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短文听写技巧
发布时间:2017-01-20 来源: 短文摘抄 点击:
英语短文听写技巧篇一: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短文听写题型破题技巧
中国知名教育品牌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短文听写题型破题技巧
来源:文都教育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短文听写部分在教育部题型改革之后,单词占7个左右,词组或短语占3个左右,单词和短语交替设置,整体难度下降了。但是,在题型难度下降之后,我们该如何以更高的成绩来拿下这个题型呢?今天,文都的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听力辅导名师团队将为大家带来最实用的短文听写解题技巧,希望能住帮助考试在平时的练习及真正的考试中,取得良好的成绩。
首先,考生要学会通过卷面文字捕捉信息,找出线索,了解文章主旨。听写材料多为说明文,这一体裁的文章具有主题突出、条理清楚、层次分明、语言简洁、逻辑性强等特点。文章的开头或段首多半有主题句,之后的段落和句子都是针对主题句展开的。考生应该利用一切机会浏览短文,尤其要专注主题句,根据主题句来预测文章的发展线索和大意。一般来说,听写的文章都具有一致性和连贯性的特点,考生通过浏览文章总会搜索到一些有参考价值的信息。
其次,听、写要结合,这样才能做到双管齐下。第一遍全文朗读,要求考生注意听懂文章大意。由于在听录音之前考生已经预览了卷面文字,对听力材料有了大致的了解,因此,在听第一遍录音时,考生可以填写一些简单的单词和词组。在听第二遍录音时,应该能完整地记录剩下的单词和词组。
再次,考生应该学会巧妙地使用缩略语。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记录下更多的内容?使用缩略语是必须的。当听写的单词较长或者为词组时,可以在第一遍听录音时先写下单词的前几个字母或词组中的某个词,听第二遍、第三遍时再将其补充完整。这样做既省时,又高效。
最后,考生在填完所有的空格之后,要注意检查、核对内容要点。第三遍朗读是供考生进行核对使用的。核对是最后必不可少的环节,考生应抓住时机弥补前两遍听录音时所忽略和遗漏的内容,进一步修改和完善自己的答案。在核对时,对于一些空缺,考生仅凭辨音难以准确地判断出其为何词,此时考生可以从上下文语法和语境等多个角度去推测、分析和判断,最终正确地拼写出这些单词和短语。
英语短文听写技巧篇二:英语听写的训练方法
一、听写 根据选定的材料来进行听写,关于听写需要注意的是 1 、先将听力材料先听一遍或几遍,看看自己能听懂多少,再听写。复读听写一般以5-8秒的短句为单位,5-8秒短句实际是机械记忆音节,超过10秒音节太多,只能理解记忆. 不利于听写。 2 、遇到听不出来的单词,尽量查字典,实在没法了,才对参考文章。这样主要是为了增强辩音能力。同时也是为了增大声音与脑子反应之间刺激强度。 3 、工具:一定要使用复读机或复读软件(针对具有微机的朋友而言)。如果使用复读机听写,建议结合《听音查字词典》来听写,该书能够极大的增强您的猜字能力。当然英汉词典或电子词典也是必须的。如果是使用听力软件,则建议使用听力查字字典的电子版。同时结合金山词霸等软件。这样可以提高听写的效率。 点击收听声音文件:(2003-03-24-1930) 产生的文件为听写纪录。 形式如:0324Special1930听写记录。 (包含错误)British Prime Minister Tony Blair says coalition ground troops are pushed withing 100 kilometers at Baghdad. He told parliament monday that after two hours Iraqi Leader Saddam Hussein were at what he called a critical moment. He said that British and American troops are close to the town of Kerbela, and will soon meet with Iraq's Republican guard. Mr Blair said he expects the Iraqi guard to put up strong resistance. Military experts say they fast movement north by coalition forces has striked out supply lines and let the troops open to Iraqi attacks, However, Mr Blair says the coalition goal is to reach Baghdad as soon as possible. 篇幅:109 词。 语速:105词/分 (1'04'')听写: 4遍。 0.5小时 二、对照对照的前提是实在是听不出来了。这样通过参照标准文稿就可以从自己的错误中学到很多知识。对照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的一个环节。 其具体操作可参考下面的做法。 (另外,供参照的文稿如下:)British Prime Minister Tony Blair says coalition ground troops have pushed to within 100 kilometers at Baghdad. He told parliament Monday that efforts to oust Iraqi Leader Saddam Hussein were at what he called a critical moment. He said that British and American troops are close to the town of Kerbela, and will soon meet with Iraq's Republican guard. Mr. Blair said he expects the Iraqi guard to put up strong resistance. Military experts say the fast movement north by coalition forces has stretched out supply lines and left the troops open to Iraqi attacks, However, Mr. Blair says the coalition's goal is to reach Baghdad as soon as possible. 1 、错误总结和分类:包含语音类,语法类,拼写类等 (1) 语音:如:Two->To, Let->left, withing->within, they->the, after->efforts。 (2) 语法:如:Are pushed->Have pushed (3) 拼写:如:monday->Monday, Mr-> Mr. (4) 增漏:如:have pushed within 100 kilometers at Baghdad.-> have pushed to within 100 kilometers at Baghdad 2 、整理生词。 (1) Stretch:To lengthen, widen, or distend: Military experts say the fast movement north by coalition forces has stretched out supply lines and left the troops open to Iraqi attacks. (2)Oust:To eject from a position or place; force outHe told parliament Monday that efforts to oust Iraqi Leader Saddam Hussein were at what he called a critical moment.: 3 、统计错误率。