点的研究,有助于影视教育的真正意义得以实现,传播价值、艺术感染和道德人性意义得到发扬。人文价值得到重视,专业化教育和艺术文化教育的多重职能得到落实。
相关热词搜索:浅谈 艺术 影视 浅谈高等影视艺术教育的特点 当代高等教育的特点 艺术教育论文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