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和县茶叶绿色防控技术及成效

发布时间:2019-09-01 来源: 感恩亲情 点击:


  摘要 2012年农业局分别在朱村、河坑、雾溪乡建立了茶叶绿色防控技术试验示范区,通过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及化学防治等方法来控制茶园病虫害,以期达到绿色防控的目的,使云和县茶叶的产量与质量得到提升,茶园的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茶农的经济效益显著提升,促进云和县茶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关键词 茶叶;绿色防控技术;成效;浙江云和
  中图分类号 S435.7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21-0137-01
  近年来,随着云和县茶叶生产的迅速发展,茶产业已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对县域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据统计,截至2013年底,全县茶叶生产面积达0.25万hm2,产值突破1亿元。但是,随着全球气候逐年变暖及农民施肥用药的不科学,茶叶病虫害发生严重,防治难度逐年加大,影响了茶叶的产量和品质。
  为有效控制茶园病虫害,在防治中尽量少用化学农药施用,提高云和县茶叶产量与质量,促进云和县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云和县农业局分别在朱村、河坑、雾溪乡建立了茶叶绿色防控试验示范区。在示范区内做到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大力推广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并辅之以合理的化学防治技术”的绿色防控技术防治茶园病虫害。通过试验示范,茶农的经济效益显著提高,降低了茶叶中的农药残留,提升了茶叶的品质,既保障了茶叶的质量安全,又使茶园的生态环境逐步得到改善,促进了茶产业增产增效。现将茶叶绿色防控技术及成效报告如下。
  1 绿色防控技术
  1.1 农业防治
  一是根据茶树的生长规律进行科学施肥。施肥以腐熟有机肥为主,合理搭配氮、磷、钾肥,通过施肥,增强树势,提高茶树抗病性。二是在采摘时,发现栖居在茶树蓬面上的害虫如假小绿叶蝉、螨类及有病害的芽叶及时采摘,并集中焚毁。三是进行合理采摘和修剪。采摘时做到春茶分批采,夏茶强采。采摘结束后及时进行修剪,通过修剪,蚧类及黑刺粉虱逐步减少[1-2]。
  1.2 物理防治
  一是通过清理茶园,使害虫与病原体失去寄主,减少害虫发生量;二是利用害虫的趋光性和趋化性,诱杀害虫,减少害虫的发生量,从而减少农药的施用量,提高茶叶的品质。
  (1)清理茶园。在秋冬季结合施基肥进行深耕培土,减少在土壤中越冬的害虫。同时对茶树老叶和树枝翻看清查1次,发现有虫卵、虫包、虫茧的枝叶及时摘除,在清园后喷施石硫合剂1次进行封园。
  (2)太阳能杀虫灯诱杀害虫。在3个示范区共安装森得保太阳能杀虫灯52盏,平均每2 hm2茶园安装1盏太阳能杀虫灯,灯底部距离地面1.5 m,每10 d对太阳能杀虫灯进行1次清理。通过太阳能杀虫灯的诱杀,把茶蚜、茶毛虫、茶尺蠖、茶衰蛾、茶刺蛾等茶园害虫的成虫消灭在产卵前,减少了初侵染机会,切断了再侵染源,使茶园害虫发生量明显减少。
  (3)黄色诱虫板。插杆悬挂300~450片/hm2,放置在超出茶叶蓬顶部5~10 cm处,在3个示范区推广使用黄色诱虫板2万余张。在黄板使用过程中,始终做到当黄板粘虫面积为黄板表面60%时或悬挂时间较长,黄板表面粘虫效果下降后,则及时清除粘板上的害虫或更换黄板;当黄板上粘胶不粘时也要及时更换黄板。通过黄板诱杀了大量的蚜虫、假小绿叶蝉等害虫,提升了茶叶的品质[3-4]。
  1.3 药剂防治
  在防治过程中,不能见虫见病就用药,只有当病虫害发生数量超过防治指标时,才能用药进行防治。试验区选药时优先使用生物农药进行防治,其次使用高效低毒的农药,于阴天或傍晚时施药。在施药过程中做到把握好药物的浓度及安全间隔期。
  (1)生物防治。防治假小绿叶蝉、螨类及鳞翅目类等害虫主要使用高效、低毒、对天敌无害的苏云金杆菌、白僵菌等生物农药。通过生物农药的施用,使茶园内的生态环境相对稳定,天敌资源丰富,进而控制了病虫害的发生[5-6]。
  (2)化学调控。在防治过程中,辅之以科学合理的化学防治,主要是使用10%氯氰菊酯、5%溴氰菊酯、50%多菌灵、75%百菌清防治茶叶虫害和病害[7-8]。
  2 取得的成效
  2.1 生态效益
  通过该项目的实施,示范区茶园的农药施用次数和使用量都有所减少,据调查统计,农药施用次数平均减少3次,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减少30%左右,降低了茶叶农残,改善了生态环境,为茶园害虫天敌的生存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控制了病虫害的发生,提高了云和茶叶的品质,提升了茶叶的市场竞争力。
  2.2 经济及社会效益
  通过该项目的实施,一是茶叶上的几大主要病虫(茶炭疽病、茶毛虫、茶小绿叶蝉、黑刺粉虱、茶尺蠖等)得到了有效控制,茶叶品质明显提高,茶叶价格比示范区外的有所提高。同时通过农药施用量及施用次数的减少,可节约农药成本1 500元/hm2以上。据调查统计,示范区鲜叶的价格比示范区外同类的价格提高2~4元/kg。示范区平均产量达1 179 kg/hm2,比周边没有进行绿色防控的同类单位增产(下转第140页)
  (上接第137页)
  91.5 kg/hm2,增幅达8.4%,平均产值达84 814.5元/hm2,增值10 309.8元/hm2,增幅达13.8%。二是通过示范区建设,对周边茶农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提高了茶农的标准化意识,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使“绿色植保”理念深入人心,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的安全。
  3 参考文献
  [1] 陈银方.浙西南茶树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关键技术试验初报[J].中国茶叶,2012(6):13-16.
  [2] 李丽伟.茶叶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探索与推广应用[J].中国园艺文摘,2014(8):225-226.
  [3] 梅志坚.武夷山市茶树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探讨[J].中国植保导刊,2014(5):72-73.
  [4] 饶辉福,洪海林,丁坤明,等.茶园病虫绿色防控技术[J].植物医生,2014(4):30-32.
  [5] 王胜.江口县无公害茶叶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J].植物医生,2014(3):20.
  [6] 余萍,李加林.茶园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J].农技服务,2014(5):185,183.
  [7] 袁志军.茶树害虫诱控技术取得进展[J].中国茶叶,2014(6):42.
  [8] 段巧枝.苏云金杆菌干悬浮剂防治茶叶害虫试验[J].湖北植保,2014(3):29-30,28.

相关热词搜索:云和县 防控 成效 茶叶 技术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