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课堂教学中主体话语权的回归
发布时间:2019-08-09 来源: 感恩亲情 点击:
摘 要:教育学课堂教学中主体话语权存在不平衡状态,教师话语权虚无、独白演说和过分放权;学生沉默、服从知识的权威,其话语权被假性赋予,带有不公平性。话语权的回归关键在于教师专业的发展及教学方式的转变;学生的主体意识唤醒和提升,进而实现学生与知识、与教师间的对话。
关键词:教育学课堂教学 主体话语权 回归
教育学课程主要帮助学生获取有关教育教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从事教育教学的基本技能及培养现代教育观念,其效果直接决定着未来教师培养目标能否实现。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此门课程担负着传达和践行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的大任。然而,由于教育学课堂仍采取传统的授课方式,导致学生主体性得不到彰显,话语权缺失,教师话语权也因其地位和权威的影响而带有虚无的色彩。本文通过探讨课堂教学中主体话语权的现状,提出几点改进对策,以期教育学课堂教学中主体话语权的回归。[1]
一、课堂教学中主体话语权的概念
话语代表着一种权力,是主体自身态度、思想、情感的主要表达方式。后现代哲学家福柯认为, “话语是一种权力关系,它意味着谁有发言权,谁无发言权。”“尽管它是一种隐蔽的,表面上无行为人的控制系统,然而它在社会中是一种真实的权力。”福柯认为此种权利为话语权。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主体间都平等地享有使用话语的权利,且通过交流来表达各自的思想。教师话语权即教师在课堂话语中的言说力量,在教育中对学生产生的影响力,在教学中所蕴含的能量,表达着教师在课堂中的地位。学生的话语权是指学生的话语权利,是指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在教育活动中,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理性或感性的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态度、价值以及理念的权利。它是学生获得关于人类一切知识的必备权利,它决定着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有什么样的话语方式(如何说包括不说的权利)和话语内容(说什么的权利)。[2]
二、教育学课堂教学中主体话语权的现状
1.教师话语权现状
(1)教师话语权的虚无
在教育学课堂中,教师讲的话语中往往带有“学者认为”、“专家认为”、“教育家认为”等字眼, 而极少有“我认为”,这种现象是因为教师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接受上级的评价, 多用自己的嘴来传达别人的思想,所以有意无意地将自我“隔离于课堂文本”之外, 一直扮演着“传话者”的角色。当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也有自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教师自身的理解组织成教师的个体性话语。但其个体性话语的表达必须在课程专家、国家及社会的限定范围内, 否则就不能很好地反映专家的希望、国家的意志、社会的期待。这也导致教师在课堂中缺失了“我”而沉浸在细枝末节的“教”中,并且按国家、社会对学生个体的要求去培养学生,教师个体性话语在权威话语、专家话语面前显得苍白无力, 失去了其应有的个性,体现得更多的是貌似强悍的虚假权威。
(2)教师在课堂中独白演说
在教授理论知识时,教师主要采用讲授的教学方法,教师往往以独白的方式进行, 即教师向学生传达知识,课堂交流是一种单向、封闭式的状态。教师预先按教学设计及要求对教学内容作了周密的计划,上课前教师已经思考好这些问题: 讲什么、怎么讲, 提什么问题、学生应怎么答等, 整个课堂由教师控制着方向及进度。课堂教学交往中师生之间缺乏真正的言语对话、缺乏反馈与协调,更多的是教师个人的独白与演说。
(3)教师过分放权、失语
教师过分放权、失语,也称为教师隐性逃课。在教育学课程中,面对部分带有价值倾向、有争议的问题及案例,教师会放权,让学生进行“课堂讨论”。部分教师认为讨论可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是在践行新的教育理念,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也出现了“无课不讨论”、“没有讨论的课堂就没有体现学生的主体性”等这样一些现象。殊不知,教师通过这种方式达到其目的的同时却丧失了自身的主体性,导致失语。
2.学生话语权现状
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话语权基本处于一种失语的状态。具体表现有以下几方面:
(1)学生沉默,服从知识的权威
在学习教育学理论知识时,教师凭借自身已掌握的知识,总以“知识代言者”的身份出现,在课堂上滔滔不绝地讲,学生的任务就是认真地听老师讲、应付考试及接受评价, 慢慢的也就习惯了这种“教师讲——学生听”的状态,只知道接收和掌握教师传授的知识,服从知识的权威,久而久之形成了无思考、无想法、无问题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之下,部分学生人虽坐在教室里,但心思却不在课堂上,他们看课外书、玩手机、讲小话、睡觉等,造就了课堂的沉默者。[3]
(2)学生话语权的假性赋予
在教育學课堂中,出现以下一些现象:一是教师在课堂上为了实现师生间的互动和引起学生的注意,往往会象征性地向学生提问,并且引导学生按照教师预先设计的内容进行回答,若学生的回答不完整、模糊或错误,教师往往会否定或批评学生,继而呈现教师自身的观点;二是在课堂中,教师在实训环节会让学生充当“小老师”进行模拟教学,学生实训结束后,教师对学生的点评也往往是一种居高临下的命令口吻,常常带有“千万不要忘记……”、“绝对不可以这样”等话语,这种语言带有“强制性”、“指令性”,并不是真正意义的对等交流;三是存在“伪对话课堂”的现象,即课堂中学生有模拟、讨论、展示等多种学习方法,形式虽多样新鲜,但却缺失对实质问题的探讨,且探讨的深度与广度也不够,因此往往课堂中很热闹,但教师和学生之间及学生与学生之间在心灵上和情感上是没有触动的,长此以往导致学生缺少对教育的信仰。这些课堂虽有学生的参与,但实质上都是对学生话语权的假性赋予。
(3)学生话语权具有不公平性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会给学生分配话语权利,比如成绩好、比较积极的学生,有较多机会与教师进行对话,成绩差、积极性差的学生则较少有这样的机会,他们虽在课堂中有意愿发言,但意识到教师对自己的不重视与看轻,怕说错被教师批评、被同学笑话,故主动放弃了说话的权利。这种不公平的课堂话语标定分配看似对学生的影响不大,其实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久而久之,恶性循环,导致智者愈智、愚者愈愚。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