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激励在人事管理中的运用

发布时间:2019-08-14 来源: 感恩亲情 点击:


  摘要:激励是挖掘人的内在潜力的重要途径,能取得最佳工作效果。
  关键词:激励人事管理运用工作
  
  人事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各项管理工作的兴衰与成败,而如何把人管好,充分挖掘人的潜力,真正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是人事管理工作的根本职责。激励是挖掘人的内在潜力的重要途径,能取得最佳工作效果。因此,政工干部掌握激励理论,运用激励手段开展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试就激励理论在人事管理工作中的运用谈几点看法。
  
  一、激励理论主要内容
  
  人们的积极性来自他们对需求的追求与满足的程度。当人们产生某种需要而又未得到满足时,就会产生内在的驱动力——动机。动机促使人们选择或寻找能够满足需要的目标,推动人们去进行满足需要的活动。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归纳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五个层次。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观点,人的需要是逐个满足,并逐渐上升永无止境的。人们对物质的或精神的需求,为激励管理提供了心理依据。但是,人由需要状态进入激励状态,还需要一定的外部条件,这种外部条件就是能够满足其需要的目标。激励管理就是利用外界事物刺激,提出能够满足职工需要的目标,将需要转化为实现目标的动机,使其表现出积极行为的过程。人事管理核心就是及时发现并满足人们的需要,最大限度地挖掘人的内存潜力,因此,政工干部必须研究这些需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汇集大量的原始资料,根据不同人员、不同时期及所处的不同需要层次,从实际情况出发给予满足,激发职工的内在潜力、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之努力去完成组织的任务,实现组织的目标。
  
  二、运用激励因素必须遵循的原则
  
  如果激励因素运用不当,尽管也能调动部分人员在某一时期的积极性,但是,这种积极性只可能是暂时的、短暂的,甚至偏离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方向。因此,在运用激励因素时必须遵循如下原则:
  1、公平合理原则。公平是在比较中获得的,因此政工人员应充分考虑相关人员激励的公平性。在管理中政工干部必须坚持客观、公正、民主和科学,使职工产生公平感,使其个人欲望或期望朝着集体目标方向发展。
  2、适时适度原则。政工干部在激励过程中,必须追求最佳适度,也就是常说的“掌握火候”、“恰到好处”等,要敏锐地觉察、巧妙地运用“时机”进行激励,充分利用人们处在积极的情绪状态下的时机,使其内心的消极情绪转为积极情绪,并努力将积极情绪转化为行动。
  3、多样化和差异性原则。人们的需要是千差万别并发展变化的,政工干部要深入细致了解各类人员的基本情况,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寻求共性发现规律,掌握不同对象、不同时期的不同需要,有的放矢地灵活运用相应的激励方式,达到广泛调动各类人员积极性的效果。
  
  三、激励的方式
  
  激励方式多种多样,从宏观上讲,可以分为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细分起来,笔者认为主要有如下几种:
  1、目标激励。通过层层制定目标,使每个人的行动都与目标联系起来,而且与组织的目标联系在一起,同时,实行责、权、利挂钩,使职工增强了集体责任感,行动有了方向,自觉地控制行为,达到调动人的积极性的目的。
  2、知识激励。知识激励就是给职工提供学习培训机会,使他们充实知识、培养能力和不断提高综合素质,满足他们自我实现的需要。比如,采取等级证书学习、进高校深造、出国培训等,为他们进一步发展提供机会。
  3、评判激励。评判激励是对人的某种行动作出一定的反应。政工干部对职工在一个阶段的表现,要及时公平地予以肯定或批评,对取得成绩的人给予表扬、奖励,满足其荣誉感;对出现问题的人,正确客观善意地批评,激发其改变错误和追求上进的强烈愿望。
  4、行为激励。管理者以身作则,靠自己的行动来影响、感染周围的职工群众。政工干部要做到身教重于言教,公正不偏,以德感人、以理服人,正人先正己,要求别人做到的事情自己先做到,以达到“其身正,不令而行”的效果。
  5、情感激励。情感激励是通过情感沟通方式,产生一种内在的团队凝聚力和驱动力,来激发职工的工作热情和感恩意识。一个好的政工干部要随时随地把组织的温暖送到群众中去,关心职工的工作和生活,为他们排忧解难,这样职工会从感动到感激,直至完全投入到工作中去。
  6、榜样激励。将工作中业绩突出、表现优异的先进人物树立为榜样,通过公开奖励先进、赞扬优秀从而提升他们的成就感。在实施时应做到实事求是地宣传榜样,激发职工学赶榜样的动机,切忌硬性拼凑、拔高等办法树立榜样,那样不仅起不到激励作用,反而会挫伤人们的积极性。
  7、竞争激励。竞赛能增强集体的荣誉感、凝聚力,促使人思维敏捷、能力提高。政工干部要经常组织开展各种有益的竞赛活动,如开展优质服务竞赛活动、岗位技能比武活动等,激发、鼓励职工积极进取,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8、物质激励。物质激励是通过满足职工对物资利益的要求,即增加工资、奖金,改善其生活条件,来调动其完成任务的积极性。物质激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激励方式,但在使用时要适度,不能过分强调单纯的物质激励,要善于与精神激励有机结合,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由于激励可以使人产生活力,增加团队的凝聚力,使组织产生巨大的效益,因此,激励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性也就更加突出。而运用激励手段去激发职工自觉工作的精神,是当今政工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每个政工干部应该认真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关热词搜索:人事管理 浅析 激励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