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成人教育发展趋同性问题分析与对策
发布时间:2019-08-06 来源: 感恩亲情 点击:
【摘 要】地方高校成人教育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相似性的、倾向性的问题,诸如,办学定位偏差、结构性矛盾凸显、职业性特色缺失和非学历培训力度不大等,这些问题制约了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基于此,文章从内涵发展、职业导向、多种形式融合、网络化改造、服务人的终身学习等方面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进而推动成人教育事业在新常态背景下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成人教育;地方高校;趋同性问题
【中图分类号】G7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794(2016)10-0078-03
地方高校的成人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各级各类人才,提高国民素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随着社会的转型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成人教育在办学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愈加明显,而且是一些相似性的、倾向性的问题,称为趋同性问题。这些问题,制约了成人教育的科学发展,如何策应社会变革与经济转型的发展,如何破解发展的瓶颈,推动成人教育可持续发展,是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一、地方高校成人教育发展的趋同性问题分析
1办学定位偏差
一是办学目的商业化,手段市场化。地方高校举办成人教育的主要目的目前大都定位在追求经济效益层面,承担成人教育的部门基本都有经济目标,已成学校创收的经济实体之一。有的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压缩课时、偷工减料、减少教学成本;有的与根本不具备办学条件的个人搞联合办学,以图收取管理费;有的仍然还在实行经济承包管理。二是地方高校把精力更多地放在普通高等教育上,弱化成人教育,没有把成人教育纳入发展规划之中,重视不够、投入不足,质量下滑,社会认可度不高。
2结构性矛盾凸显
一是成人教育的学历教育和非学历培训教育的办学类型、科类、层次、形式和规模等要素的布局与结构不适应地方经济结构调整与社会转型发展的要求,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发展不平衡,人才培养的模式、类型、途径等过于单一,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二是不同高校举办成人教育存在明显的同质化倾向,专业重叠、学科相仿,培养模式与途径相近,不能满足学员个性化发展的需求。三是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推进,成人教育学员生源数量减少与办学单位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之间的矛盾凸显,导致问题重重。
3职业性特色缺失
一是培养目标上以学历教育为导向,把文凭作为成人教育的主要价值追求,脱离了教育的主旨。二是课程体系普教化。课程体系学科化、理论性强,课程内容陈旧、脱离实际,课程目标缺乏职业导向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无法满足成人学习者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学习要求,无法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无法满足学员更好的求职谋生、转岗和参与社会活动的需要。
4非学历培训力度不大
一是对非学历培训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一些高校把非学历培训看做是学历教育的补充,看做是学校创收的副业,对非学历培训在提高全民族素质及构建学习型社会和终身教育体系中的作用重视不够。二是主动适应市场不够。地方高校开展的非学历培训项目,目前大多是依托行业的优势,举办一些政策性的或委托性的培训项目,对面向市场积极寻求非学历培训项目的意识和主动性还不够,非学历培训的管理队伍普遍缺乏市场管理与运作经验,缺乏市场开拓精神。三是起步晚,规模小,效益低。非学历教育在大多数普通高校还是方兴未艾,在整个培训市场还占很小的份额,培训效益还处于一个较低水平。
二、地方高校成人教育可持续发展策略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地方高校的成人教育工作要主动适应新常态的时代要求,立足改革与创新,主动策应产业结构升级与调整,主动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积极探索新常态下成人教育的发展战略,有效破解成人教育发展面临的现实困境,为建设学习型社会,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智力支撑,实现成人教育事业的发展新常态。
1走内涵式发展之路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为高等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成人教育内涵建设,主要是指教育质量的提高、服务意识的强化和管理能力的提升。“内涵式”发展则更加注重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提升,更加注重人才培养质量;成人高等教育在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办学原则下,要更加重视社会效益。强化内涵建设,走内涵式发展之路,要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提高认识,转变成人教育观念。要牢固树立“高校成人教育是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观念,在制定学校发展规划时,要在政策、经费、人员、制度等方面予以保证;要充分认识和发挥高校成人教育在继续教育中的主阵地和引领作用。二是要以人为本。教学活动要建立在学员的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等要切合学员实际,突出学习者的主体地位;要强化服务意识,为学员提供耐心、热情的指导和教导;要敞开校门办学,把培训送到企事业中去,把教育办到社会中去,切实履行高校服务地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职责。三是教师队伍的专业化。保证教育质量的根本在于教师,要建设一支学术水平高、教学能力强、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专兼职相结合的师资队伍,特别是要通过选派部分专任教师分期分批到企业生产一线锻炼和从企事业单位聘请符合要求的人员到学校兼职任教的方式来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以满足成人教育课程的现实需求。
2坚持职业导向
职业性是与“学术性”相对而言的,是按照职业的内涵来规范教育的标准,以职业为导向进行的教育活动。它以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它是按照生产、服务、管理等工作岗位或岗位群来设置专业,突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针对性。坚持职业导向,一是突出课程的职业性。课程建构既要关注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又要体现职业岗位群的专业技术特点;课程的目标要以培养学习者职业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使求学者获得某一特定职业或职业群所需的职业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便更好的就业于某类职业岗位;课程内容要根据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职业变化的需要,体现针对性和先进性;要开发模块式的课程结构,加大职业实用性课程比重;要建立与职业资格认证相结合的课程体系,达到教育服务职业的目的。二是强化实践性教学。强化实践性教学是实现成人教育职业性的有效途径。成人教育教学要面对现实,一方面是生源实际,生源质量明显下滑,教学要考虑具有不同学习基础与背景的人,要与学员职业需要的实际对接,要因材施教;另一方面是社会实际,要建立起既符合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目标,又切合学校自身优势,同时又能满足求学需求的教学模式,要把实践性贯彻于教学理念、项目选择、内容确定、教学手段、考核结果的各个方面。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