语音5, 语法1,拼写2, 增漏1,生词2。 共计:11 错误率: 10%。 三、译背译背主要是为了锻炼口语,翻译能力,同时也是更好的消化听写的内容,其具体操作可参考下面的做法 1 、将听写材料翻译成中文。 2 、将译文翻译成英文。 3 、对照(英文)无误后,一次一次翻译背诵。 (看着中文,背诵英文) 4 、朗读课文,追求流利。 最终产生的文件有第一次翻译的英文,与标准稿比较,标出错误。这样就可以提高翻译能力。 再有 ,既然英语听力训练的过程是一个特殊的基于记忆的特殊技能训练过程,那么我们就要要x于运用一切记忆的规律和记忆的方法。事实证明循环记忆是一种非常科学的记忆方法,如果是循环学习,那么每天的听写材料最好定在1分钟到2分钟之间,这样可操作性比较强。每日的进度可以用表格法:例如:第11天 第12天 第13天 第14天 第15天听写lesson11 听写lesson12听写lesson13听写lesson14听写lesson15译背lesson11 译背lesson12译背lesson13译背lesson14译背lesson15译背lesson10译背lesson11译背lesson12译背lesson13译背lesson14译背lesson9 译背lesson10译背lesson11译背lesson12译背lesson13朗读L5,6,7,8 朗读L6,7,8,9 朗读L7,8,9,10朗读若干天为一周期,持之以恒必有小成。 这个方法是我们网站的听写实践者总结出来的公认为有效的听写法。我这里只是总结了他们的思想。大家如果觉得可操作性强,就可以用来英语听力训练。最后 ,给读者的提几点忠告: 1、要有一定数量的精听做基础,才能泛听,要不容易走弯路 2、对于初学者,由于听写的是简单材料,所以即使是听不出来的单词也是曾经接触过的,因此有回想的可能性,但是到了中高级的听力训练阶段,听不出来的单词本身就是自己从来没有接触过的,再用听写法去“硬听”,就显得效率非常低下了,所以在该阶段建议大家结合大量的阅读训练,尤其是快速阅读训练,一则给自己储备“可回想”词汇,二则也提高对较难材料快速理解反应的能力。 3、为了让自己训练的技能得到巩固,应该有规律地去英语角训练。记住,英语角里您得到训练的绝对不仅仅是您的口语。 4、应该结合泛听,对于初学者,要特别注意泛听的材料要选择比精听简单的材料。别为根本听不懂的泛听材料浪费时间。要相信功到自然成。 5、用科学的学习方法,把学习过程分割为一个一个小过程,应用表格或其他方法约束自己科学学习。 6、坚持。在自己的听写错误中进步。 1、我所用的书是外文出版社的《生活英语情景口语100主题》修订版+《商务英语情景口语100主题》;
听写方法:(1) 听一句——动笔写(写不出来再听一遍,最多3-5遍)(2) 找weakness——回原文对照——划出关键词或weakness(3) 听第二句(重复第一句过程)????????(4) 听最后一句(5) 全文统一听一边(抓关键词;寻找主干脉络;适当note-taking)听写要求:(1)请大家听写完再看文字答案(2)对照文字答案时,找出未能识别出来或者识别有误的地方并用记号标注出来(3)听写完的内容自己总结(不熟悉听觉的单词;关键词)(4)听写是一句一句的听,对于句子短的可以两三句合并,大家自己把握(5)最好只给自己三遍的机会来训练自己的听觉存储力(6)听写所推荐的软件请在论坛里下载(7)更有效的听写不推荐非要把每一篇文章听写完
