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药材生产单元教学模块课程群建设
发布时间:2019-08-28 来源: 感恩亲情 点击:
【摘 要】根据岗位工作内容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药材生产课程群,内容包括课程群的组合与序化、教学团队建设、教材建设、运行机制等。
【关键词】就业导向 中药材生产 单元教学模块 课程群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1C-0053-02
课程群是为了完善同一施教对象的认知结构,而将本专业或跨专业培养方案中若干门在知识、方法、问题等方面有逻辑联系的课程加以整合而成的系列课程,而这一逻辑联系多以专业或学科为中心,本文进一步细化,以专业技术模块下的单元模块为准。
广西近年提出打造若干千亿元产业,包括医药制造、生物农业、生物医药、养生健康长寿业等。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及时跟踪市场需求变化,主动适应区域、行业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开设了中草药栽培技术专业。中药材生产是中草药栽培技术专业学生应该学习掌握的专业核心模块两个单元教学模块之一,该单元模块的教学活动涉及的专业素质和技能是中草药栽培技术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目标岗位群中多个工作岗位要求掌握的内容。因此,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对中药材生产课程群进行了改革探索。
一、调研确定目标就业岗位群,根据岗位工作任务分析构建中药材生产课程群
依据中药材生产从“选地—整地—选种—播种—育苗—移栽—田间管理—采收—初加工”的实际工作流程构建课程群和进行课程序化;以调研为基础,根据岗位工作的典型任务分析确定药用植物栽培课程群。具体的课程群构建见表1。
课程群共包括7门课程,其中专业基础教学模块中的微生物基础、药用植物识别课程为先导课程,开课顺序为第一学期开设微生物基础、药用植物课程,第二学期开设植物营养与肥料、药用植物病虫害防治,第三学期开设药用植物种苗生产技术课程、中草药组织培养课程,第四学期开设药用植物栽培技术、药用菌生产技术、中药材产销与加工。课程设置及序化体现以下特点:一是实用性增强,根据目标岗位群的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结果,设置学习领域,构建课程群,使课程目标明确。二是保证了人才培养方案中培养目标的达成,如药用植物栽培技术课程除保留原课程外,进一步将原课程的药材初加工、种苗生产等内容单列出来作为新课程,做到课程细化,符合中草药栽培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切合专业所依托行业的生产实际情况。三是实践性强,细化后的课程群中每一门单独的课程都针对具体的工作任务,带来了具体的生产问题,这种带着任务教学,以解决具体生产问题为切入点的课程设置,实践性强,实践教学课时比例大,更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四是通过课程群中各门课程循序渐进的展开,最终形成学生从事中药材生产所需要的综合素质和技能,通过分面成点,达到以点成面的目的。
二、围绕课程群建设教学团队,保证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
在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指导思想下构建的新的课程群,打破了原有的教学活动的生态,面对新生事物的出现,有教师表示不理解,不支持。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原有课程各任课老师已经熟知,教学轻松,课时有足够保障,如原药用植物栽培课程,原设计课时为124课时,内容包括种苗生产、田间管理、肥料农药、初加工等繁杂内容,部分章节与其他课程重复时,对这部分内容任课教师浅尝辄止,建立新课程群后,原有内容分离出来,教师课时量减少。二是药用植物栽培技术课程要增加新的教学内容,如原课程体系包括生态学,而新课程群将生态学内容中的野生植物生境调查内容增加到药用植物栽培技术课程中,药用植物栽培课程加入植物生境调查与引种驯化栽培内容,即野生变家栽,增加了教师工作量。三是分离出来的新课程,由原来课程中的一个章节变为一门课程,增加了知识相对完整的要求并需要解决实际生产问题,与生产进行对接,同时这门课程与职业岗位有对应关系,如药用植物种苗生产技术课程对应种苗工职业资格认定,教师认为授课难度较大;四是部分新课程无开课先例,全国范围内无可用教材,给教师压上了校本教学编写的担子,还是以药用植物种苗生产技术为例,国内无现成教材,可借鉴的教材有林木种苗生产技术、农作物种子种苗生产技术等。
针对以上困难,以教研室为基础组建新课程群的教学团队,同时争取各方支持,打破教研室和系部界限,根据学院教师专业背景调研材料,广泛沟通,深入交流,从课程群改革对专业建设及教学质量提升的意义出发,最终消除“行政”壁垒,打破了有限教育教学资源条块分割的局面,建立了对应新课程群的教学团队,盘活了师资资源,保证了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
三、深化教学内容与实践教学改革,根据新课程群进行教材建设
课程群建设与课程建设不同,课程群建设的一个重要标志是课程内容改革。单门课程建设一般只需考虑自身的系统性和内部结构的调整以及内容的组织形式;而课程群建设一方面要处理好群内课程之间的相互关系,避免相互重复、界限不清等问题,另一方面还要照顾模块对应岗位的职业能力要求,根据工作任务,形成层次分明、界限清晰、有序衔接的系列课程。如原有课程植物组织培养,教学内容以桉树组培过程为主线组织理论教学内容和实践教学,改成中草药组培育苗课程后,课程内容以珍稀濒危药材品种为主线组织教学内容和实践教学项目,以解决贵重药材栽培用种为问题切入点,要求同学带着问题学习,实践教学为主,同时课程教学过程中生产的铁皮石斛苗、紫锥菊苗、白芨苗等贵重药材种苗,要求炼苗移栽,用于后续课程药用植物栽培技术课程的种苗材料进行移栽,药用植物规范化生产以GAP为指导,实践教学中要求选择具体广西适栽品种,试制订品种SOP和生产计划,并组织生产计划的实施,栽培出来的药用植物,提供给中药材产销与加工等课程为教学材料,保证了教学的连贯有序,激发了学生兴趣,提升了学习效果,同时也使学生感到了实践教学与现实生产和未来工作联系紧密,是一次就业前的实用技术培训和专业素质训练。在教材编写方面,组织教师编写了药用植物种苗生产技术、中草药组培育苗技术、植物营养与肥料等校本教材。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