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本哈根减肥食谱13天 后哥本哈根时代的新闻宣传和舆论监督
发布时间:2020-02-15 来源: 感恩亲情 点击:
摘要 本文对后哥本哈根时代的新闻宣传和舆论监督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后歌本哈根时代 新闻宣传 舆论监督 中图分类号 G210 文献标识码 A
目前召开的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令气候与环境问题成为了各媒体争相报道的内容。而公众对于气候与环境问题的关注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早已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媒体对环境中存在的物种灭绝、工业污染、水土流失、气候变暖等问题的报道和监督也有力地促进了人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和整治保护力度,因此良好的舆论监督已成为警醒人们重视环保、增强环保意识,采取有力措施的一把利器。可以预见,以气候与环境为选题的媒体报道一定是日益增多的,因此,媒体如何根据当前现实情况,有效地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引导、提高公众环境意识与参与意识,更好的促进环境保护,可以从以下方面来考虑:
一、媒体记者在报道气候与环境问题时需要把握的“力度”与“角度”
认清当前我国环境保护的现实,深刻理解国家科学发展和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把环境保护和科学发展结合起来,站在全局的高度,长远的角度。突破简单的“曝光”模式,舆论监督与引导并重,深度剖析和报道有关环境保护的新闻和话题,发挥好舆论监督的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一些地方由于对经济利益过度重视,对环境保护重视不够,当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特别是暂时的地方的经济效益相矛盾时,在实践中往往牺牲环境以求得经济的发展。也就是发达国家走过的已经被实践证明代价高昂的“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道路。
近年来,我们党和政府提出科学发展观。明确强调,发展已经不仅仅指经济指标的增长,而是包括生态、经济和社会等方面;也不仅仅是本代人的发展,也要考虑后代人的权益和发展。这就要求我们的媒体在发挥对环境保护的舆论监督作用时。不应仅仅满足于就事论事,而应站在全局的高度,长远的角度,深度剖析和报道有关环境保护的新闻和话题。通过我们的工作进一步推动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
二、“窥斑见豹”不是“盲人摸象”
我们在报道气候与环境问题的时候,全面真实的报道固然是最好的,但是“真实性”与“全面性”都是相对的,我们能做的是“窥斑见豹”,但决不要是“盲人摸象”。在进行舆论监督时应注意做到加强新闻宣传和舆论监督与注重社会效果的统一,避免产生不良社会影响。
环境新闻是公众新闻,而公众新闻体现的就是公众知情、公众参与和公众监督。因此。加强环境新闻宣传和舆论监督对于中国的环境保护事业有着重要的意义。如:“中华环保世纪行”活动。每年都有众多记者深入城镇、农村去采访环境执法情况,通过加强新闻舆论监督,不仅解决了一定的环境问题起到了环境保护的作用,而且启发了公众的环境意识和参与意识,弘扬生态文明,引导绿色生活方式。这就要求媒体在搞环境的舆论监督时要坚持新闻真实,保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做到新闻舆论监督与注重社会效果相统一,而不是以偏概全,甚至是以假乱真,误导公众,产生不良社会影响。
像持续一年多的“正龙造虎”事件,可以说是环境保护和新闻宣传、舆论监督的一个典型案例。2007年10月12日,陕西省林业厅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镇坪县发现野生华南虎”,并向其颁发奖金2万元。陕西省林业厅官员关克将屏幕上的“老虎照片”翻拍下来,并传给好友、著名野生动物摄影家奚志农,后者将照片发布到野性中国网站上。当天即有网友对照片的真实性表示怀疑。结过一年多的争议,相关部门的调查和鉴定,2008年6月29日,陕西省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华南虎照片”系周正龙造假,“华南虎照片”是用老虎画拍摄的假虎照。这个事件在当事造成的影响十分广泛,可以说从开始的令人惊喜到最后演变成了令人目瞪口呆的一出闹剧。站在媒体的角度,细细反思,如果真的发现华南虎,那么说明当地环境和濒危物种的保护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可以说是当地各级相关部门的一大成绩,给发现者予以奖励,有关部门召开新闻发布会是理所应当的。可能是由于对政府的权威性的信任,致使最初的报道都是予以了正面报道,直到网友提出质疑,媒体随后才予以了质疑和监督,虽然最后成功打假,但最初的质疑没有由媒体提出并进行新闻真相的核实。不能不说令人遗憾。
三、从业务角度上说,要精选题材,讲究策略,做到精心策划
1 善于实施舆论监督,在舆论监督中引导舆论。
首先,策划是舆论监督的关键环节,也是舆论监督能否取得成功的前提。搞好环境新闻和舆论监督的策划,首要的任务就是认真分析、做好选题,要把着力点、切入点放在解决问题上,把党和政府要做的和群众要求的、把我们“想说的”同“群众想听的”统一起来,使我们的舆论监督工作既让党委和政府满意,又让人民群众满意。
其次,要精心安排。选题确定后,对新闻报道和舆论监督的全部过程要从整体来把握,包括对事件的性质和事件过程、关键环节、涉及人物、关联范围以及可能产生的社会影响进行分析;对报道体裁、篇幅、相关链接及稿件报道次序、组合、版面、时机等等都要做缜密的考虑。
2008年3月1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批准组建环境保护部。3月27日,环境保护部正式挂牌。我国环保机构历经多次变革,每一次变革不仅意味着机构的升格,而且标志着环保地位的提升和发展战略决策的调整。1978年。国务院环保领导小组办公室正式成立;1982年,在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设立环境保护局;1987年,国家环保局独立出来直属国务院;1998年,国家环境保护局升格为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8年,在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的基础上,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在2008年国务院大部制机构改革中,环保总局是唯一由局升格为部的部门,标志着环保部门由国务院直属单位变为国务院的组成部分,在参与国家有关重大决策方面拥有了更大的“话语权”。
作为新闻媒体,尤其是从事环境新闻宣传和舆论监督的从业人员,更应体会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在今后的工作中,以更加饱满的激情,投入到服务环境保护、服务国家发展的事业中来。
相关热词搜索:哥本哈根 舆论监督 宣传 后哥本哈根时代的新闻宣传和舆论监督 新媒体时代舆论监督 新媒体舆论监督的特点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