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实践报告
发布时间:2017-02-05 来源: 感恩亲情 点击:
感恩实践报告篇一:感恩社会实践报告
2012年寒假社会实践报告——“感恩” 一、
二、 实践主题 —— “ 学会感恩,珍惜现在 ” 实践思路由来
人最容易养成,切最容易忽视,却对人生和生命危害最大的习惯是习惯了受惠而忘记了感恩。越是对自己亲近的人,越是对自己重要的人,越是对自己无私奉献的人,人越容易产生埋怨和怪罪心理和情绪,越容易忘记尊敬和感激,越容易吹毛求疵,越容易求全责备。习惯了得到,忘记了恩典,习以为常了获得,忽视了感激,这也就是为什么越是亲近亲密的人越容易令人伤心伤感的原因。在所有感恩对象中,人最容易忽视的感恩对象是上帝,我们习惯了获得温暖的阳光,习惯了获得自由呼吸的空气,习惯了欣赏鲜花的娇艳和山川的美丽,习惯了感受性爱的愉悦和美妙,却完全忘记了,这一切都是上帝所赐,我们把最大的恩人忘了。不知道感恩却求全责备吹毛求疵的人,都是已养成了最大不良习惯的人。
越容易获得的越珍贵,我们需要高度警惕,凡是清逸的来到身边的,都是珍贵的。我们不能认为轻易获得的就没有多大价值,相反,最容易获得的是最珍贵的,应该把它看成是上苍的恩赐,也应该把这个道理看作是人生宝典。
———— 《新时代人类八百理念》
当今,很多大学生都是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拿着父母的钱,到处招摇,同时,还埋怨生活的种种不公,不懂感恩,不懂知足。为此,我的寒假社会实践报告,便以此为契机,一方面向那些曾经帮助自己的人表示感谢,同时也为了培养自己的懂得感恩,懂得知足的情感。
三、 实践人信息
学校:安徽工程大学
学院:人文学院
专业班级:2011级社会工作专业(111)班
姓名:孙逸梅
学号:3111201109
四、 实践时间:
2011年8月10日~2011年8月20日
五、 实践对象
感恩父母,
六、 实践正文
、感恩父母,是每个人都应该去做的。父母呕心沥血,养大了我们,我们应该懂得去感恩父母。首先,应当是内心之处的对父母的感激,其次,是在生活之中,对父母要处处关心,多帮助父母做一些事情,同时,搞好自己的学业也是对父母的最好报答,我想父母不需要我们给予他们万贯钱财,给予他们最好的报答,莫过于我们每个做儿女的都过得很好。这就是最重要的。我们要从内心之中感谢自己的父母,感激他们所给我们带来的所有东西,最重要是感谢父母对我们的关心和照顾。
所以,这个寒假,主要的实践活动为感激自己的父母,在家中多帮助自己的父母做家务,同时在细节上关心他们的生活起居,关心他们的一些身体状况,帮助父母分担一些家庭琐事,同时,不(一)
遗余力的想一些可以让父母开心的事情。让父母从根本上了解到自己的儿女已经长大成人了。
(二) 、老师,朋友,同学等,一路陪我们走来,是我们岁月路上的永
恒伴侣,这是很美好的一些事情。我们的人生路上,会遇到很多的人,他们共同为我们的生活增添色彩,所以,我们要懂得珍惜,懂得感恩。让我们一起走过的日子,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烟消云散。
七、 实践事项
本次寒假实践活动时间跨度为整个寒假,具体时间安排如下。
(一)
(二)
(三)
(四)
八、
如下表
、帮助父母做家务。 、从内心上关心,体谅父母。 、从自己做起,树立一种对父母付出的一种感激之情。 、由己推人,树立一种对社会的感激之情。 实践内容
“百善孝为先”,感激对父母养育之恩,不仅给了自己生命,更是教会了自己如何做人。尽孝心是多种多样的,如给父母按摩、捶背、洗衣、涮碗、浇花、扫地等力所能及家务,说些体贴感激的话,父母亲生日送贺卡,在外多给父母写信、打电话问候等。《家庭周报》曾以标题“孝心感人”,登载了一个15岁男孩采药10年救父的故事。这个男孩是温州大安乡中心学校学生徐建威,他父亲叫徐德铨,患上矽肺病,医生断言此病没得治了。他母亲又带着大姐离家而去,二姐徐卷燕考入泰顺县职业技术学校,父亲的吃喝拉撒全靠他一个人打理。每天,他除了洗衣做饭,给父亲熬药打针外,还要到学校读书。其父说,要不是儿子细心照顾,他早就活不到今天。 徐建威从6岁开始就上山采药,他的愿望,就是让父亲早点好起来。他向亲友借来《赤脚医生手册》、《百病良方》、《临床常见症状处理手册》、《上海常用中草药》等都已经被他翻烂了。只要能救父亲,他在苦在累都没啥。他每天的生活:早上5点,闹钟会催他准时起床;5点10分,帮躺在床上的父亲小解;5点15分,做饭,中间抽空给父亲打针;5点50分,给父亲喂饭;6点左右,照料家禽;6点10 分,自己吃饭;6点30分,在收拾完一切后准备上学。
