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生态公益林管护及综合经营管理模式探究

发布时间:2019-08-20 来源: 感恩亲情 点击:


  摘要:生态公益林管护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林农收益的增加有重要作用,是目前林业部门重点关注的一项工作内容。本文围绕辽宁省生态公益林管护模式的分析、生态公益林的综合管理模式2个方面展开讨论,详细分析了加强生态公益林管理质量的有效措施,并在分析养殖业、种植业等领域的经营模式的基础上,能有效实现生态资源的保护,对林农增收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生态公益林;经营管理模式;管护模式
  生态公益林主要是为了保障林地的生态效益,能起到防止污染、防风固沙的作用,进而为人类提供较好的生存环境。生态公益林建设在生态环境保护中发挥着积极作用,是林业建设体系中的关键组成部分。通过加强研究公益林管护和综合管理模式,能一定程度促进生态林的良好发展,实现较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 辽宁省生态公益林管护模式的分析
  1.1不分林地权属的联合管护模式
  对于重点生态林地的管护来讲,需要消除林地权限划分界限,即是对固有林以及集体林进行统一管护,建立适用性较强的管护模式。目前主要实施以区域为单位,划分管理单元,并将多个管护队伍结合起来的管护模式,能有效实现各区域内生态林的合理管护,对生态林发展起到保障作用[1]。在固有林与集体林管护人员协作开展管理工作的前提下,能保证管护工作的全面开展,而为了提升管护效率和质量,应保证工作人员能明确岗位职能,并具有较强的责任意识。不分林地权属,可避免出现固有林、集体林区域分割、林地分散的缺陷,能一定程度降低管护工作开展难度、并降低管护成本。
  1.2林地管护权附加经营权的管护模式
  在不影响生态林功能的前提下,可赋予各护林员相关的林地经营权,支持护林员将创新思维应用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允许经营的林地应是土壤条件较好和生态等级中等的森林,而通过出售林地经营权获取的效益可投入在公益林管護中,如防病虫害、防自然灾害及防火等方面。通过这一措施的实行,不仅能有效解决生态林管护资金不足的问题,还能促进林业经济的不断发展,在提高管理人员责任心方面有重要作用。为了实现林地管护权附加经营权这一模式的应用价值,应保证林地经营权费用计算的合理性,并加强重视护林员责任心的培养,进而实现生态林的有效管护以及职工生活水平的提高,属于一种重要的管护模式,可保证较好的应用效果。
  2 生态公益林的综合管理模式
  2.1 养殖业管理模式
  养殖业经营管理模式对生态公益林的持续发展有一定影响,应在保证综合养殖业经营模式合理化的基础上,促进生态林的良好发展。辽宁省重点生态林主要遍布在的水源充分及气候湿润区域,在主要公益林范围内,由于水源充足、水土面积较大,可用作渔业养殖环境,能充分实现生态林经济效益。例如,辽西地区在制定养殖业经营模式时,相关部门会加大在肉牛养殖上的资金投入,考虑到辽西的半干旱地区土地资源较多,且适合小杂粮等农作物种植,为养殖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提。并会建立相关的管理制度,保证在制度的约束作用下,实现养殖业规模的不断扩大。总的来讲,应根据生态林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发展养殖业的林地区域,进而形成生态环境保护和养殖业共同发展的管理模式。
  2.2种植业管理模式
  有效结合种植业发展与生态林管护,是提高生态林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辽宁东部地区的气候环境适合种植细辛、人参等名贵的中草药材。根据实践经验可发现,大力发展种植业,通过发展种植业能有效实现森林经济效益的提高。在管理种植业经营管理模式时,应结合森林气候环境、各个种类中草药的种植条件和生产周期等,来制定相应的林地使用年限。为了保证种植业取得良好经营效果,相关部门会鼓励当地林农和林业职工承包林地,并加强其森林保护意识,进而实现中草药种植业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对林地经济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另外,应重视经营与管护的有效结合,利用经营促进林地管理的合理性,并建立经营、管护和谐发展模式。
  3 结论
  综上所述,生态环境的发展对我国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必须加强重视生态林管护和经营模式研究。森林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保护林业资源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内容。在管护和合理经营生态林的基础上,能保证在生态林持续发展的同时,实现较高的经济效益。因此,应培养人们保护生态林的主动意识,进而促进生态资源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红军.加大生态公益林管护力度提高环境自我调节能力[J].吉林农业,2016(15)

相关热词搜索:辽宁省 管护 探究 管理模式 生态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