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蛋白工艺学”研究生课程建设的研究与探索
发布时间:2019-08-07 来源: 感恩亲情 点击:
(东北农业大学 食品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0)
摘要:课程教学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主要介绍在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专业中,“植物蛋白工艺学”作为一门专业必修课的必要性,并对该课程教学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改革措施等进行探讨,以满足社会迅速发展对高层次、高素质、高水平创新人才提出的更高需求,推动研究生培养的课程教学改革。
关键词:植物蛋白工艺学;课程建设;教学研究;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doi:10.16693/j.cnki.1671-9646(X).2017.04.027
0 引言
高等教育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载体,担负着培养高科技人才的重任[1-3]。研究生教育是人才培养的高级阶段,是我国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主体,提高研究生教育教学质量是增强其创新能力的关键,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
研究生教育阶段的课程学习,一般占到50%的学业时间,是研究生教育阶段的基本环节,更是研究生掌握专业知识和提高科研创新能力的根本渠道。良好、有效的课程教学是课程体系得以发挥作用的根本途径,也是检验学生通过课程学习来提高专业技能、培养创新能力的最终标准[4-7]。
研究生的培养工作,不仅要进行系统的理论学习,还要结合实践进行科学研究,并能提出新见解。因此,探究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以东北农业大学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专业的必修课程“植物蛋白工艺学”为例,探讨研究生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改革措施。
1 “植物蛋白工艺学”课程的培养目标与定位
东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规格定位为学术型与应用型综合性人才,“植物蛋白工艺学”课程为植物蛋白企业输送高素质、高水平人才,促进我国植物蛋白企業的发展,提高植物蛋白产品的经济附加值,合理利用我国丰富的资源,积极追赶和超越发达国家。该课程以“精理论、强实践、重应用”为课程建设的总体目标,力求把东北农业大学“植物蛋白工艺学”课程打造成具有理工类院系鲜明特色的课程模式体系。
2 “植物蛋白工艺学”课程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
2.1 课程教学的授课内容要根据具体情况调节
最近几年,东北农业大学研究生招生生源广泛,学生的本科专业并不都是食品相关的专业,相似专业的专业课设置也存在较大差异,所以研究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差异比较大。植物蛋白工艺学,是涉及生物化学、食品化学、微生物学、工程原理、机械设计等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学科。在理论教学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基础知识储备情况,及时调整授课内容和深度。同时,根据最新的科研技术和发展趋势,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2.2 教学方式相对单一,实践和实验环节有待于 增加
“植物蛋白工艺学”课程的教学应以课堂教学为主、参观考察为辅,东北农业大学教学硬件条件较好,课堂教学多年来一直采用多媒体授课,基本能生动形象地展示授课内容,但学生的学习方式基本上是被动学习方式,师生互动少[8-9]。虽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安排了学生共同参与的专题讲座,但依然因为缺少实践,不能满足研究生对知识的渴求和自身发展的需求,更不利于创新型复合人才的培养。需要加强基本专业技能训练,需要开设配套的实验课,锻炼和提高研究生科研实践能力,掌握科研技能,积累丰富的科研经验。
2.3 考核方式有待改善
目前,“植物蛋白工艺学”课程的考核方式多采用开卷或者撰写课程论文的形式。采用开卷考试的方式时,学生能认真听讲、认真复习课堂上传授的知识,基本可以掌握课程的理论知识。但很多学生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自己的科研课题上,对课程内容理解不够透彻,科研创新能力不足。而撰写课程论文的方式,学生能根据课程要求,根据导师已经敲定的课题,查阅中英文文献,进行阅读和撰写,综合了查阅、外文阅读、归纳总结、扩展知识面等多方面能力,但对于培养研究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还远远不够。
3 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措施和方法
3.1 建设核心课程内容,及时补充、调整、完善课程的教学内容
研究生课程内容要具备专业、系统、严密、前沿的特点。教师可以通过专业领域的实践和学习,不断了解课程相关内容的最新信息,追踪最新动态,不断更新拓展新知识,保持教学内容的与时俱进;建设核心课程内容框架,及时根据最新研究成果、学生基础和接收状态、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等补充、调整、完善课程的教学内容,使研究生通过具有创新意义的课程内容,加强对前沿理论、交叉学科等知识的了解与掌握,加强对研究生创新思维、研究方法、实验技能等方面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3.2 教学方法的调整
教学方法直接影响学生对知识吸收理解掌握的程度。教学过程中既要有传统的理论讲解,又要根据现时代研究生知识来源渠道广博的特性,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所提供的丰富教学资源;重视新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开展双语教学、研究性型教学、专题讨论等多种教学手段,有效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10]。在原有课堂理论教学的前提下,通过理论课和企业专家进校讲座,到企业调研、考察实习、多媒体教学及行动导向教学等教学手段和方式进行教学改革,最终形成“请进来”(案例教学、专题讲座)、“走出去”(实践考察、调研、实习)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3.3 考核方式的改革
考核改革的目标是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具有较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高技能人才。考核的改革要以课程教学目标为根本依据,科学设计课程考核的内容、方式及采用的手段,便于全面检测和评价学生的学习行为与学习成果。重视考核后信息的及时分析、及时处理和意见反馈,进一步完善考核效果、提高考核水平。
建立健全课程考核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植物蛋白工艺学”试题库,制定课堂表现与试题考核相结合的综合训练考核方法;可采用出勤、课堂专题讨论、文献综述、实践实习相结合的方式给定成绩,建立以理论知识、设计技能、课堂讨论、实践能力为主体的课程考评体系。
参考文献:
宋跃朋,张德强.“互联网+”思维下的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以林木遗传育种学科“分子遗传学”课程为例[J]. 中国林业教育,2016,34(3):40-43.
章丽萍,金玺,顾建民. 研究生课程建设:从理念到方略[J]. 中国高教研究,2013(7):66-70.
夏新华,何群,严建业,等. 研究生课程药剂学专论教学改革[J]. 药学教育,2016,32(1):56-59.
呼丰,王开永. 地方高校研究生课程教学体系建设实践与改革思考[J]. 高等农业教育,2016(2):95-98.
章丽萍,赵张耀,徐敏娜,等. 研究生课程体系的重塑与优化——浙江大学研究生课程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3(6):38-41.
王一博. 以科研能力为导向:研究生教育课程改革的理性选择[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2(10):32-35.
向萍. 关于研究生创新教育的几点思考[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1):18-21.
王忠雷,杨丽燕,曾祥伟,等. 分析“中药学专论”教学改革,探讨研究生培养新思路[J]. 世界中医药,2013,8(6):683-685.
房京,路亚光,杨春国,等. 我院研究生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军事交通学院学报,2008(3):75-78.
杨新策,王璐,申忠仁,等. 关于提高硕士研究生课程教学质量的研究[J]. 教育教学论坛,2015(4):135-136.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