徐建威说,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留住爸爸的生命。正是这种执着,
这种对父亲的爱,支撑着父亲跨过了一个个生死门槛。这种孝心感动上帝,感动国人,被中华慈善总会、江苏电视台等单位评选“2005年感动中国十大真情故事”人物之一。
开国元勋陈毅元帅在上世纪50年代初四川老家省亲,时值老母有病,卧床不起。元帅进得家门正逢老母换尿布,元帅立刻亲自给老人洗涮尿布。随从人员及家人深为感动。而元帅却只说了一句:“母亲为我洗涮屎布尿布七八年,我做这点算啥子?!”孝顺父母是每个人义务和责任,不论职位高低,不论男女老幼,均应如此。
伟人毛泽东在1919年10月8日,即其母亲逝世后的第三天写了一篇四言诗的长篇《祭母文》他在文中叙述了母亲养育子女的艰辛,为人处世的博爱,以及在旧社会妇女受到压抑“有志未申”的抱憾,他说:“养育之恩,春晖朝霭,报之何时,精禽大海”“有生一日,皆报恩时,有生一日,皆伴亲时”。在阔别故乡32年后的1959年毛泽东第一次回到故乡韶山冲,第二天即6月26日清晨,就到南岸对面山上去看父母的坟,在父母坟前,恭恭敬敬地献上刚采下的清翠的松枝,然后三鞠躬说:“前人辛苦,后人幸福。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毛泽东把为父母报恩与实现革命理想联系在一起,这也为我们作出了榜样。
古诗云:“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代诗人孟郊的这首《慈母吟》不仅道出了天下儿女尤其是游子的心声,更说尽了一个母亲对孩子的牵挂。常言“儿行千里母担忧”。
孝,是稍纵即使的眷恋;孝,是无法重视的幸福;孝,是一
失足成千感恩实践报告篇二:感恩亲情社会实践报告
感恩节回眸人生,常怀感恩之心
---淡看世事去如烟,铭记恩情存如血
人的一生,都不是独立存在。母亲历尽辛苦把我们带到这个世上。对于我们的成长父母就开始耗费大量的心血了。然后,为了让自己掌握更多的知识,老师开始了呕心沥血的教导。成长的过程中处处又都得到了朋友的帮助。想想人生,多少人对我们付出关爱,所以要常怀感恩的心。
淡看世事去如烟,铭记恩情存如血。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应当是可用一颗感恩的心看待周围的世界,看待周围的人和事。
第一篇:父母之恩
从出生落地时的第一声啼哭,到长大成人,父母花去了多少心血,他们燃烧了自己的青春,只为换来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一路上呕心历血,他们从不说累,也没有怨言,总是在默默地付出。
小时候不懂事,有时觉得父母给的爱满足不了我们,其实他们已经付出了所有。他们抚养我们,保护我们,努力使我们生活得幸福。当我们做错事时,他们可能会责骂我们,那是因为恨铁不成钢,骂我们时他们心里比我们更难过,他们严格的要求是希望我们有一天成为栋梁之才。
长大后才发现,无论谁都无法割舍父母赋予我们生命之本的纽带,他们满头的白发,日益堆积的皱纹,是为我们的成长而透支了青春。慈母手中的线始终牢牢牵住游子的心,在自己受伤的时候,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总会想到父母,想到温暖的家。
百善孝为先,父母之爱如阳光般温暖,即使只是一株小草,也知道该还天地一片绿意,何况是人。好好的对待自己的父母,有些人错过了永远不会再回来。
第二篇:师恩
上学后知道,老师是辛勤的园丁;老师是蜡烛,燃烧自己,点亮别人;老师是粉笔,磨损自己,传递知识;老师是人类灵魂的雕琢师,老师是??
