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英茶叶贸易看鸦片战争的起源
发布时间:2019-09-01 来源: 感恩亲情 点击:
[摘 要]追寻19世纪鸦片战争的起源,有一个关键因素就是茶叶贸易。中英之间的茶叶贸易,使得英国白银大量流入中国,影响了其国家财政收入。为了扭转贸易逆差,英国默认东印度公司从事鸦片贩卖。鸦片贸易不但伤害了中国民众的健康,而且影响了清政府的财政收入,迫使道光皇帝不得不钦派林则徐赴广东禁烟。英国商人不甘心鸦片被没收,遂想尽办法游说国会通过对华战争法案,确保自己的利益。一场由茶叶贸易引起的鸦片战争遂拉开了序幕。
[关键词]鸦片战争;英国;茶叶贸易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事件。关于这次战争的起源,中国学界长期将之归结于英国的侵略本性或掠夺本性。但是,英国商人及其政府为何不远万里,执意要打开中国的国门、开发中国的市场?其动力何在?对于这个问题,已有研究尚不能给出较为确切的解释。笔者认为,18至19世纪初的中英茶叶贸易,在英国发动鸦片战争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因而,本文拟从中英茶叶贸易角度,解释英国人为何要发动鸦片战争,以及为何能够发动鸦片战争。
一
19世纪上半叶,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工业成果丰硕,产品丰富,“不列颠的工业大丰收,推出廉价而高品质的棉制品、毛线品、长袜、床单、毯子、杯盘、水壶、烹食器、火炉及铁制壁炉。不列颠生产便宜的煤供火炉及壁炉使用。煤乃以铁路及汽船运输。铁路及汽船也运来新鲜的农产品及便宜的谷类,并且是工人廉价的交通工具。”[1]这次工业革命对英国造成了长远而深刻的影响。著名思想家爱默生指出:“蒸汽管使英格兰的人口和财富翻了四五倍。”[2]随着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英国大众的生活水平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爱默生描述英格兰劳动者的日常饮食时提到:“英格兰人的饮食既充足,又有营养——劳动者可不能靠水芹过活,牛肉、羊肉、小麦面包、麦芽酒是高级劳工的寻常饮食。吃的好,吃的饱,是英格兰百姓的民族自豪感的主要资本。”[3]可以说,当时的英国已渐趋于享受型社会。
大众生活水平提高以后,普遍养成了饮茶的习惯。无论贵族还是普通劳动者,都对饮茶极其喜爱。语言学家索绪尔描述道:“英格兰各地都流行喝茶,而且一天要喝两顿,虽然所费不赀,但是最贫贱的农民也像富人一样,每天要喝上两顿茶。茶叶消费总量极大。”后来又说:“从最底层的农民,到最高层的贵族,英格兰人普遍消费茶叶,而且消费量极大,据估计,每一个英格兰人,无论男女,一年平均要消费4磅茶叶,委实惊人。”[4]饮茶已经成为当时英国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虽然英国大众热爱饮茶,对茶叶的需求量非常之大,但是英国本身并不生产茶叶。他们饮用的茶叶基本上依靠国外进口。“1685—1689年每年平均进口8819.2磅为基数;1705—1709年增到88824.6磅,20年间增长10倍;1835—1839年再增到1672667.2磅,50年间增长188倍。1755—1759年增到2699402磅,70年间增长306倍。”[5]当时,中国是世界上的主要茶叶供应国。1817年至1833年,中国茶叶出口值占出口总值的比重一般都超过50%,最高时达72%左右,最低也有31%左右,平均出口值达61%。[6]这些茶叶大部分运往英国,英国成为当时中国茶叶最大的茶叶消费国。
长期的茶叶输入使得英国白银大量流入中国。英国人向中国输入大量的工业产品,比如毛绒制品、羽毛、印染棉布、面纱等以图扭转贸易逆差,但这些工业制产品在中国市场上并不受欢迎,乾隆皇帝宣称:“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借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斤为西洋各国必需之物,是以加恩体恤,在澳门开设洋行,俾得日用有资,并沾余润。”[7]中国自给自足的小农生产方式,使得中国农民难以骤然接受西方的工业产品。结果,英中之间的贸易逆差越来越严重,对英国财政收入影响越来越大。
二
英国人饮茶已形成习惯,需要大量的茶叶供应,茶叶输入是必不可少的。然而,英国工业成品在中国卖不出去,贸易逆差得不到扭转,深深影响了其国内经济。同时,18世纪,英国政府的财政高度依赖茶叶贸易,对茶叶征收的税率高达100%。”[8]茶税成为了英国政府重要的财政支柱。在这种情况下,英国政府和商人当然不甘心长期忍受对华贸易逆差。他们想方设法地开发新的产品,以图能够赚取更多的商业利润。
鸦片从唐代开始就作为药物使用,后来又作为麻醉剂小量输入中国。吸食鸦片能够治疗因痢疾产生的腹泻,于是从1659年开始,荷兰东印度公司开始向外出售鸦片。[9]1773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决定在东印度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鸦片垄断组织,但并不直接向中国输入鸦片,以免危及茶叶垄断经营。它将鸦片拍卖给了英国散商进行销售。这种鸦片贸易逐渐改变了长期以来的中英贸易走向。19世纪初,中国国际收支约二千六百万元,但1828年到1836年,从中国流出了三千八百万元。“1830年,东印度公司的总稽核宣布,每年至少有四百万镑得从印度运回英国。印度的这笔盈余的大部分首先要变成鸦片在广州卖掉,然后购买茶叶运到国内,这又为英国政府增加了三百三十万磅关税。在经过几个世纪的贸易之后,西方终于发现中国会大量购买的东西了。”[10]于是,英国向中国运输大量的鸦片,在中国、英国、印度三者之间形成了一种“三角贸易”模式,即英国产品运往印度,然后以鸦片和其他的印度产品运来中国,中国部分用茶和其他运往英国的产品支付这些进口货。这种贸易模式使得中国白银大量流入英国,英国成为三角贸易中唯一的受益国。
“一般来说,鸦片在中国的销售相当于在印度离岸价格的5倍左右,扣除成本,获利任然是非常可观的。”[11]由于鸦片走私能赚取暴利,越来越多的商人开始往中国走私鸦片。他们走私鸦片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挽救中英之间巨大的贸易逆差,更深层次的方面是想要在中国市场上确立他们本国的经济基础。“鸦片的全部经济意义不能用它所带给对华贸易商的利润来衡量,而是在于它同东印度公司在印度和在中国的事务上——领土上的和商业上的——关系”,“鸦片贸易作为一种散商贸易,是有更深一层的意义的。它是外国商人团体在中国兴起的经济基础。”[12]由此可见,英国人不仅想用鸦片弥补他们的贸易逆差,他们更想占有中国这一能够带给他们巨大利益的“宝藏”。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