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室、处置室、换药室、注射室、抽血室医院感染控制制度
发布时间:2020-09-26 来源: 对照材料 点击:
治疗室、处置室、换药室、注射室、抽血室医院感染控制 制度
1.布局合理,清洁区、污染区分区明确,标志清楚,设有流动水洗手设备。
2.医护人员进入室内,应衣帽整洁,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3.无菌物品按灭菌日期依次放入专柜,逾期应重新清洗、包装、灭菌;使用时必须做到一人一用一灭菌。
4.配药前检查液体的澄清度,瓶子有否破损,螺帽有否松动,避免液体污染。
5.抽出的药液、开启的无菌溶液须注明时间,溶液超过 2 小时不得使用;各种溶媒最好采用小包装,启封抽吸后超过 24 小时不得使用。安尔碘、碘伏应避光保存,每瓶启用后不得超过 4 天。
6.持物钳或持物镊子与容器尺寸应配套,手持部位在容器外,须采用压力蒸汽灭菌,不能用消毒剂浸泡消毒。干燥镊子缸每 6 小时更换 1 次。刀片使用小包装,一次性使用。
7.治疗车、换药车上层为清洁区,下层为污染区。应配有快速手消毒剂。
8.治疗、处置按一般患者、感染患者的顺序进行;换药操作应按清洁伤口——感染伤口————隔离伤口依次进行;特殊感染伤口应就地(诊室或病房)严格隔离,不得进入换药室,处置后对场所进行严格终末消毒。换药器械必须经压力蒸汽灭菌。感染性敷料应放在黄色防渗漏污物袋内,及时密封。
9.坚持每日清洁、消毒制度。空气用紫外线或空气净化消毒器消毒,台面用消毒剂擦拭消毒,地面湿式清扫,当有污染时,应先消毒后清洁。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