之后再对照文字答案,这样对于很长的文章来说,听觉模糊的或未识别/识别错的地方已经印象模糊,故不能更有效果的从听写中得到你的weakness(8)我会针对文章的长度进行切割,把文字答案切割成小的part以适合每次听写,按照跟贴的顺序完成大家的听写。比如:先听写第一楼;再第二楼;??以此类推其他:(1)听相同的文章的提高是有局限性的。因为你在反复的过程里已经不再痛苦了,也就没有更多的进步了。(2)建议是:对于听写完的文章可以反复跟读。反复跟读同样的文章的收获会比每天跟读不同文章的收获巨大。我只是一个不坚定的逆向法实践者,因为懒嘛,至于效果,呵呵,效果确实不错!若问不成功的原因,很简单,因为我坚持得不好,我遇到的困难也是大多人的最大困难,就是很难坚持到底! 第一,选择听力材料要符合个人实际水平。太难或太容易都不好。(你可以听懂百分之六十以上的材料,我选择的是西安外语学院的英语新闻听力,上海海文出版社的标准美语听力,北京外语学院的中级听力和高级听力。另外还从网上下载了BBC/VOA等时事新闻节目。)第二,反复听十遍还听不清楚,就要查对原文,以便搞清问题出在那里。有针对性地学习。(材料最好要有标准文字说明,以便对照,免得胡乱猜测,起步阶段一定要结合教材和文字说明学习。不要机械地模仿钟教授,如果你感觉仍然太难,就需要重新选择听力材料,减少难度,增加自信心。这个阶段会遇到许多困难,随时可能失去信心。)第三,练习完整地听懂一句话之后再默写。第四,大声跟读。可以边看着记录稿,边跟播音员朗读。并把自己的声音录下来,纠正语音。(很多人在这点上犯错误,太懒。或者羞于开口)第五,练习精听的同时,加大泛听练习。选择完全新的材料,只听一到三遍,掌握大意即可。同时养成每天坚持听英语广播的习惯。(泛听材料是海文出版社的标准美语入门,VOA的慢速英语;北京人民大学的英语绿地,美国ABC电视新闻,以及各种有兴趣的听力材料。我对于泛听比较重视。先选一些比较容易的材料,练习一遍全部听懂的能力;再坚持听比较难的广播电视新闻。) 第六,逐渐培养一遍听懂的能力。只在特别难的地方才用听写法。(这是逐渐培养出来的,没有说是一开始就用这个办法)第七,加强阅读练习。选择有一定难度的阅读材料,练习快速阅读。遇到生词查英英词典。特别注意阅读网上最新的英语背景新闻,以便听的时候减少难度。第八,练习写作。可以把听过的内容用自己的话写出梗概。另外多练习用英语生词造句。(可用口头复述练习)第九,练习汉翻英。最好找一些有标准译文的材料,先自己翻译,再对照范文学习。特别注意把握英语与中文之间的微妙关系。(新概念就是很好的练习资料)第十,每天保持相当量的练习。只有练到一定的数量,才能在大脑中构造一个英语区。以后再说英语时就不会出现英汉互相干扰的问题了。说一个人从没受过专业训练(大概是一般高中生或者非英专大一大二的水平)到能听懂正常语速的英美人说话,最快两个星期就能做到,当然每天要精听8小时以上。 不过我觉得每天8小时太变态了,哈哈,反正我坚持不下来。每天精听1~2小时,坚持2个月左右,肯定会有提高。关键是坚持坚持再坚持。听力训练一定要保证连续性,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话效果会大打折扣。我一开始,英语程度也就是6级,但是经常锻炼口语,所以交流很流畅.这是我惟一的优势,其他的,没有工作,计算机专业,看来都不是什么好事情.可是我有着很多人没有的一样东西. 那就是坚定的毅力.这样是我后来能够成功被录取的最重要的一点.从那年1月开始,我认真准备,但是当时对于高翻没有清晰的概念,所以很幼稚的觉得,把一套新东方推荐的60篇文章背诵下来,然后背诵GRE词汇就可以解决问题了.结果,大概一个月之后,发现语言运用能力的确有所提高,但是要是参加考试远远不够,因为那时候开始接触<经济学家>,发现根本看不懂.于是在网络上疯狂的搜索和高翻相关的内容,论坛,网站,blog等等,也开始获得了大量的信息.其中几个重要的网站在这里推荐一下:如果你还没有认真的看过经济学家,那考高翻就太困难了,经济学家师一定要看的,而且最好每天都看几篇.经济学家中国: http://ecocn.org/forum/index.php如果你要考北外,那么究一定要经常到北外专门的校内网去看看最新的消息,还有很多牛人在哪里发帖,北外星光: /这些是主要的一些论坛,接下来我说自己的努力过程的时候会提高他们的用处为了能够清晰明了的说明我自己的努力过程,我把自己针对每一个考试所必需掌握的技能,进行的练习列出来:英语基础------中英互译新概念3,4册, 新东方精选60篇文章,张培基散文50篇,实用口译教程全部,现代汉英口译教程, 现代汉英口译教程练习册,然后熟练背诵,这一共7本书!