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搭”:创新一种教学方式

发布时间:2019-08-07 来源: 感恩亲情 点击:


  严丽萍是浙江省特级教师。她有自己的教学追求:理念上,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快乐、发展为本;方式上,她采用“活动——探究”式语文教学,充满了对学生生命价值的关爱,对学生学习能力的信任,使学生的“自主、自信”得到了最大化的体现;风格上,教学语言生动活泼,课堂氛围宽松亲和,学习活动自主灵动。在杭州师范大学举办的名师观摩课中,严老师执教的《王二小》一课引起了笔者的关注,其教学设计值得探讨。
  
  一、课例解读:教学设计的思路与问题
  
  为了分析与讨论的方便,我们把《<王二小>的教学设计》分两个部分即教学设想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来解析。
  
  (一)教学设想与教学目标
  教学设想——
  多数教师教学本课时会用朗读感悟加实践活动的方式让学生感受王二小这个民族小英雄的机智勇敢,读的时候,通过对词语进行品析、理解,充分激发学生的情感,最后带着对英雄的爱、对敌人的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齐唱歌曲。
  
  那么,有没有其它更好的办法呢?
  一年级的学生虽小,却是最喜欢听故事、讲故事的。这么一则家喻户晓的英雄故事,通过第一课时的识字、写字、朗读课文,第二课时我们是否可以只讲不读,把课文扩充成更加生动具体的故事讲出来,师讲生听,生讲师听,互讲互听,讲讲听听,让人物形象更加饱满,让英雄精神在故事中闪光。同时,把词句训练悄无声息地落实在讲故事之中,会不会更简约更有实效呢?只要学生喜欢,便值得一试!
  教学目标——
  1.教学用书上的教学目标:(1)认识“王、助”等14个生字。会写“王、从”等6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在读中领悟小英雄的行为,表达出对小英雄的崇敬之情。(3)学习王二小机智勇敢的好品质,体会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2.调整后的目标设定:(1)认识“王、助”等14个生字。会写“王、从”等6个字。(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将故事扩充得更加生动、感人,并试着讲出来,在听、讲中领悟小英雄的行为,表达出崇敬之情。(3)学唱《歌唱的小放牛郎》,学习王二小机智勇敢的好品质。
  在教学设想中,严老师想摒弃现有的一种教学方式(实际上是颠覆课程设计与教材编写的意图),重建一种教学方式,其依据是“只要学生喜欢”。但教学目标“在读的基础上强调讲故事”与教学设想中的:“只讲不读”的表述,思维上遭遇了矛盾。调整后的教学目标有三项内容:A识写生字;B读讲听唱;C领悟精神品质。其中A与B是知识技能目标,C是情感态度目标。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的叠放层次有这样几种情形:1.在目标B(读讲听唱)的达成过程中达成目标A(识写生字)和目标C(领悟精神品质)。2.先围绕目标A进行教学并达成目标A,再围绕目标B进行教学并达成目标B和目标C。3.目标A与B在教学中交叉实现,并达成目标C。严丽萍老师选择的是第二种情形,即“先围绕目标A进行教学并达成目标A,再围绕目标B进行教学并达成目标B和目标C”。
  
  (二)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
  严老师把《王二小》的教学分2个课时来设计,并在“研课”阶段对第二课时进行了调整(列表如下)。表1:
  
  上述教学过程中的三个环节,前两个环节作了调整。环节(一),复习词语与回顾故事结合进行是阅读教学的常规做法,而调整后采用投影(王二小的纪念碑)、语言描述以及听歌曲、看歌词、听故事,不但教学内容更丰富,而且凸现了教学情境。环节(二)“继续听歌曲”等是教学情境的延续,并将歌曲作为了主要的教学内容。
  用歌词扩充文本,在严老师看来:原文本有点缺陷(内容太简单),也许也是严老师公开课“好看”情结的体现。
  环节(四)在听故事中学习语言。歌曲既成为背景音乐而渲染课堂氛围,其歌词文本也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原文本。
  环节(五)调整后的教学内容为“引导学生画第4幅插图”,这是体现课程的阶段目标“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的要求,也是引导学生创造性地理解课文内容的一种方式。
  环节(六)是梳理情感(小结),在言语实践中完成情感的表达。
  
  二、问题探讨:教学设计的审议与评价
  
  (一)课程论意义上的审议与评价
  严老师显然在追求一种“学生喜欢”的教学方式,而这种教学方式在课程论视野中有什么意义和问题?
  1.课程目标与选文定位
  
  (1)课程的阶段目标与教材的类型及其设计(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见表3:
  识字与写字、阅读、写话、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在课程的阶段目标中有各自明确的训练内容和要求。比如“阅读故事”和“听说故事”被分别安排在阅读目标和口语交际目标中,前者以“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为培养重点;后者以“能认真听别人讲故事,努力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等方面的习惯与兴趣为培养重点。
  在严老师的教学设计中,“阅读故事”和“听说故事”是并置的,没有侧重点。
  (2)选文定位
  语文课程论研究者,将教材中的选文鉴别划分为四类,即“定篇”、“例文”、“样本”和“用件”。“定篇”,相当于一类课文,是教材中的核心,“成为该部分教材其他内容的环绕中心;‘熟知经典’,‘了解和欣赏’作品,本身就是目的”。
  “例文”。主要是学习其生动显现的关于诗文和诗文读写的知识;“样本”主要是学习其阅读过程中形成的读写“方法”。“用件”,是相对于“定篇”、“例文”、“样本”这样的“学件”而言的。“用件”,关心的主要是其“内容”的方面,也就是课文“说了什么”;对“怎么说”,则只关心其逻辑的合理性与否,即说得对不对、说不说得通。在这种类型,学生其实不是去“学”文,而主要是“用”这篇文里的东西,或者借选文所讲的那东西,或者由选文所讲那东西的触发,去从事一些与该文或多或少有些相关的语文学习活动。
  从上述思路来鉴别课文《王二小》、歌曲《歌唱的小放牛郎》,前者是“定篇”,后者是“用件”,因为《歌唱的小放牛郎》歌曲,严老师主观上不是让学生学唱这首歌,而是用它做情境创造氛围,并辅助读听说的训练。
  但是,从严老师的教学设计看,课文《王二小》、歌曲《歌唱的小放牛郎》这两个文本没有“定篇”与“用件”之分,甚至有时是颠倒的,即有的情况下,课文《王二小》作为了“用件”,歌曲《歌唱的小放牛郎》作为了“定篇”。
  2.教学方式的创新
  从严老师主观努力来看,这是教学方式的创新。
  (1)采用“听故事、讲故事”的方式来达成课程目标。严老师对本课的教学方式的选择有一个依据,即“即只要学生喜欢”,可以理解为:教学从学生的实际出

相关热词搜索:教学方式 混搭 创新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