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川剧团:道路越改越宽广 宽广的道路
发布时间:2020-02-12 来源: 感恩亲情 点击: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遵义市川剧团曾有辉煌的历史,也有阵痛的昨天。但是发展是硬道理,改革是唯一的出路。今天的川剧团,喜上眉梢,初尝改革成果的喜悦。
寻找出路,
《红军魂》艰辛中“诞生”
多年前,遵义川剧团的一部好剧《红军妹》因著作权纠纷,只能半路停演。不演戏,矛盾生,班子不团结,成天扯皮,当时的领导曾想搞不下去,不如把川剧团拆掉算了。2005年,那时全团职工平均工资800多元,剧团演出收入几乎为零。
剧团要生存,必须从瘫痪中站起来走出困境。新班子在遵义市红花岗区文广局的指导下,确定了“川剧不丢,发展综艺,两条腿走路”的工作思路。
2005年7月,红花岗区文广局组织剧团艺术骨干分头到云南丽江、湖南长沙等地考察学习。
2005年9月,由红花岗区文广局牵头举办“遵义市红色文化资源开发研讨会”,邀请遵义知名专家学者和音乐、戏剧等文化艺术界朋友及各县文化馆负责人齐聚川剧团为剧团的发展建设献计献策。
2005年10月,川剧团找到了遵义知名剧作家张勤学,决定编排新剧。资金短缺,编排新剧,川剧团是在“赌”,但不“赌”就没有出路。
2006年1月,新剧《红军魂》剧本出来了,但当时预算的排练费只有8万元。没钱就没人,新剧排演一推再推。2006年4月,红花岗区区委书记王进江得知《红军魂》排练的困难后,来到剧团调研,当即拍板,兑现补足剧团职工应发工资,2006年补发30万;从2007年起剧团在原有财政拨款基础上,每年增补56万!
2006年6月,《红军魂》正式对外公演,反响剧烈。
打破“大锅饭”,走出贵州
2006年,遵义市川剧团在拼力打造《红军魂》的同时,积极稳妥地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当年2月,剧团人事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和考核小组,在红花岗区文广局的指导下,结合剧团今后的发展思路,通过逐步完善单位法人和职工的聘用合同关系,于4月完成了人事制度改革,剧团人员结构由原有的61人精简为44人,彻底打破了“大锅饭”分配制度,建立了多劳多得、能者上岗的有效分配机制。
艺术生产缺人手,剧团大胆向社会招聘,对外引进年轻演员,实行两种体制管理,使剧团人员又充实到76人,艺术生产有了生力军,推动了剧团的整体工作。
人事制度改革打实了发展基础。内部稳定的遵义川剧团将精力放在了产品营销上,2006年12月11日,《红军魂》剧目生产加经纪公司的市场模式正式拉开帷幕。走出红花岗区、走出遵义市,再走出贵州,《红军魂》剧组足迹遍至贵州、重庆、四川、云南、湖南、上海、福建、江西、江苏、广东10个省市,总行程十多万公里,巡演场次累计近700场,开创了红色剧目走市场化运作模式,推介长征颂歌,宣传贵州、宣传历史文化名城遵义的先例,在全国独一无二。
激起“一池活水”
遵义市川剧团在抓《红军魂》创作巡演的同时,各方面工作齐头并进,始终坚持红花岗区“文化塑魂”的发展目标,巩固创新文化品牌,繁荣文艺创作。
2009年5月推出国庆60周年献礼剧目《娄山关月》。该剧邀请了国内一流的创作团队,通过全新的排演方式,利用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戏剧手法诠释了一段红色题材的感人故事,当年即获2009年贵州省“五个一工程优秀剧目奖”。
2008年8月8日,为推进红花岗区文化体制改革,红花岗区区委书记王进江再一次率队就院团改革闯新路,优势如何发挥等问题,到川剧团和红花冈剧院进行调研。在了解了两单位的具体情况后,一锤定音将院团合并。整合资源,形成合力。
如今,合并整合后的遵义市川剧团通过贯彻“改制、改人、改戏”的原则,本着“推陈出新,百花齐放”和“出人出戏”的发展目标,引进新人,实行企业化管理,形成有进有出,以戏留人,以剧留人,以艺术精品留人,以艺术空间发展留人的“活水”。
目前,剧团努力提高以川剧艺术质量为基准,以艺术创新为竞争力的演艺水平,提前进入对川剧剧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的角色,制定切实可行的川剧“继承、改革、发展”十二五规划,争取新戏项目支持,通过政府对项目的委托、招标、奖励补助等方式得到重点扶持,从而推动改制后成立的遵义市长征文化艺术有限责任公司得以发展壮大。
文化体制改革,不可能是平缓的坦途。遵义市川剧团摸着石头过河,有付出的辛酸,有收获的甜蜜。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就遵义市川剧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一事作出批示,《光明日报》以“小剧团闯出大市场”为题做出深度报道,发动全国演艺界进行讨论,这些是对遵义市川剧团十年改革之路的最高最好的评价。
相关热词搜索:遵义 川剧 宽广 遵义川剧团:道路越改越宽广 遵义到松林道路改扩建 遵义人民路改扩建工程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