其实还有很多其他的我背诵了只有2-3遍的,就不想提了.这些书腰背诵至少3-4遍,我自己背诵了大概有10遍左右,之后总结当中重要的,自己不熟练的句型,词组等等,要针对自己.听力------这个是我自己感到最重要的,为了锻炼听力,我找到了普特论坛,并且严格的每天跟着一起训练,方法大家都可以在论坛上找到.每天听写BBC,因为voa太简单,大概一个月左右就可以完全听懂. 所以我一直坚持精听BBC直到那年9月份,我找到了一个软件,可以把音频变速,叫做NV player,大家搜索,可以找到并且免费下载,其他的软件我也尝试了,但是基本上都还是声音会失真,但是这个软件只会加快速度,声音不会失真.之后我开始把BBC变速听,变到1.1,1.2,,,,,最后倒了2倍速,你听起来这个变速可能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但是当你真正的用这个软件开始听的时候,才发现,就算是从1.1跳到1.2你都会有很多东西突然间就听不懂了,与此同时,我还每天下载联合国网站的会议现场和白宫的会议现场,不断的变速听,而且普特论坛上又各种各样的材料共我选择,我也在不断的精听,精练,倒了10月,我开始精听BBC2倍速,同时开始了我正式的同传练习,是的,我已经可以进行同传了,不过都是同传UN的现场,还有白宫的现场,每天都是一个小时左右,大概过了一个月,我开始同传voa新闻,新闻的同传,在同传界是一个忌讳,也就是说没有人去做新闻同传,因为信息集中,密度大,速度太快,挑战太大,但是我很勇敢的接受了挑战,并且开始坚持每天同传新闻,因为我发现UN会议和美国白宫的会议太简单了,我每天都会把UN 和美国白宫的会议现场变成2倍速来做泛听,基本上一次就可以听懂了.后来我曾经尝试一次在安南进行的联合国的演讲录像,直接进行同传,基本上对我来说就是放慢镜头!每次听2倍速的作用就显现出来了,因为最后我发现基本上90%的安南演讲内容我都同传出来了.在此期间,我不但坚持锻炼同传新闻voa,并且开始尝试加速同传,也就是把新闻变速到1.3倍速同传,这个的确非常又难度,但是我还是克服了,这需要很多的勇气还有毅力,很多人会问我,你怎么又这样的动力,我说,他们都源自我的梦想,一个心中的梦想,希望能够成为一个语言运用自如的人,运用自己的天分非常自如的人.于是,渐渐的,我到了12月份,已经可以同传voa新闻的1.5倍速了,这个是
非常难的,因为速度很快,而你有必须要同时传译,但是这些都造就了我非凡的反映速度,还有我稳定的心理素质,因为,现在我听人们说话,就真的好像在放慢镜头一般.而且12月份的时候我也开始同传cnn,也是1.5倍速,以及npr,但是bbc我还从来没有尝试过,因为bbc我一直都留给自己做每天的精听在后来,voa的同传我就变速倒了1.7倍速了,但是这已经是今年的事情了.并且开始进行新闻的记忆,也就是新闻播放并且同传结束后,尽力的会议全部的大概内容,有的朋友可能会说,新闻简单,容易记忆,练习短期记忆还是应该用会议记录,但是我不这么认为,5分钟的新闻可能很短,但是你知道么,这里面往往包括7-8有的时候10个主要事情,而且相互没有联系,如果你能把每件没有联系的事情都记住,那么你记住会议内容会更加简单容易,看到这里,有的朋友会发现,我这个人有些变态,听力听2倍速,记忆非要用新闻练习,,,,pervert!是的,朋友们,如果你看了很多书,很多自传,你会发现,这个社会里面有所成就的人,基本上从一个角度来说,都是变态,或曾经做过一些变态的事情.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不是变态,这是执著,这是热爱,这是激情.我有一个同传的朋友,在外交部作同传很久,一次跟我聊天听说我听2倍速,立刻就蹦出来一个pervert! 我笑了笑,没说话.因为我很少对人说这是我的梦想,我什么都可以付出到了现在,我听任何材料,只要没有陌生词汇,就一定不会又任何障碍,甚至在面对5个欧盟口译司的考官的时候,我有些紧张,但是他们说的英文,即使我紧张的时候,也是让我如缕平川.这就是我的目的.