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军情局长罗德民 [罗德华:一心带民奔小康]
发布时间:2020-02-12 来源: 感恩亲情 点击:
“现在,我们村人均纯收入已经上升到4280元,早就不是以前那个贫困村了。”面对记者的采访,罗德华充满自豪。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罗德华的家乡――纳雍县阳长镇乐丰村还是一个人均纯收入不足800元的贫困村。2002年,纳雍发电二厂落户乐丰村,当时担任村委会主任的罗德华积极配合政府作通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乐丰村村民舍小家顾大家,让出了村里的1860亩土地支持电厂建设。但全村1587名群众成了失地移民,生存和发展成了大问题,一时陷入生活不“乐”,收入不“丰”的困难境地。对此,罗德华暗下决心,一定要为乐丰村的群众找到一条致富出路。
乐丰村有着丰富的石灰石资源,碳酸钙含量高达95%以上,是电厂对二氧化硫进行分离的最佳原材料。依托这一得天独厚的石灰石资源和紧邻电厂的有利条件,2006年,罗德华和村干部一起组织发动村民集资入股,每股股金500元,共筹集了220万元资金,创办了乐丰村脱硫砂石厂。同时,乐丰村委与纳雍发电厂正式签订了《石灰石砂石料供应合同》。2007年初,罗德华冒着寒风赶赴浙江省海盐县订购制砂设备,直到除夕之夜才把设备运回乐丰村。经过努力,2007年11月,日产600立方米石料的乐丰村脱硫砂石厂正式宣告建成,解决了80余名的农民就业问题。预计2008年底可实现年收入200万元,入股村民可分红100至150万元左右。
为了进一步拓宽乐丰村的致富门路,不断增加群众收入,罗德华把目光瞄准了电厂建成后省电建一公司民工撤出所留下的大约50亩的住宅生活区,想把它改建成一个大型养殖场。在纳雍县和阳长镇两级党委、政府及县协调办等单位的积极协调下,电建一公司决定将原民工生活区的临时住房和地盘无偿提供给村民使用。2006年12月,利用这一片闲置生活区,罗德华组织全村118户农民入股165万元,并协调借款202万元,正式创办了乐丰村科技养殖示范基地。2007年,养殖场生猪存栏3200头,出栏2000头,鸡出栏10万只,年收入150万元。由于规模不断壮大,养殖场现已更名为“阳长镇四新六合养殖有限公司”。预计2008年收入将达到300万元以上,解决了部分村民的就业问题。
罗德华一心一意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组织和群众也给了他更高的荣誉。2008年,经“两推一选”,他担任了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还被选为省第十一届人大代表,出席了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村民可以利用现金、土地、劳动力入股,既能降低村民入股的门槛,扩大入股的覆盖面,又增强了入股村民参与管理企业的责任感。” 眼看着昔日贫困村如今旧貌换新颜,一直在为村民的致富问题动脑筋、想办法的罗德华,对乐丰村的后续发展充满信心。
相关热词搜索:奔小康 罗德华 一心带民 罗德华:一心带民奔小康 罗德华 罗德华心得体会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