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朴集约经营管理探讨
发布时间:2019-08-16 来源: 感恩亲情 点击:
摘要:指出了随着人们对厚朴培育价值的逐渐重视,越来越多的林场或农户加大了对厚朴的培育力度,然而诸多人员因缺乏专业技术而引发了生产质量低下以及经营管理落后的现象。选取福建省大田县赤头坂国有林场的厚朴栽培基地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不同密度以及不同萌芽条的情况下厚朴的生长状况进行分析,对厚朴的集约经营管理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凹叶厚朴;栽培试验;集约管理
中图分类号: S72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944(2015)06005002
1 引言
厚朴是一种米兰科材药两用的经济树种,喜阴冷潮湿及海拔较高的生长环境,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的珍贵树木。厚朴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可用于治疗胃病、腹胀、呕吐、咳嗽等病症[1]。主要是因为其树皮以及根皮内含有丰富的厚朴酚,可抑制胃病的恶化发展,同时厚朴的芽也可用于治疗妇科疾病。该树种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但目前多地的栽培技术及管理手段比较落后,缺乏集约管理。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地的自然概况
大田县赤头坂国有林场位于福建省三明市桃源镇,其自然条件优越、交通便利、商贸发达,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5.5~20.3oC,年降水量为1530.6~1943.2mm[2,3]。该地具有较多种类的森林植被,土壤以红壤及黄壤为主。
2.2 立地条件的选择
选择大田县赤头坂国有林场40林班1大班3小班作为研究基地,以凹叶厚朴为主要研究对象。该片小班面积132亩,为二类地。以开挖大穴的整地方式为主,挖穴规格为:60cm×40cm×40cm。
2.3 对比方法
2.3.1 不同密度的对比
针对凹叶厚朴材药两用基地选择不同的种植密度来进行试验:①种植密度为110株/亩的低密度造林;②种植密度为160株/亩的高密度造林。
2.3.2 不同萌芽条的对比
根据凹叶厚朴有无修剪萌芽条的情况进行试验:①进行萌芽条修剪的单株生长;②未进行丛状萌芽修剪的多株生长,一般2~3支,最多可达5支同时生长。
2.3.3 有无追施基肥的对比
根据凹叶厚朴有无追施基肥来进行对比试验:①对每株追施基肥0.5kg复合肥;②不追施基肥。
2.4 研究方法
①在不同密度的对比试验中,每组选取50株样木,采用立木测量因子的办法进行测量。测定样木树高、胸径等生长指标,进而对比两组大、中径木所占的比例,最后比较两组规格材的出材量以及出材率。②在不同萌芽条的对比试验中,选取萌芽条数为0、1、2、3、4的树种分别50株,观察5组的树高及胸径,进而对比树皮的生物量,对研究部位进行鲜重的称量,再比较不同萌芽条数的生物量[4]。③在有无追基肥的对比试验中,分别选取两组50株样木,观察两组的树高、胸径以及存活率。
3 研究结果
3.1 不同密度的对比试验结果
3.1.1 不同密度的造林方式对厚朴林生长情况的影响
低密组种植厚朴平均高9.8m;平均胸径12.3cm;单株最高14.5m、最大胸径17.6cm;高密组厚朴平均高9.2m;平均胸径10.4cm;单株最高12.5m、最大胸径14.8cm。低密组有持续9a的生长旺盛期,而高密组仅有持续5a左右的生长旺盛期;在16~20a的期间内,低密组的树高平均生长量均大于0.89m,高密组的树高平均生长量均低于0.86m;在18~20a的期间内,低密组的胸径平均生长量均高于1cm,高密组的胸径平均生长量均低于1cm,不同密度下早期的胸径生长量差距不大,但随着年份的累积,胸径生长量的差异逐渐增大,最大差异在1cm以上。
3.1.2 不同密度的造林方式对厚朴林分径级结构的影响
低密组的大径木比例为22.5%,高密组大径木比例为3.8%。低密组中径木所占比例在早期较高密组偏低,然而大径木所占比例明显高于高密组,说明低密度的造林方式比高密度的造林方式能够达到更好的林分结构,在一定时间内可具有更多的可用木材。
3.1.3 不同密度的造林方式对厚朴林分出材量的影响
低密组在早期具有较大的林分,其规格材的出材量明显高于高密组,同时也具有较高的树皮产量,且药用质量较好,充分实现了厚朴材药两用的价值。可见低密度的造林方式有利于厚朴的培育和出产,较高密度的造林方式能达到更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2 不同萌芽条的对比试验结果
3.2.1 不同萌芽条数厚朴林生长情况的比较
对试验地的厚朴进行劈修萌芽条后得到平均树高9.7m,平均胸径11.2cm。未进行劈修萌芽条的厚朴林分平均树高和平均胸径分别为:1个萌条9.5m、10.9cm;2个萌条9.1m、8.5cm;3个萌条8.8m、7.3cm。单株的生长情况明显优于多株的生长情况,可见萌芽条数越多,越不利于厚朴林分的生长(表1)。
表1 不同萌芽条数厚朴林生长情况的比较
生长指标[]0个萌条[]1个萌条[]2个萌条[]3个萌条
树高/m[]9.7[]9.5[]9.1[]8.8
胸径/cm[]11.2[]10.9[]8.5[]7.3
3.2.2 不同萌芽条数的树皮生物量的比较
单株生长的树皮生物量平均为8.5kg,不同萌芽条数的厚朴树种萌条上的生物量关系如表2所示。从表2可知,随着萌芽条数的不断增加,树皮生物量也逐渐增加。厚朴的树皮生物量直接影响着树皮产量,通过比较不同萌芽条数的树皮生物量,可见在未进行劈修的厚朴林中,萌芽条数越多,树皮产量越高。但尚未发现劈修过的厚朴林与未劈修萌条的厚朴林在树皮生物量上的显著关系。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