你还记得很多人平时练习的很好,到目前我看了一些有关快速听力的书籍,发现其实2倍速并不是速度的极限,2.5倍速才是,因为2.5倍速是人的听力速度反弹极限,也就是说,经常练习2.5倍速,再听1倍速,你的听力不会回到1倍速.可以继续保持.所以我目前一致在练习2.5倍速的bbc听力.我也希望如果你真的想从事同传行业,请多投入一些,短期记忆比较容易的是叙事类的,也就是上外和北外复试会考的内容,但是会议内容是不好记忆的,因为有很多数字,很多分类,都需要笔记,而全国三个大型的同传专业考试当中,只有欧盟口译司的这个考试全部都是会议内容,而且数字,年代,月份都非常清楚,当时我摊上的就是一个核问题,所以平时多练习新闻的记忆显得尤其重要.这里就说到笔记的问题,我练习笔记,只用了一本书<实战口译>,林超伦的,全书练习了大概5遍左右,每次一个小时练习一片文章,倒了最后能够基本上进行1.7倍速的播放,同时自己记笔记,但是这里我有一个缺陷,就是局限于书本的模式,每次都是记笔记一分钟长短,这是很要命的,因为欧盟口译司的考官实际上要考察拟的真实能力不会拘泥.我这次考试就吃亏在这里.可是,夺亏我平时练习2倍速听力精听和泛听很多,所以给了我很大的自信心,而且毕竟,我练习笔记都是用的1.7倍速,所以她用常速朗读的时候,时间虽然长了一些,我最后还是表现不错.所以,大家平时还是要多练习其他一些长的内容.具体技巧就是书里面所提高的一些方法,严格的按照步骤来,练习就会有效果.这些就是有关听力的大概情况,实在太多,无法一一想起,只能叙述这些新闻和杂志--------新闻的理解,记忆很重要,我背诵了大概有100-200篇VOA,和BBC新闻,非常熟练的,<经济学家>大概也背诵了有100篇左右,这些对我理解新闻和杂志很油帮助,背诵之后你会发现,其实新闻的框架基本类似,二杂志业基本上文章都大同小异.你可以翻译,但是这会花去大量的时间,不过这个翻译很好,我曾经坚持了大概3个月左右,每天都翻译1篇文章,但是后来放弃开始转入直接视译,这个大大提高了我的阅读速度,而且我自己理解更有效,也懂得怎样把复杂的语言转化为简单的语言让自己理解更容易.所以我现在视译的能力非常好.在阅读经济学家的同时,我建议大家要注意积累每一个你不熟练和不知道的词汇,这些都是考日积月累的,想要依靠GRE或者其他的解决问题很难.我每天都积累很多词汇,最后会复习.一直到现在还是如此.词汇---------这也是我最喜欢的一部分,为了增加词汇,我背诵了很多词典,GRE词汇我背诵了自己都不知道多少遍,反正基本上每个周末都会复习一遍,背诵词典事很枯燥的,这是对你的毅力的考验,我第一次背诵GRE,用了1个星期,酒背完了,之后每周豆复习一次,现在基本上6个小时就可以全部背诵一次,不是看,而是背诵.说明我已经非常熟练了,为什么要这样?我听写新闻第一次飞跃就是因为GRE词汇,所以有很多词汇都猜出来了.还有一个是新闻分类词汇,大家可以在北外的书店里面找到,12块钱,大概有2000-3000词汇,这个简单,但是只要背熟练,基本上听新闻不会有障碍,但是全部让你写出来可能还是有问题.另一个词典是口译词典,这个词典对中英翻译很重要,英美报刊词汇,大概有10000词汇,全都是新词汇,这个也要背诵熟练,托福词组,这个是很有用的,尤其是词组的扩充,美国口语词典,对于更好的理解经济学家和口语能力的提升,理解英文文化大有帮助.上面的都是很好的词典,每一个我都熟练背过,中英,英中,交替背过.而且经常复习.背诵词典事很枯燥的过程,你常常会遇到很辛苦的时候想要放弃,这个时候我要告诉你,之所以很多人无法成功,就是因为跟你一样倒了这个最关键的时候软弱下来.究竟是否坚持,关键在你.等你倒了下一次软弱的时候,你要告诉你自己,实际上会有另外几个人跟你一样优秀,克服了第一层阻力,但是也一样倒了这个时候,很难坚持,是否坚持下去,决定在你自己,如此一次次鼓励自己,,,,这不亚于背诵文章,关键在于你是否喜欢这个行业,如果只是看到了高薪,我想你实在浪费时间,有一天你会后悔自己花了这么多时间作自己不喜欢的事情,而且到最后因为你不喜欢,你很难做好!这一年,我基本上没有休息过,所有的节假日,我都用来突击单词或者词典.周末都是背诵gre单词或者其他的词汇.