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员秉承工匠精神采编社情民意信息
发布时间:2020-10-24 来源: 读后感 点击:
信息员 秉承工匠精神采编社情民意信息
报送社情民意信息可以说是政协委员最接地气、最直接、最有效的参政议政方式,更是政协委员应尽的职责,我们很直观地感受到社情民意信息虽然篇幅短小,但是内容精悍、针对性强,反映问题迅速及时,事关老百姓生产生活切身利益的方方面面。正因为社情民意信息的这些特点,也决定了我们的采编工作必须‚长流水?‚不断线?。这几年担任信息员的经历,我也更深刻地认识到,采编社情民意信息与木匠、铁匠、石匠等工匠行当有类似的一面,都需要专注、精细、勤勉。大家平时没有轰轰烈烈的场面,必须勤字当头,可以说工匠精神特别契合这项工作。
一是时刻专注 ,提升捕捉社情民意的“敏锐度”。要坚持学习,扩大视野,特别是作为一名政协委员或者信息员,应对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历史等多方面知识都要有一定了解,即使不十分精通,也要略知一二,定期学习各类政策文件,关注社会动态,坚持点滴积累,磨练捕捉信息的敏锐度。只有这样,才能广辟社情民意来源,才能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高质量地反映社情民意。我们来自不同岗位,日常工作、兴趣专业千差万别,要做到就近、就岗收集社情民意,在自身的业务工作中和社会交往中,广泛接触各界人士,主动了解和收集社情民意。要珍惜参加政协组织的视察、专题调查等活动的机会,多深入基层,实地掌握第
一手材料。因为工作原因,平时接触农业农村、脱贫攻坚等工作比较多,也在调研中发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比如,去年在县区开展板栗产业发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使用和管理等专题调研中了,结合发现的问题和所思所想采编了一些农业方面的社情民意信息。
二是字字精细,努力制作精品。社情民意信息虽然具有‚短平快?的特点和优势,但是绝不是为了抢时间就舍弃了质量,在求‚快?的同时,还要求‚真?、求‚深?、求‚实?。必须树立精品意识,做到信息主题的‚精选?,做到内容、数据的‚精准?,做到编辑的‚精制?。做到每一篇信息稿件一事一议,一事一报,短小精悍,提出问题直入主题,少做铺垫,建议简洁明了,言简意赅。同时,在把握内容准确的同时,更加注重运用生动、鲜活、富有特色的语言,从标题打磨、文字加工入手,多借鉴新闻报道、文学作品等长处,不断增强信息的‚可读性?‚耐看性?。比如,实际调研中,发现某贫困县在脱贫攻坚中与省内高校、国企等大型食堂等开展农产品购销合作,但仍有提升的空间,笔者编写了关于助力山区特色农产品‚出山进城?的建议,用‚出山进城?拟人化的表述,表达群众的诚恳期盼。在采编农民工返乡创业等信息时,站在农民工群体的立场,用接地气的语言,提炼了关于子女就学、创业平台等方面的‚六盼?建议。
三是守住匠心,以“翻篇归零”的精神再出发。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在时间面前常需要‚自动清零?,今年采编了好
信息,信息获得采用和批示,不代表下一年信息就能编得好。由于社情民意信息时效性强,一旦发现线索,不及时调查,不及时成稿,不及时上报,也就时过境迁,很难产生实际效果,再加上本职工作一忙,思想稍微一放松,就存在滑坡的情况。总之,每一年的社情民意信息都是‚从零开始?,只能持续学习,保持状态,不以过去的成绩沾沾自喜,不以未知的领域心存恐慌,始终擦亮火眼金睛,真查真问,练好笔头子功力。对发现的信息线索或对于有重要意义的选题,善于深耕细作,举一反三,拓展采编的广度和深度,比如关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是一个关系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课题,也是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关键之一,这其中有很多值得关注的重点、难点和亮点,我们可以坚持选一到几个点,深入学习、调查研究,一定能提出好的建议。讲话是语言的艺术。深刻的思想,明确的主张,都是通过语言体现出来的。同样的思想,用不同的语言来表达,效果是截然不同的。语言的艺术性高,听众都爱听、记得住、能入脑,给讲话稿增添活力、给领导增添魅力。有的机关干部写领导讲话稿,往往语言枯燥乏味,句子又长又拗口,领导讲起来没有劲,群众听起来没有味。改变这一状况,应重视语言运用的‚三个做到?:
一要做到‚准中见活? 我们一定要有这样的意识,领导讲话稿不同于文艺作品,基本特点是真实,不允许任何虚构和夸张。常讲‚事实胜于
雄辩?,就事实本身来说,它不能代替‚雄辩?,但‚雄辩?总是以事实为根据的。在讲话稿中,主题是灵魂,事实材料是骨肉。离开准确的事实,讲话就会成为空洞、虚幻的说教。总之,领导讲话稿的语言运用,‚准?始终是第一位的,‚活?是在‚准?的前提下的‚活?,两者次序不能颠倒。为此:
