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干旱再次来袭] 干旱

发布时间:2020-02-12 来源: 感恩亲情 点击:

  天灾考验人事。   治水,我们不仅需要精神,更需要智慧。      有旱就抗,来雨就忘?      “在西南很多地方,干旱来了,哪里有水源都不知道,还得临时找水。”此次西南大旱,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减灾专家李茂松研究员3次深入旱区调研,深入一线的亲身经历让他发出这样的感慨。
  在李茂松看来,有的地方官员对当地水资源完全心中无数,有旱就抗,来雨就忘,对待抗旱只有应急措施而无常态的规划。他直言,在当前的气候背景下,这是一种非常危险的心态。
  由李茂松带领的研究团队总结出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旱灾呈现的三大特点:旱灾发生频率明显提高,旱灾发生面积逐年扩大,干旱持续时间延长。
  《大众科技报》的统计报道印证了这个趋势:
  ――1950年至1990年的40年间,我国共有11年发生了重、特大干旱,发生频率为26.83%;而1991年至2006年的15年间,我国共有6年发生了重、特大干旱,平均不到3年就有一次重、特大干旱发生。
  ――从近50多年全国干旱发生面积变化看,20世纪50年代全国平均每年受旱灾面积为1.74亿公顷,21世纪以来达到3.94亿公顷。
  ――较多地区干旱持续时间延长。1997年至2000年,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持续3年发生严重干旱;2004年秋至2007年夏,甘肃东北部地区持续3年发生严重干旱;2006年夏至2007年春,四川盆地(含重庆、四川)遭遇百年不遇的夏秋冬春四季连旱。
  在这样的气候大背景下,我们不能再临渴掘井,必须未雨绸缪。因此,李茂松提出如下建议:制定防旱减灾方略,从法制、机制、体制和应急预案上确保抗旱减灾顺利进行;对重点干旱地区的抗旱能力做全面调查,全面摸清抗旱设施及基础条件,提前找到第二水源地、第三水源地;根据调查情况,制定全国防旱减灾中长期发展规划;在规划基础上,政府要把防旱减灾纳入年度财政预算,政府主导,公共财政支撑,确保抗旱工作的持续进行。
  
  设施欠缺,只用不蓄?
  
  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秘书长、水利部副部长刘宁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谈到,今年这场罕见的大旱,“工程性缺水”也是重要因素。大旱充分暴露了抗旱基础设施薄弱的问题,凸显了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在西南地区的极端重要性。
  地属西南的贵州尤为严重。贵州水利基础设施薄弱且年久失修,已建成的17893处蓄水工程中,中型水库仅34座,99.9%都是小型水库,总蓄水量不到20亿立方米,天干塘库干,在旱灾面前,这些小型水利设施根本起不到蓄水应急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抗旱的难度。
  贵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石宗源在黔西南视察抗旱一线工作时作出指示:“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解决贵州工程性缺水问题。”
  贵州、乃至整个西南表面上看是一个丰水的地方,但是岩溶地貌不利于水的蓄积,雨水很快渗透到岩溶或地下河里,地下河很发达,但从地下河引出水来并不容易。找水难、引水难、取水也难。比如贵州关岭,“远看花江河,就是喝不着。”不少地方是水在下面流,人在上面愁。
  《中国经济导报》这样评价西南地区降雨充沛和用水短缺的悖论现状:百年一遇的旱情揭示出中国人的一个“短处”――素以节约著称的中国人却不善于节约水资源,素以高储蓄率闻名于世的我们却不懂得储蓄水资源。
  故而《中国经济导报》发出这样的“危言耸听”:在水资源严重短缺的今天,如果不懂得珍惜水资源和充分利用水资源,所造成的后果可能是无法生存。
  
  水文化不能缺位
  
  针对此次旱灾,不少专家发出这样的声音:极端气候的出现与全球气候变化有关,同时也和当地的自然环境变化、当地各民族传统中水文化的丧失、现代水文化构建的缺失而造成的人水关系的变化有直接关系。
  鉴于此,国际水历史学会副主席郑小云提出这样一个观点:治水,技术的途径、制度的途径和文化的途径缺一不可。
  事实上,相对于技术和制度,水文化建设的缺位更为严重。水文化作为人类的一种文化形态,折射着人们对水的认识和感受、关于水的观念、管理水的方式、对待水的社会行为、治理水和改造水环境的文化结果等,并通过宗教、文学艺术、制度、社会行为、物质建设等方面得以表达,它是一种彰显人水和谐关系的文化。
  如何与自然谐然相处,并不是今天才面临的课题,我们的祖先曾给我们予告诫:“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修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
  天灾考验人事。
  治水,我们不仅需要精神,更需要智慧。

相关热词搜索:干旱 来袭 再次 如果干旱再次来袭 黄鳝门再次来袭 痣奶妹再次来袭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