古人云:“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可见,老师于我们和父母一样重要。他们不仅教会我们知识,还教会我们做人。可以说,他们就是我们的再生父母,而父母则是我们的启蒙老师。
从入学的那刻起,我们接触最多的就是老师和同学,老师严厉的对我们是为我们负责,也是对知识的尊重。他们教授我们知识技能,把一块块石头努力雕刻成玉,是多么的不易和伟大。所以当老师严格要求我们时,我们不应该抱怨,更不应该顶撞,不尊重老师就如同不尊重自己的父母。
老师之所以是老师,就是因为他们至少在某一方面超过我们,他们教我们新的东西,是希望我们能获得更大的成功。老师的爱,就像春雨润物一般,往往被我们忽略了。
第三篇:朋友之恩
朋友就是那个在危难时拉我们一把的人;朋友就是为你的成功而由衷高兴的那个人;朋友就是落寞时,仍然不离不弃陪着你的那个人;朋友就是指出你的错误,帮助你改正的那个人。
在社会上行走,能结交到一些志同道合的人,路就会好走得多,旅途也不会再孤独。开心时一起分享快乐,痛苦时可以相互倾诉,受伤时可以
有个肩膀依靠,你心情不好,对他发火时,他也不往心里去。可我们也不能把一切视为理所当然,不要寒了朋友的心,不要伤害他们的真情,这份情我们伤害不起。好好珍惜,好好经营下去。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酬恩系情思,和善淳心厚。阳光普照,温暖人间;细雨飘落,滋润万物。鱼知水恩,永世不忘;羊有跪乳之恩,鸟有反哺之意;结草衔环,李密陈情,投桃报李,何处不彰显感恩之心。
生命之星划破寂寥的夜空,谁能体会母亲十月怀胎之痛。远行他乡,谁又能时常回眸风雨中等候的双亲。知识和美德之树茁壮成长,谁又真切明白无声雨露的恩情。拼搏的旅程,谁会时常留心朋友默默地支持。
漫漫人生路,不忘似海深恩;回眸人生,常怀感恩之情。如此,我们的生命会在行走中变得富有。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父母、师长和朋友,在人生路上,离不开所有人的帮助,时刻谨记顾念他人,常怀感恩之心,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更应该用感恩的心看待周围的是人和事,自古成大事者,心系家国天下,于细微处见真情,一种心态,一种人生态度,让感恩成为一种习惯。
本次寒假感恩亲情实践 “六个一”活动,即给父母端一杯茶,给父母洗一次脚,为父母做一件家务事,给父母交一份自己的学习计划和目标,回忆父母对自己的养育恩,与父母做一次情感交流。在寒假四十余天的时间里,自己成长了许多,也懂得了很多,思想需要用自己的行动去证明!