每天基本上都是18个小时的学习时间.早上6点起床跑步锻炼,打太极拳,这些很重要,保持身心健康晚上12点准是睡觉,吃饭等等都是准时准点的所以这一年我没有生病过.我简单的叙述了我做的考试准备,接下来就是需要接受检验了,其实北外的考试证明了我做得准备有充分的地方,也有不足的地方.北外的考试里面,我得总分过线了,英文分数也很高,但是,我得政治差了2分,结果可想而知,我根本没机会进入复试,但是却被欧盟口译司看上,并且录取了我,我曾经发其实真正的内幕却是倒了今天早上我给了老师电话才告诉我.初试当中,有两部分,一个是笔试,一个是口式,口试包括中英英中交传.当时由于我不知道口试会直接考交传3分钟录音,很紧张,竟然把英中交传做成了复述!!! 我很快做完之后,拿掉了耳机,听到周围的人说中文,立刻就傻了!!!!!!!!!完了,脑子里面第一个年头就是完了,没戏了,彻底没戏了,但是仍然强制自己镇定下来,结果中英交传还好,但是毕竟受到了影响,接下来的笔试之后,我就很快第一个就交卷,找到了老师,说明了自己的情况,但是他说,不可能让你单独再来一次了.等通知吧. 没想到等到了几天之后,竟然真的接到了复试的通知,当时的喜悦如同这次知道复试通过,由于特别兴奋,我还了现场做会的时候,发言人说话结束,可是她却紧张的说不出话来? 就是因为平时的练习要超量,倒了现场才能抵消紧张带来的负效应. 布了一个帖子,说明我考试的过程,http://jackyhuang1112.blog.hexun.com/9133481_d.html
特意问老师,老师,您还记得问我么,就是那个考是第一个结束后就找您的那个学生,他说,呵呵怎么不记得,你是所有考生里面唯一一个把传译做成了复述的人,不管你是谁我都记住了,我听了也心中一紧,感到万分庆幸,我想,还是由于自己笔试得成绩不错,而且语音不错,才给了我这个机会进入复试.复试的时候的情况,和我后来告诉大家的有些差异.复试一共4论,自我介绍,即兴演讲,英中现场交传,中英现场交传.每一轮结束后,都需要学生出去,所有的考官一起评价,决定分数,这个就很人性化.后来我才打电话知道,我在前三论的表现非常好,语音标准,流利,反应迅速,对国际时政了解透彻,给考官留下了很好的印象,甚至到了第四轮考试的时候,轮到了我,那个给我出题的中国考官还小声问旁边的人,还有必要么? 看来的确有些低估自己的实力了,不过我并不骄傲,还有更多的事如果初试我就因为把传译做成了复述,而把我排除,就像我因为政治少了两分把我踢出局,我还有机会进入复试么???如果进不了复试,我还可能成为幸运者之一么?那么我下一年又会经历什么呢?我还会和现在一样精力充沛么?人的一生太奇妙了,也许真的很多事情都是命中注定的,时间会让我们学会成长,而现在我们也许只能接受一切2008-07-19 18:56:01 来自: 情教中人(民众不可以愚弄!) 我在印尼出差时,接到Heathcliff班主的短信,要我为“听力训练方法”版写一篇英语听力的学习体会。遵从班主的指示,这厢献丑了: 1,提高听力必须花费大量时间 我花在听力上的时间很多。大学刚毕业时,专门练习过托福听力,大约用了300小时。后来断断续续听过北外的中级听力和“高听”,以及VOA的SE。最近四年每天坚持听ST,平均一天听2小时左右。英语听力的提高需要量的积累,不花大量时间不可能有突破。 2,提高听力需要阅读、口语、写作、翻译等多项技能的辅助 学习听力不可能孤军深入。我在读大学和研究生其间,花了许多时间阅读英文原版专著,有些课程(宏观经济学、大众传播学、西方文学等)基本上是读英文原著,还利用业余时间翻译过一些资料。由于积累了大量词汇,并熟悉了英文表达方式,为之后的听力练习打下基础。另外,要多练口语,多写作、多跟读。我感到自豪的是,由于平时努力,每次重要的英语考试,如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入学英语考试,我都能在不精心准备的状态下,取得好成绩。 3,提高听力必须有相应的词汇量 我上大学时背过“英语8000常用词”,也背过小型英语词典。并把记忆单词和日常英语阅读结合起来,加强词汇基础。我在英语学习的起步阶段就接触英英词典,练习用英语解释英语。从而提高了语感。