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机械化收获探讨

发布时间:2019-09-01 来源: 感恩亲情 点击:


  摘要 在安徽省山区茶叶、山核桃、板栗、毛竹等众多山特产品中,茶叶所占的经济比重最大,大力发展茶叶生产机械化水平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提出了培育机采茶园的方法,强调农机与农艺的有效融合,以提高采茶机的作业质量,加快茶叶机收水平,是实现山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 机采茶园;采茶机;机械化;收获
  中图分类号 S571.1.04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12-0066-02
  茶叶生产机械化离不开机耕、施肥、机剪、灌溉、植保、机采、茶叶初加工等诸多环节,其中茶叶收获和茶叶初加工具有很强的季节性,存在劳动强度高、占用农时多等问题,对实现茶叶生产机械化影响最大。截至2014年底,安徽省茶叶初加工机械保有量达到20.7万台,采茶机0.5万台。安徽省黄山毛峰、六安瓜片、岳西翠兰等名优茶已大量使用茶叶初加工机械,促进了茶叶的规模化生产,茶叶初加工基本实现了机械化;而利用采茶机在现有茶园条件下进行茶叶收获,常出现茶叶外观不完整、适采茶叶摘不净和茶叶误摘等现象,茶叶收获效果不能满足茶农的期望值,茶叶收获机械推广不开,茶叶机收水平低,使大量茶叶老在地里,影响了鲜叶品质,降低了茶农效益。在对安徽省现有茶场和茶区的调查中,笔者发现在影响茶叶机收的众多因素中,茶树个体状态及种植模式制约了农业机械的使用。虽然安徽省北部平原地区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已达69.6%,但南部山区农机化进展较慢。对现有茶园进行改造,培育出适合机械化收获的茶园,实现茶叶收获环节的农机和农艺融合,是有必要的。
  1 茶园和茶叶收获
  1.1 茶园现状
  一是安徽省现有茶园多管理粗放,普遍存在重采摘,轻管护。茶园老化退化严重,低产茶园面积较大。二是茶园茶叶良种特别是无性系良种推广应用比例低,造成开采迟、芽头不整齐、鲜叶质量低。三是茶园重手采高档名优茶,轻机采大宗茶,在修剪茶树树冠、培育树冠蓬面、促进新梢生育情况等方面重视不够,无法形成有效的机采茶园树冠蓬面。
  1.2 茶叶收获现状
  一是安徽省茶园田间管理技术跟不上,使茶园茶树树冠蓬面差,无法满足机械化采摘要求,采茶机收获鲜叶质量差,机采茶比例低,仍以人工采摘为主。二是茶叶采摘用工量占茶园管理用工量的60%左右。伴随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和农业从业人口的减少,在茶叶适收季节,人工采摘时用工紧张,成本上升,错过最佳采摘时间,经济效益下降。三是采茶机收获时,易出现机收芽叶破损,鲜叶的漏集、漏采、重采,茶树枝条被拉撕,茶树发育降低等现象,影响到茶叶品质和茶树寿命,挫伤了茶农使用采茶机的积极性。四是现阶段安徽省茶叶的机械化收获普遍使用剪切式采茶机,有弧型和平型2种,操作分单人和双人,利用剪切原理采摘鲜叶,实现从茶树顶梢采收新嫩茶叶,常见机型是双人弧形采茶机。
  2 机采茶园要求
  2.1 农机方面
  茶树长势良好、蓬面整齐、树高70~90 cm、行间作业道宽20~30 cm、茶行长度大于30 m,干毛茶产量1 500~2 250 kg/hm2的条播规则茶园。
  2.2 农艺方面
  平地、土层深厚、树势健壮、无缺株断行的条播茶园;现有茶园选择发芽整齐、生长势强、种性较纯的茶园;新植茶园,采用无性良种,并注意早、中、晚品种合理搭配;新垦和改植的平地、缓坡茶园、条栽种植,间距150 cm,行长30~40 m;阶梯茶园,梯面宽不少于200 cm,距内侧100 cm处条栽;每加植1行,梯面增宽150 cm;树高保持60~80 cm,行间保留15~20 cm。
  3 加快茶叶机收的措施
  3.1 修剪茶树,形成适收树冠
  茶树树冠是影响机采茶叶产量和品质的关键性因素之一。树冠形状有弧形和平形之分,而产茶量两者差异不显著。弧型采茶机适应弧型树冠,平型采茶机适应平型树冠[1]。茶树树冠不平整,发芽不整齐,生长不旺盛,不仅影响机采效果,还关系到茶叶质量、产量和经济效益,甚至影响到茶树的生长发育和经济寿命的长短。根据相关的机械化采茶技术规程,可按如下5种情况进行机采茶园中茶树树冠的培养。
  3.1.1 手采茶园改机采茶园的修剪。生长健壮、未形成鸡爪枝层、冠面比较平整、树高在60~80 cm的青壮龄手采茶园,用双人修剪机整平树冠后即可机采;树冠高低不平,已形成鸡爪枝层,但中、下部各级分枝健壮,树高在90 cm以下的手采茶园,用深修剪机剪去鸡爪枝层,适当留养后,方可机采;树高在90 cm以上或树势衰老,但骨干枝健壮的手采茶园,离地30~50 cm重修剪,同时改土增肥,培养好机采树冠后,方能机采。
  3.1.2 幼龄茶园的修剪。新种植与换种改植茶园的定型修剪,第1次在茶苗移栽时离地15~20 cm,用整枝剪剪去主干上部;第2次在2足龄时离地25~30 cm,剪平;第3次在3足龄时离地40 cm,用平型修剪机剪平或用平型采茶机以采代剪[2]。大叶种茶区经3次定型修剪后即可投入机采;中小叶种茶区需继续进行1~2次整形修剪后,才能投入机采。
  3.1.3 机采茶园的年间修剪。每次机采后5~7 d,要进行掸剪1次。每年春茶前或春茶后进行轻修剪,修剪深度3~5 cm。每年机采结束后进行一次茶园行间和周边的修剪、清理。
  3.1.4 机采茶园的树冠更新。机采茶园5年左右进行一次深修剪;10年左右进行一次重修剪;20年左右进行一次台刈改造。在进行深、重修剪和台刈作业时,剪口要平整,防止枝干撕裂。深、重修剪和台刈改造时,要与改土、改园相结合,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
  3.1.5 机采茶园的留养。合理采茶,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茶叶增产,并有防治病虫害的作用,大多数农作物在成熟收获时要求采收干净,而茶叶采摘却要求适当留养。但留养过多亦不好,不但因采得茶少而产量下降,而且多消耗茶树的水分和养料[3]。又由于树冠郁闭,造成分枝少,发芽密度降低,茶树趋向生殖生长,花果增多,影响长势。为培育出更高经济寿命的机采茶园,应使其保持叶层10 cm以上,叶面积指数3~4;按提早封园,留蓄一轮新梢,或者夏、秋季留1~2张大叶采摘的方法留养。机采茶园应适当留养秋梢。

相关热词搜索:机械化 茶叶 探讨 收获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