感恩实践报告篇三:2013年寒假社会感恩实践报告
2013年寒假社会感恩实践报告
一、实践主题——让我们常怀一颗感恩的心
二、实践思路由来:
大千社会中蕴含着无穷无尽的爱。老师对学生的教诲;父母对子女的无声关怀;朋友之间的善意提醒??这些爱当中,有“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悲壮奉献;有“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大恩大德;也有朋友间纯真的感情和深厚的友谊。而这些爱,我们早已变得麻木,早已熟视无睹了 ——在家中,我们常为了一己之私让父母为我们奔波劳累;为了一点小小的虚荣而拉远了心与心之间的距离。在学校,面对老师的循循善诱、苦口婆心,大多数人无动于衷。更有甚者,为表示不满和抗议,给老师取外号,公然反对老师。社会的残酷,人情的淡漠渐渐像一张网把我们牢牢罩住,想逃却不知从何逃起。
三、 参与实践人:
初一(20)班胡佳钰、乐蒙、上官昊炅、王梓渊、廖梓洋
四、 实践时间:2013年2月2日至2月24日
五、 实践对象:感恩长辈
六、实践过程
我们渐渐长大,为我们付出过的人渐渐老去,我们该为他们做点什么了。趁寒假社会感恩实践如火如荼地开展着,年三十一大早,我就潜入了厨房要做一道菜。可爷爷却让我在一旁,看着他做一道佳肴——蛋饺。这道菜虽色香味俱全,做起来却也是费时费力。十分钟过去了,二十分钟过去了,爷爷的双脚开始麻木起来,豆大的汗珠也不停地往外淌,滚烫的油到处飞溅,全部溅在了爷爷的身上,更溅在了我的心里。我终于看不下去,走出厨房,爷爷这么辛苦,不就是为了儿孙们能大饱口福吗?
正月初六是爷爷的生日,往年爷爷生日上都没有吃蛋糕,正不知如何感恩的我,马上揣着零花钱上马路逛蛋糕店。走了好几家,我精心为爷爷挑选了一个大大的蛋糕,并亲手在上面用采酱写下了“健康长寿”。晚上八点整,我捧出了蛋糕,大家一起高兴地拍手,爷爷幸福地许下了心愿,我再次从爷爷脸上,看到了我们吃蛋饺时的表情。这一次的蛋糕没有剩余,甜到了每个人的心头,看着爷爷慢慢咀嚼蛋
糕,我真想说:“爷爷啊,您为儿女操劳了一辈子,到了晚年,您就好好品尝生活的甜吧!”
六、 实践事项
本次感恩实践活动历经一个寒假,具体要求如下:
1主动帮助家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扫地、洗碗、盛饭等。 2发自内心地去爱父母、爱长辈,拉近彼此之间心灵的距离,在家庭中把爱传递。
3体会到长辈的艰辛与不易,对他们可能做到不够好的一些地方多多理解,多多体谅。
4从小事做起,如陪父母散步,给爷爷奶奶做饭,帮外公外婆沏茶,让他们感到欣慰和幸福。
5遇事多替他人着想,每天反思自己平日对父母、师长有哪些不应该的态度和举动,开学之后听老师的话,以优异的成绩回报老师的辛勤付出。
6推己及人、仁爱待人,树立起对社会的感恩之情,并且落实到具体行动当中。
八、 活动总结:
在这次活动中,小组成员都表现得异常热情。大家都选择了许多有意义的事去做,从做家务的过程中,我们体会到了长辈的艰辛与不易,每个人心里都有了更多的爱。通过这次活动,那些人的付出,真切地感染了我们。在感动中,我们有如接受了一次道德的洗礼,有如在爱与人情主宰的原野上进行了愉悦而高尚的散步。在成长中,我们难免遇到风霜雨雪,难免遇到艰难困惑,而有了许多人的庇护,我们才能笑对人生风雨。因此,让我们感谢所有为我们真心付出的人。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感恩不一定要做多大的事,举手之劳足矣;感恩不一定要有多大的场面,只要领悟到足矣。活动之后,让我们常怀一颗感恩的心,去面对身边一切的人。让“感谢有你”盛开鲜艳的爱之花朵吧!
相关热词搜索:感恩 实践 报告 有关感恩实践报告 中秋节感恩实践报告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