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广西高等教育的机遇和发展思路
发布时间:2019-08-10 来源: 感恩亲情 点击:
摘 要:国家战略“一带一路”的实施给广西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广西与东盟国家山水相连、理念契合;边贸活跃,边民互相通婚,文化交流频繁。中国与东盟频繁的文化交流活动,催生了各领域人才需求。大力发展民族地区高等教育事业,培养复合型人才,为本地与和东盟各国旅游、教育、贸易、区域经济交流与合作提供人才储备,赋予广西高校的新的历史使命。
关键词:一带一路;广西高等教育;机遇;发展思路
【DOI】10.19312/j.cnki.61-1499/c.2017.03.024
一、前言
“一带一路”是国家领导人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历史背景下根据我国的国情提出的重大战略构想。“一带一路”贯穿亚欧非大陆,一头是活跃的东亚经济圈,一头是发达的欧洲经济圈,中间广大腹地国家经济发展潜力巨大。随着国家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广西在国家对外开放大格局中的地位更加凸显,迎来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广西被定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目前,全区各级部门积极行动,认清定位,传承和发展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的探索精神,扩大开放;办好中国—东盟博览会,提高广西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的自信;加快北部湾经济区和珠江经济带的有机衔接。
高等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目前在广西得到快速发展。但在一些偏远的少数民族聚居区,本地人才培养跟不上地区的经济发展步伐,大部分人才只能靠引进的方式,从而制约了民族事业的发展。凭借“一带一路”的背景,广西必须牢牢抓住这一机遇,加快推进民族地区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培养能支撑民族地区产业结构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促进民族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对广西民族高等教育发展的启示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开创对外开放新局面,必须丰富对外开放内涵,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协同推进战略互信、经贸合作、人文交流,努力形成深度融合的互利合作格局。2016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文件中提出要实施“一带一路”教育行动,促进沿线国家教育合作;加强教育互联互通,人才培训等工作,对接沿线各国发展需求,倡议沿线各国共同行动,实现合作共赢。8月11日,教育部印发《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致力于促进沿线国家民心相通,并为实现政策融通提供人才支撑。自治区党委十届六次全会强调,积极拓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交流合作,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在国家“一带一路”总体方略中,广西是惟一被国家定位为同时服务“一带”“一路”的省区。要履行好中央赋予广西“三大定位”新使命,就必须积极构筑广西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支撑体系。为此,广西将构建以“四沿”为主轴的开放体系,加快拓展“一带一路”合作空间,构建和完善沿海、沿江、沿边和沿线的开放体系。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人才是关键。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已培养了大量具有国际视野、在国际事务和国际舞台上发挥重要影响的各类人才,但在“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人才缺口仍然巨大。区域经济的发展催生了地方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人才的旺盛需求。因此,面对“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广西教育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广西高等教育,更是肩负着培养具有服务于民族地区和“一带一路”建设者的重任。
三、“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思路
1.发挥社会力量的办学优势,增设小语种,增加小语种学生数量,培养服务“一带一路”相关人才
厦门大学中外合作办学研究中心主任林金辉认为:“与周边国家开展经济合作,需要各领域人才的支撑,教育必须适应和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着力培养相关人才”。 “一带一路”沿线多是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据统计,这些国家总人口约44亿,经济总量巨大,分别约占全球的63%和29%,是目前全球贸易和跨境投资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语言观”是与这些国家交流需面对的问题之一。据了解,“一带一路”覆盖的亚洲和东非五个地区的官方语言共40多种,而我国2010至2013年高校外语专业招生的语种只覆盖其中20种。“一带一路”相关的小语种的在校人数偏少,在已招的“一带一路”小语种中,11个语种不足100人,其他8个语种人数均不足50人。语言不同则人心不相通。鉴于此,小语种的人才培养刻不容缓。
广西高校目前开设的小语种集中在广西民族大学、广西外国语学院等几所本科院校以及部分高职院校,每年招生的学生人数有限。其中公办高校每年招生的小语种学生数量有较严格的限制,只有依托社会力量办学才有灵活发展的空间。广西紧抓机遇,利于自身培养与东盟国家相关的小语种外语人才方面的优势,鼓励民办高校及社会力量利用他们灵活的办学优势和外联的便利条件,增加教育投入,扩大招生规模。
2.推进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
2016年2月1日,广西参与建设“一带一路”实施方案新闻发布会提出八个合作重点,其中的第五点是密切人文交流:推进共建中国-东盟联合大学、中国-东盟医疗保健合作中心、中国-东盟传统医药交流合作中心、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中国-东盟减贫中心等重大项目(事项),深化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科技、旅游、友城等领域合作,夯实民心基础。
频繁的文化交流和贸易往来,需要大量的精通多种外语、熟悉各种国际规则的人才。目前广西大部分高校所开设的外语课主要以英语为主,只有少数高校开设东盟相关国家的语种,每年培养的外语人才有限,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外语人才需求。基于上述特点,广西相关高校应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和学科优势,创新外语人才培养方案,优化其培养模式、完善其培养机制;在课程设置上,创建专业加外语加应用技能体系,让学生在打好专业学科基礎的同时,夯实其国际人文素养及国际化的专业技能,为合作共赢提供人才支撑。
3.促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广西处在“一带一路”交汇对接的重要节点和关键区位,给广西企业“走出去”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一带一路”战略中,企业要抢占高地,需要有强有力的人才支撑。目前,广西各高校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积极调整教育教学理念,加快推进课程教学改革。很多高校加大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投入,鼓励学生投入到创新创业的实践中,让他们在诸如电子商务、旅游开发与管理、酒店管理等方面一试身手。因此,广西高校需调整培养目标,在强化在校生人文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同时,高校加强校企合作,让学生通过企业这一平台参与具体项目的实施过程,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操作水平。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