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资源共享的制约因素及路径选择

发布时间:2019-08-11 来源: 感恩亲情 点击:


  [摘 要] 高等教育资源是决定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高等教育资源共享是新时期高等学校发展的必然选择。高等教育协同发展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但高等教育资源相对短缺且分布极不平衡,高等教育资源共享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通过分析新疆高等教育资源共享条件、基础及制约因素,探寻新疆高等教育资源共享的路径,提高教育资源使用效益,实现教育资源有效共享,促进新疆高等教育协同发展。
  [关键词] 教育资源;高校;共享;协同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9) 05-0008-03
  高校作为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基地和技术研发中心,肩负着深化高等教育的重大使命。高等教育资源共享是无边界教育理念发展的实践产物,教育资源是影响高校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随着国家高校扩招政策的执行,高校招生数量呈井喷式增长,教育资源短缺问题越发突出,各高校分别进行教育规划、资源配置和利益分配,无法构建高效合作的教育资源共享机制[1]。新疆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布局中,被明确定位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特殊作用。新疆高校作为高素质人才培养基地和技术研发中心,肩负着服务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和深化中亚国家高等教育睦邻合作的重大使命。新疆自治区高校和兵团高校在兵地各自的行政隶属和管理体制下运行,分别进行教育规划、资源配置和利益分配,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十分独特。兵地高校地处同一区域,在高等教育领域实现兵地高校高等教育资源有效共享,有利于打破兵地高校校际共享壁垒、互动互赢、协调发展[2],构建协同发展的高等教育事业,强化新疆高校睦邻使命,对于提升高等教育资源配置能力,促进区域人才培养,加强与邻国的学术交流,实现高等教育资源有效共享,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必要。
  一 高等教育资源共享的条件和基础
  (一)协同发展的现实条件
  兵地高校所处区域相同,同属新疆区域性高校,空间分布上具有地区间的替代和补充功能,各自发展又相互补充;兵地高校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条件相同,兵地高校的学科结构相近,应用学科特色突出,具有同质学科教育资源共享的可能;兵地高校同源共生又相对独立,是密不可分的发展共同体,拥有相同的责任和使命。新疆高校高等教育资源共享具有良好的现实条件。
  (二)公共利益的价值基础
  兵地高层为破解兵地之间存在的困局,积极倡导兵地融合,但在具体实践上,双方领导干部和部分群众政治意识与大局意识不强,兵团与自治区存在一些体制性障碍,兵地间利益联结机制没有形成,缺乏宏观调控的领导机制与办事机构,市场推力没有形成,缺乏理论与政策引导等深层问题[3]。虽然兵地高校在管理主体和行政隶属上存在一定差异,但在履行高校基本职能、驱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公共利益追求上,有着共同的价值基础。
  (三)跨越式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两轮西部大开发的实施和推进,为新疆高等教育资源共享提供了广阔空间,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进一步加大了国家对新疆的重视和支持力度,高校对口支援为新疆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同时,新疆高校又面临着相似的困难、问题和发展需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高校强有力的人才和科技支撑,兵团和自治区高校面临着共同的机遇与挑战。
  二 高等教育资源共享的制约因素
  (一)兵地管理体制并存,运行模式分治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作为中央直属的计划单列单位,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是中央授权在所辖区域履行行政职能的实体。兵团独特的体制设置,决定了新疆高校兵地并存管理体制的产生。兵地高校按照教育部指导、自治区领导的兵地分治方式运行,高等教育管理上条块分割,兵地教育主管部门之间存在行政壁垒,边界划分明显,共享渠道不够通畅,兵地分治是地方和兵团高等教育各自运行的主要原因。兵地并存管理体制下的新疆高等教育利弊兼有,在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过渡到大众化教育后,满足了新疆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要求,呈现出一定的互补性和错位竞争态势,但由于兵地高等教育分属不同的管理体系,在市场竞争和本位主义作用下,各高校追求“大而全”“小而全”的发展思路[4],导致高等教育资源浪费严重,重复建设问题突出,学科和专业布局不尽合理。受原计划体制的影响,高校间缺乏联系和沟通,各高等教育资源独自占有,高校间没有形成共享机制。高校优质教育资源体现了高校的办学优势与办学特色,但封闭的办学模式只是点上的作用,不能形成面上的效应,难以满足社会需求和国家战略需要。
  (二)高等教育资源共享运行机制不完善
  新疆高校的运行机制是借鉴政府的行政架构,按照职务级别进行任命,共享教育资源需要逐级审批,或是多头协商,一旦涉及多个部门,沟通协调时间就会拉长,办事效率就会降低,不仅消磨了高等教育资源共享的积极性,还违背了资源共享的初衷。高校内部事务主要由行政部门决定,学术机构相对于行政部门在很大程度上被虚置了,教育资源向行政岗位集中,导致普通教师获得教育资源相对困难。从整体上来讲,没有建立起统一的管理机构和资源共享平台,缺乏统一的规划和管理,各高校在教育资源建设和共享上很难沟通,导致教育资源相对分散,不便于检索、比较、筛选和使用。
  (三)高等教育资源共享意识整体淡薄
  目前,国内教育资源共享还处于起步阶段,共享形式也多半是自发的[5],高校缺乏教育资源共享的内在动力。各高校硬件资源受政府有限拨款的制约,为了强化自身发展中的地位和优势,把资源视为本校所有,宁愿闲置也不愿向外校开放共享,但又對利用他校教育资源比较感兴趣。由于高校在办学层次、办学目标、优势学科和科研领域上的差异,软件资源的共享显得更加困难,在学分互认制度上表现得尤其突出,阻碍了学生的校际交流。受传统文化观念和“小农思想”的长期影响,教育行政部门、高校以及广大师生之间相对保守,交流很少,合作、共享意识尤其淡薄,这种淡薄的共享意识,使得各高校不能从全局的整体利益出发,主动转变自身的体制机制和思想观念,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高校之间教育资源共享的实现。

相关热词搜索:高等教育 资源共享 路径 制约因素 选择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