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人为什么吃不上牛肉?

发布时间:2019-08-20 来源: 感恩亲情 点击:


  韩国民众中普遍存在反市场情绪。在韩国。不仅农民游行示威反对政府进口牛肉,城市工人甚至家庭主妇也游行反对。如果他们不爱吃牛肉倒也罢了,问题是他们来到中国,对牛肉的热情却让中国人震惊。
  网络上有很多谈论韩国人的吃的文章。这个我印象中可以称为富裕的国家,在吃上只能用“可怜”形容——韩剧里,排骨居然当作礼品送人。而收到这份礼的人居然还欢天喜地;还有。论个买西瓜在韩国人看来实在是太奢侈了,他们—般都论片买;我的一个朋友说,有一对韩国夫妇来中国,连吃3个月牛肉没换过菜,因为韩国牛肉太贵,不能这样撒着欢吃。
  中国网友对韩国人的吃津津乐道,有很多人从比较中获得了满足感。其实,韩国在历史上就有比中国更深厚的管制传统。韩剧《商道》表现的韩国历史,大约在中国清代中期。当时中国和朝鲜的贸易有很多管制,朝鲜和中国贸易的一个特别重要的渠道,就是朝鲜使团到北京朝贡。朝鲜政府会挑选一些商人,让这些商人携带货物随使团到北京贸易。朝鲜商人为了能争得随团贸易的名额,打破头也在所不惜。使团到了北京,商人们就可以随意出售自己的货物了,中国朝廷对此并不干预。但是反过来,中国使团回访朝鲜,随团商人带去的货物就不能在朝鲜随意出售。而是要交由政府代为向本国的各商帮按配额销售。配额在电视剧中有个专门的名词一“物量”,这个词反映出在分配中“量”有多重要。
  同期的中国,虽然也是闭关锁国,但毕竟在广州还留下了“十三行”,朝廷对“十三行”的管理,也没有达到朝鲜那么变态的程度。如果要比管制的传统,中国大概要瞠乎其后的。
  二战后,韩国由于军队强人独裁统治对经济放松管制,有了一段高速发展的时期。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但是,在韩国富起来之后,各种管制又渐渐抬头。
  日本电视剧《阿信》中,阿信离开丈夫到外地闯荡时,在海边贩鱼。很泼辣、豪放地向渔民抢购鲜鱼,那种创业者的生机与活力让人赞叹。而在韩剧中也有一个韩国妇女欲贩鱼为生,但却遭到了几个男人的阻止。这个妇女气愤地质问那几个男人,对方回答:“你有贩鱼许可证吗?”妇女哑然。管制重重的韩国出不了阿信。
  有个偶像剧,男主角没有工作,但是他很理直气壮地说:“没有工作能怪我吗?是政府没有做好呀!”千万别误会他在指责政府的重重管制导致他找工作不易,他的意思是,政府还管得不够多、不够好。随后在一个大企业的面试中,总裁问他:“你对新自由主义怎么看?”他回答说:“新自由主义在全世界造成贫富分化、资本剥削,韩国怎么还能搞新自由主义呢?”那个总裁居然还频频点头,似乎听到了什么很高明的见解。
  韩剧中,偶像除了帅气、幽默,还要正义凛然地反对自由市场。韩国老百姓对这类偶像的欢迎,说明民众中普遍存在反市场情绪。在韩国,不仅农民游行示威反对政府进口牛肉,城市工人甚至家庭主妇也游行反对。如果他们不爱吃牛肉倒也罢了,问题是他们来到中国,对牛肉的热情却让中国人震惊。
  韩国人既然爱吃牛肉,为何却还反对进口牛肉?因为各种贸易管制者慢打着保护某个群体的利益的幌子进行的,很能迷惑人。比如,韩国对农产品进口的严厉管制,就打着保护农民利益的幌子,这赢得了很多韩国人的支持。
  保护农民的利益,自然损害了其他群体的利益,让韩国人在农产品上付出高昂的代价。而这样做的结果,真的对韩国农民非常有利吗?的确,贸易保护抬高了韩国农产品的相对价格。但是,由于农产品价格畸高,其他行业的发展就受到严重影响。比如,由于生活成本很高,雇工人的工资成本就会很高。反过来,韩国农民如果想到其他行业寻找收入更高的工作,就困难重重。如此一来。不仅其他行业的收入受到严重影响,韩国农民本身也丧失了更多的发展机会。
  在重重保护下,韩国农村并没有发展起来。韩国电影《外婆的家》中,农村出去女儿在城市失业。只好把儿子送回老家让她又老又哑的母亲带。电影中农村的衰败景象,并不亚于中国。这部电影是非常感人的。不知韩国人自己看了以后会怎么想?他们会抱怨政府对农村“保护”得不够多、不够好吗?

相关热词搜索:韩国人 牛肉 吃不上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