一是讲话稿运用的事实一定要准确无误。作为领导不可能事事都去亲自调查了解,从对事业、对领导、对工作高度负责岀发,起草者对讲话中运用的事例,每个细节,包括数据、时间、地点、人名等,都必须搞得十分准确,每一个情节与客观完全一致,而不能有任何夸大缩小。任何未经核实、主观臆测的东西,绝不能出现在领导讲话中。朱错基在上海工作期间,有一次作重要讲话前的调查研究,一位局长向他汇报说,他们局这个月大概比上个月增产百分之五到六。朱铭基听了立即打断他的话:‚局长同志,究竟是百分之五还是百分之六?是百分之五点一还是百分之五点九?为什么不是准确的数字,还要加什么‘大概’‘也许’之类模棱两可的话。凡是统计数字,一定要十分精确,是多少,就是多少!?语气严厉,不留情面。此后,下属的所有汇报材料,都很注重事实准确和数据精确。
二是要学会从‚总和?和‚联系?中把握好事实。列宁说过:在具体历史条件下,一切事情都有它个别的情况。如果从事实的全部总和、从事物的联系中去把握事实,那么,事实不仅是‚胜于雄辩的东西?,而且是证据确凿的东西。
如果不是从全部总和、不是从联系中去把握事实,而是片面的或随便挑出来的,那么事实就只能是一种儿戏。这段话讲得非常深刻,一些年轻的机关干部常常犯‚管中窥豹?的认识偏差,写出的文章片面性大,问题往往就出在这里。我们在运用事实时,不能搞事例的堆砌,更不能用个别代替一般,那种简单的‚观点加例子?的写法是不够科学的写法。典型事例的运用,关键是要有代表性。一定要在占有大量真实材料的基础上,作科学概括和量化分析,从全部‚总和?及‚联系?中去把握事实,在事实与论点之间架起一道理性认识的‚桥梁?,真正揭示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三是要善用通俗化形象化等方法。讲‚活?道理不少领导喜欢脱稿插话或即席讲话,讲的虽然寥寥数句,会场效果往往很好。为什么?因为这些个性化的语言,不但针对性特别强,而且通俗、形象、鲜活,使人产生亲近感和可信感,与会人员耳朵都竖起来了,听得进、记得住。以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为例。这篇讲话写于 1941 年,当时在场听众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都相对比较低,所以通俗化就成为这篇讲话最大的语言特色。整篇讲话运用了许多群众喜闻乐见的俗语,如:‚闭塞眼睛捉麻雀?‚瞎子摸象?等,特别是‚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语言形象,说理性强。既容易让干部群众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又为他们今后的努力指明了方向。其中一段话是这样讲的:‚这两种人都凭主观,忽视客观实际事物的存
在。或作讲演,则甲乙丙丁,一二三四一大串;或做文章,则夸夸其谈的一大篇。无实事求是之心,有哗众取宠之意。华而不实,脆而不坚。自以为是,老子天下第一,‘钦差大臣’满天飞。这就是我们队伍中若干同志的作风。这种作风,拿了律己,则害了自己;拿了教人,则害了别人;拿了指导革命,则害了革命听这样的讲话,可以说如沐春风、如雷贯耳、如醉如痴。这是一篇用通俗化语言将道理讲深讲活的不朽之作。把一些抽象的、概念化的内容加以形象化处理,往往能收到出奇好的效果。请看一篇就职演讲:‚同志们:省局把我交流到抚顺,我坚决服从,能熔入你们的火炉,我感到荣幸,但要说明:×产的这块煤,灰分肯定不少,尽了努力,热值不一定很高,靠大家帮忙了。来这里主持工作,随手带了三件东西:第一,我带来了一只碗。平时,碗口总是向上,什么意见都能装,一定广采众议,悉心听取;形成了决议碗口朝下,包括我在内,谁也不能轻易再翻动——要实行集中指导下的广泛民主,在广泛民主的基础上的最大集中。同时,还要用它装满‚水?,举起来,大家看端得平不平。第二,我带来一张纸。决不用它打收条、打欠条,我要用血汗写下今后的历史,交上合格的答卷。第三,我带来一颗心。除了布置工作和检查工作,大家就是同志朋友的关系,手足之间以诚相待。我要用自己的心换同志们的心……?这篇讲话,巧妙地借他物寓以深刻的意义,构思新颖,特色鲜明,不落俗套。‚×产的这块煤?,这是自比,寓自己不是‚闪闪
发光的金子?的含义;把抚顺商检局比作为‚火炉?,寓有能锻炼人的含义;‚灰分肯定不少,尽了努力,热值不一定很高?,这里寓有自谦的意思。‚来这里主持工作,随着带了三件东西?,‚一只碗、一张纸、一颗心?,表达自己履职尽责的态度、准则和决心,有新意,吸引力强,自然得体,值得学习借鉴。
四是要借助其他语体和手法丰富语言的感染力。在交叉、横断学科不断出现,人们的知识结构发生变化,文化素养和审美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大家对领导同志的讲话要求也随之提高,那种干巴巴的说教越来越没有影响力。因此,讲话的语言也要突破公文语体的局限,更多地向政治语体、文艺语体和新闻语体等汲取营养,有的可以借鉴,有的可以直接‚拿来?。古人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领导讲话虽然不是文学作品,但同样可以写得有文釆,有感染力。温家宝的重要讲话,对一些史料和先贤的名言信手拈来,给讲话增色不少。老舍先生曾经说过:‚我写文章,不仅要考虑到每个字的意义,还要考虑到每个字的声音。不仅写文章是这样,写报告也是这样。我总希望我的报告可以一字不改地拿来念,大家都能听得明白。虽然我的报告作得不好,但是念起来很好听。让句子念起来叮当地响。好文章人家愿意念,也愿意听。?叮当响的语言,仿佛大珠小珠落玉盘,形成优美的旋律,而这也正是讲话所需要的语言美。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