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

发布时间:2019-08-07 来源: 感恩亲情 点击:


  摘要:课程教学是研究生培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研究生课程教学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进行教学改革。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需要通过以下措施来实施,在教学过程中转换教师角色,树立教学与科研并重的研究生培养理念;健全教学机制,完善管理制度;建立正确的管理思维。
  关键词: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
  
  在研究生招生规模急剧扩张之后,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问题成了各界关注的焦点。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是一个事关到生源、课程教学、实践教育、学位论文、培养管理等诸多方面的系统工程。在研究生培养的整个过程中,研究生课程教学是研究生培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了学校的教学思想,直接影响着学校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但目前我国研究生课程教学还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恰当处理好这些问题,既能促进和优化研究生课程教学,又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保证。
  
  一、研究生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课程内容不合理
  研究生课程教学内容的不合理表现在内容的滞后性和重复性方面。课程内容作为有效实现课程教学目标的载体,教育的迟效性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课程教学内容的滞后性。当今世界是以数字化、信息化和国际化为主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使得知识变迁日新月异。今天培养的学生所拥有的知识结构已可能不适应明天社会发展的需求。尽管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已把课程教学内容的更新作为一项重要内容,但与国际一流研究生教育机构相比,依然存在一定的差距,课程体系的前瞻性和国际化仍然不足。与此同时。我国研究生课程教学中还存在着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课程内容重复的现象,有些硕士生和博士生的课程内容只是本科生课程内容的简单延续,甚至出现某种程度的雷同。
  (二)课程教学方法和手段不合理
  研究生与本科生培养的最大差异就在于“研究”,而研究生课程教学中,教师教学方法往往与本科生区别不大,相对比较僵化,很少针对不同的课程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课堂讲授时间多,讨论交流少、教学辅导少;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研究生问题意识、批判思维、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强调以教师为主导的多,重视以学生为主体的少。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处于被动接受学习的地位,无法实现教学互动,也就无法实现有效的教学目的。
  (三)教师教学责任心不强
  很多教师热衷于传授知识,并不关注研究生需要学习什么、掌握什么,只是把现有的、自己所熟悉的知识做成多媒体课件,授课成为“念课件”,也就是人们平时所说的“满堂灌”。借助于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教师从过去教学的“动脑、动手、动口”到现在的只用“动口”就可以了,讲课可以“一劳永逸”。有些教师平时不提学习要求,考试考课件,“上课靠后坐、下课拷课件、考前划重点、考后全忘记”,研究生轻轻松松取得学分。也有课程要求研究生写课程论文,但课程论文质量不容乐观,教师往往只提出字数要求,有些研究生就从网上下载相关资料再经过简单编辑就可以应付,一篇课程论文甚至可以应付几门课程结业。教师教得“容易”,学生学得“容易”,教与学成为“双应付”关系,而不是“双促进”的关系。此种考核方式既害了研究生又害了教师,尤其是对良好学风、教风的养成具有破坏性作用。
  、
  (四)研究生课程教学管理制度不健全,课程教学效果评估的实效性不强
  一般而言,各高校有关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管理制度多侧重于两端,即有严格的招生制度和学位授予制度,而针对培养过程中的课程教学这一重要环节,其管理制度的修订与完善有些滞后。个别教师教学态度不够端正,对课程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其直接表现是:研究生的教学学时安排有较大的随意性,调课、停课、集中上课现象多,课程结业考试要求不够严格等。客观原因主要是任课教师大多有较为繁重的工作任务,诸如课题研究、学术会议、社会兼职、外出进修等都会占用任课教师大量的时间,授课时间和课时随意调整。这样势必导致研究生课程教学的松懈,严重影响了研究生对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掌握,阻碍了研究生知识水平的提高。与此相对应,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估标准难以定量,评估结果与课程教学效果的显现不具有同步性,评估主体不同的价值取向对评估结果也有影响。此外,评估指标体系中各级各项指标的权重值如何界定也对研究生课程的建设与实施有着不同的导向作用。
  
  二、成因分析
  
  (一)传统教育模式影响
  纵观初等、中等和高等教育的教育模式,几乎固定化为师授学录,在整个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讲授占据着重要位置,强调教师的权威至上,学生只是恪守师道,呆板地继承和接受知识,学生也仅为盛装知识的“容器”,而不是能够创新知识的“输出机”。学生对教师的传授知识只有认同,而缺少反思与创新。这种教育模式同样显现于研究生的课程教学中,在这种“注入式”的教育模式下,学生的个性和创新能力只能被抹杀,学生的发现也是毫无可能。即使在大力提倡创新教育的今天,这种传统的模式和古板的教学方法依然影响着课程教学。
  (二)高校的管理模式影响
  “重科研,轻教学”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方式不利于研究生的课程实施。各高校为提高自身的科研影响力,纷纷出台措施要求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在规定刊物上发表一定数量的科研论文。这无疑能对研究生的科研能力起到激励和督促的作用,但也会淡化对课程学习的动机。另外,研究生任课教师由于参评职称、申报课题等内在压力,大部分时间用于科研创作,而对课程教学投入的精力相对不足,这种“科研为重”的价值取向削弱了课程教学质量的内在要求。在教学双方主体都不能对课程教学引起足够重视的情况下,其教学质量是难以保证的。
  
  三、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的措施
  
  (一)教师的角色转换
  教师角色转换是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从某种程度来说,它比教学内容改革更为重要,因为人是教学中第一位的因素。
  1,教师课堂定位的转变——教师由知识的传播者转向学习的参与者、指导者。信息时代的今天,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和媒介获得各种新的知识,教师课堂教学的第一位职责已不再是传授知识。如何建立课堂教学的新型“学习型组织”,培养研究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激发其研究动机和提高其理论与实践结合能力已成为课程教师的第一要务。教师定位转向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和指导者是达到上述目的的有效途径。一个真正的“课堂学习型组织”的建立的关键是建立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信息共享机制。
  2,由面向全体学生的统一角色转向面向全体与个体相结合的双重角色。在强调团队学习的同时,面对学生个体在性格、知识、爱好、成长及教育背景(不同的本科专业)上的差异,个性化的教学辅导和理论与实践结合重点的个性化指导是培养学生创造性学习的关

相关热词搜索:刍议 教学改革 研究生课程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