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形势下的农村成人教育

发布时间:2019-08-05 来源: 感恩亲情 点击:


  【摘要】农村成人教育应该围绕新农村建设和新的农业科技革命需要,以新农村对农业优质人才的需求和劳动力向城市化转移为目标,进行农村成人教育改革,切实有效的开展农村成人教育,将新农民培养成“技能和学历”双丰收的人才,把我国丰富的农村人力资源转化为宝贵的人才资源,从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关键词】更新观念 农民工培训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适应性与创造性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8-0160-01
  目前,农村经济体制发生了巨大变革。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上,农村成人教育改革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上述目标的实现,有赖于我国农村成人教育为我国农业经济的转型培养更多的高素质的人才。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的数量大,文化程度还相对比较低下,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我们苏中地区农业人员的文化水平较低,农村吸收运用科学技术的能力较弱,这些文化程度低下的劳动力如何能胜任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当前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最为根本的还在于整体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提升。农村人口素质无论是从知识或技术及精神方面都和知识经济时代农业所需要的人才相距甚远。因此,农村成人教育应该承担起知识经济时代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使命,进行农村成人教育改革,为农村培养大批合格的人才,早日把我国丰富的农村人力资源转化为宝贵的人才资源。
  一、农村成人教育首要任务要使农民受教育,从而转变农民的思想观念。
  农民思想观念直接影响着农村成人教育的成败和培养目标的实现。因此,农村成人教育的首要使命是努力转变农民的思想观念,用现代农业科技信息和农业经济手段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成人教育要首先帮农民朋友更新观念,可以通过知识传播、示范启迪和思想、方针、政策的鼓舞等方式,让农民认识到只有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才是走向富裕的必由之路。农村成人教育还应以培养高素质的新型农民为己任,教育农民具有法制意识和主人翁责任感,这就需要加强农村成人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和提高农民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集体荣誉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实现农村人口向现代大农业观念的转变,确保知识经济发展的精神文化基础。同时,还要及时引导农民把理论知识和生产实践结合起来,主动地内化、积极地汲取自己需要的知识体系,使他们逐渐成为农村知识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
  二、重视农村“农民工”技能和心理素质培训。
  20世纪90年代中期,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空间已逐渐萎缩,农村剩余劳动力人数逐年增加。入世后全面开放农产品市场,数以万计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汇集成浩浩荡荡的农民工大军,涌向大中城市。但我国农村劳动力不仅文化水平低,而且所受专业技能培训也十分有限,在受教育程度和掌握专业技术方面,总体上表现为低素质。农村劳动力素质的低下既制约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规模和速度,也制约了农村劳动力转业层次的提高。一方面,低素质的“农民工”难以在劳动力市场上和“下岗职工”相抗衡,必然失去在城市“拾遗补缺”的机会;另一方面,低素质使农村劳动力转移和经济周期的相关程度增大,因为“缺文少化”的农民们往往只能选择在建筑、运输等部门干体力活,一旦经济过热,则房地产升温、运输繁忙,“农民工”的用武之地就会增多;反之,一旦经济萧条,已经成为经济学家们研究课题的“民工回流”现象就会出现。可见,加强“农民工”培训都是当务之急!如开展食品加工、缝纫、纺织、家政服务、水电、机械操作等品专业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由“体力型”转为“技能型”、“知识型”。
  随着农业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严峻,这就要求农民们必须具备过硬的、承受力强的心理素质条件。因此农村成人教育工作者应加强人力资源心理教育,使农民能充分地了解自己,并能对自己的能力做出适当的评价,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适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求等。通过心理知识的讲授和普及,改变农民内心深处对生活的意义和未来发展的认识,增强自己勇于战胜困难的信心和树立诚信自立的观念。
  三、把学历教育、技能教育进行有机的结合。
  众所周知,苏中地区农村相对比较闭塞,知识和信息来源相对匮乏,这也是农村成人教育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由于农村经济力量有限,短期内多媒体形式的远程网络教育还很难实现。但通过努力,农村成教工作者可以和广播电台和乡镇有线电视建立协作,合理调整城乡媒体节目的数量和安排,尽可能多地开设有关农业科技知识的讲座、致富门路的推广等节目,尤其是因地制宜地播放和讲授一些农作物种植和管理的技术和技巧,让农民能够耳闻目睹到适合当地农业发展的科学常识。经常性的深入农村地头进行指导,针对农民运用新科技的不同环节,可随时到农村一线举办大小范围不等的讲座、现场答疑解惑,耐心指导,让农民掌握不同季节、气候和环境条件下种植、养殖的实用技术和方法。通过农村成人教育教师的言传身教,可使农民真正认识到知识和信息是农村经济的支柱,新形势下的高效农业呼唤知识型农民。要逐步让农民明白:只有让有限的可耕地资源和文化科学知识结合,才是知识经济时代农业腾飞的关键所在。
  四、注重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和创新性。
  知识经济对人才提出了新要求,要求培养的人才必须具备较强的适应性和较好的创新性。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因此,在新形势下,在知识经济时代,成人教育培养的人才必须具备复合型特点,尤其是掌握和运用外语和计算机的技术在当代显得十分重要。成人教育培养的人才还必须是应用性为主的人才,即培养的人才有一定的针对性、定向性和职业性,能培养地方用得上的急需的高层次应用性人才。在知识经济时代,成人教育培养的人才也必须有创新性,不能再是模仿别人,而是进行不断的创新。
  新形势下, 知识经济时代呼唤科学和文明,更催人奋进。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今天,农村成人教育事业任重道远!

相关热词搜索:成人教育 浅谈 新形势下 农村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