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高等教育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十三)

发布时间:2019-08-11 来源: 感恩亲情 点击:


  摘 要:作为南亚地区首个加入“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孟加拉国一直以来都与中国保持友好合作关系,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交流密切。“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中孟在高等教育领域的联系更加紧密。文章通过分析孟加拉国的高等教育发展概况,梳理中孟合作历史,总结经验,为“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孟高等教育合作提供政策建议。文章系“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高等教育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成果之一,此为第十三部分。
  关键词:“一带一路”;高等教育;现状;发展趋势;孟加拉国
  2016年10月,习近平主席访问孟加拉国,中孟双方决定将双边关系提升至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签署《关于开展“一带一路”倡议下合作的谅解备忘录》,孟加拉国由此成为南亚地区首个与中国签署政府间“一带一路”合作文件的国家[1]。孟加拉國在“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中也保持有条件支持/适度参与的态度和行动。[2]
  中孟两国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合作已有40多年的历史,如何在“一带一路”框架下继续加强教育领域的合作交流,推动中孟高等教育共同发展,是当下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孟加拉国高等教育发展概况
  (一)高等教育系统与机构
  由于受到西方殖民和宗教发展的影响,孟加拉国的教育体系具有公立学校与私立学校相结合、西方现代教育与东方传统宗教教育共存的特色。该国的高等教育由孟加拉国教育部(Ministry of Education,MOE)和大学资助委员会(University Grants Commission,UGC)负责管理[3],其高等教育系统包括大学和学院,如伊斯兰学校、师范学院、专业教育学院等。孟加拉国的高等教育体系包括普通教育体系(General Education System)、职业技术教育体系(Technical Education System)、伊斯兰教育体系或马德拉沙教育体系(Madrasah Education System)。普通教育体系包括科学和应用科学、艺术、商业、社会科学教育;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包括农业、工程、医疗、纺织、皮革技术、信息通信技术教育[4]。伊斯兰教育体系的学生在高中毕业之后,可以继续修读一个为期两年的课程,学历相当于大专毕业。如果完成大专教育之后再读两年,学历相当于大学本科毕业。[5]
  1971年孟加拉国独立时,国内仅有达卡大学、拉吉沙希大学、吉大港大学、贾罕吉尔纳加大学、孟加拉工程技术大学、孟加拉农业大学。1992年,创办了第一所私立大学——南北大学。截至2017年,孟加拉国共有135所大学,其中公立大学40所(占29.6%),私立大学95所(占70.4%)[6];可授予学位的学院1862所[7]。2017年,大学生总人数为856726人,其中,公立大学有519488人(占60.6%),私立大学有337238人(占39.4%)。平均每所公立大学的学生人数为12987人,私立大学的平均学生人数为3550人[8],差距显著。虽然私立大学数量远多于公立大学,但由于私立大学收费高,贫困学子无法负担其费用,只能选择收费低廉的公立大学。因此,公立大学承担了满足国民对高等教育需求、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端人才的主要责任。
  (二)高等教育毛入学率
  孟加拉国在教育普及方面得到较大发展。孟加拉国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2009 年的10.49%增长到2016年的17.33%,提高了近7个百分点,其中2011-2014年增长缓慢,2009-2011年及2014-2016年增长较快。孟加拉国的高等教育已经实现由精英化阶段向大众化阶段的发展。虽然女生入学率一直低于男生,且二者差距较大(约5%),但男女生入学率均呈上升态势(见表1)。
  (三)高等教育经费支出情况
  孟加拉国政府非常重视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相对处于弱势地位。孟加拉国的政府教育支出占GDP的比例由高到低排列为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且差距较大(见表2)。总体来看,政府教育总支出占GDP的比例从2011年到2016年增长不大。有学者认为,各国政府教育支出占GDP比重的决定因素包括基础教育的普及政策、城乡教育的均等化程度、后中等教育政策、高等教育财政政策[10]。孟加拉国为提高女性的教育水平和识字率,规定八年级以下女生享受免费和义务教育,这也是小学和中等教育支出占比较多的原因之一。
  各级教育支出在政府教育支出中所占比例的数据显示,孟加拉国政府对中等后非高等教育阶段(Post Secondary Non Tertiary)的支出最少,其次是高等教育,对小学和中学的教育支出最多(见图1)。究其原因,一方面,孟加拉国优先发展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对高等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另一方面,孟加拉国的私立高校数量较多,教育支出主要由私人负担,政府公共财政支出承担的成本较少。
  二、中孟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
  1975年10月4日,中国与孟加拉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自建交以来,中孟一直保持友好的合作关系,合作领域不断扩大,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多个领域。
  在文化教育领域,中孟自1976年开始互派留学生,至2014年,已有428名孟加拉国奖学金留学生前往中国学习。1979年11月,中孟签订两国政府文化合作协定,其后每3年商签一次访华交流执行计划,进行定期的文化交流。2014年5月,中孟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孟加拉人民共和国政府文化合作协定2014年至2017年执行计划》,进一步加强两国的文化交流[13]。2015年5月,中国宣布增加对孟提供的中国政府奖学金和为孟培训汉语教师的数额。2016年10月,习近平主席访孟,两国领导人宣布将2017年确定为“中孟友好交流年”,大力推动双方在文化、教育等领域的交流合作。[14]
  1978年,孟加拉国的达卡大学成立中文系,开展汉语教育。2006年,云南大学与孟加拉国的南北大学合作,在孟设立了南亚第一所孔子学院,其汉语教学对象涵盖孟加拉国的大学生、中小学生及社会各界人士。2007年,孟山度玛利亚姆机构与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合作开设了CRI-SMF广播孔子课堂,2008年,孟BRAC大学开设中文课[15],2009年,山度玛利亚大学建立孔子学堂。2012年,广播孔子课堂开设特色武术课程。孟BRAC大学、孟牛津国际学校有中国汉语教师进行汉语教学[16]。2014年,孔子学院与国际伊斯拉姆大学合作设立汉语授课点[17]。“汉语桥”中文比赛的举办也促进了孟加拉国学生对中国历史、文化、语言的了解。

相关热词搜索:高等教育 沿线 发展趋势 现状 国家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