这几年我的词汇量基本稳定在一万以上。 4,听写是个好方法 听写的一大好处是可以帮助我们识别语音。只有听准了英语语音,才能把正确的词句记录下来。长期坚持听写,能培养对英语语音的下意识反应。开始学听写很难,可从SE练起,逐渐过渡到ST。最重要的是辨音能力,要提高耳朵的敏感性。这属于物理性练习。没有辨音能力,一切将无从谈起。 5,坚持精听 有了一定的听力基础后,可练习精听。每次只听一句话,但一定要听懂。先听简单的话,在听长句、复杂句。开始要听许多遍才懂,熟练以后可以一、二遍就懂。接下来,练习听几句话,听段落,也要求一、二遍完全听懂。由于精听是完全靠耳朵听懂,而不是参考记录文本,因此对提高听力理解力很有帮助。所有听力练习的目的都是为了提高听解力。听写只是手段,不是目的。到一定程度以后,应减少听写量,更不能依靠听写记录文本去理解。 6,高质量的泛听 泛听可以提高一次听解的水平。听的时候,应保持心态放松,只管一路听下去,不必纠缠个别生词和难句。要求快速听懂大意,对某些细节和难点,可在第二、第三次听时搞懂。泛听材料不要太难,生词量不要太多。 7,主动听一些具有挑战性的材料 科技报道、医药卫生报道、采访实录等比较难懂,可以有选择地听一些。敢啃硬骨头,再听一般性报道,就有了轻松感。 8,下意识的听力练习 在睡觉前听,完全放松地听,有利于形成英语下意识,有时在睡梦中也能理解耳边的英语。不要强求每句话都听懂,在模糊状态下也可以积累语言感觉。 记英语单词的方法有许多书介绍过,可以参考。但前提是硬记,必须死记住6000以上基本词汇。然后再采用前缀、后缀、词根等方法,扩大词汇量。我曾用毛笔把常用词抄在挂历上,一抬头就看得见。背单词时大声发音,记住拼写规则。如果一词多意,就把最常用的意思重点记住,以后逐渐扩大对词意的了解。 有了6000词做基础,就可以经常使用英英词典了。遇到单词查英英词典,通过原汁原味的语言解释了解生词,可以很快找到语感,特别对准确理解英语有好处。具备了使用英英词典的能力,学英语才算真的入门了。但做到这一步很不容易,需要下苦功。 一遍听懂是一个很高的要求。其训练方法同听写不完全一样。 听写的目标很单纯,就是听音记词。有时意思完全没有听懂,但仍可以把词一个个记录下来。但是一次听懂不同,需要一遍就能把主要意思听明白。是听懂,而不是通过记录文本读懂。 训练一次听懂需要从听写起步,经过精听、泛听逐渐培养抓大意、抓细节的能力。 听一篇材料之前,先设想几个问题,带着问题听比无目的听更有效,可以训练听英语的方向感。听的时候抓住一段完整地听下来,不要被个别词句打断,尽量抓大意。不懂的地方,听第二、三遍时再补充。许多专业英语翻译在工作中有时也只能抓住主要意思,而无法顾及所有细节。 遇到生词不纠缠,有利于保持良好的心态。听英语的心态很重要,不骄不躁,平和稳定。有时,心态不好会严重影响水平的发挥。明明可以听懂的东西,因为心态不好很可能听不懂。聚精会神,却不紧张慌乱,把能听懂的地方都听懂,尽量发挥应有的水平。 从学会听写进步到高质量的泛听,需要改变学习侧重点。听写时注意力集中在单词上,需要认真辨音;训练一次听懂则把聚焦点放在整个段落上,不必计较每个词的发音。有时,单词的声音虽没有听清,但整句话还是可以听懂。要有“志在得千军,而不在得一将”的大气,才有利于培养一次听懂的能力。 最重要的是有快速反应能力,听的时候不经过中文翻译就能理解。这不是一日之功,需要反复练习,打好基础。当听写具有一定准确性后,就应减少听写时间,集中攻克精听、泛听。不然的话,老是听写会养成一种习惯:一听英语就想用笔记录,离开笔就听不懂。这话可能有些极端,但的确需要警惕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 补充一点:除了辨音之外,培养一遍听懂的能力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大量阅读,尤其是快速阅读能力的提高。因为一遍听懂的另一个主要障碍在于快速的对意群的掌握,快速阅读对意群掌握能力的培养比较有效。另外大量阅读能够扩大自己熟悉的题材范围,这对听力理解也很重要。 快速阅读的确重要。一遍听懂和快速阅读有紧密联系。阅读的又快又准,有助于一次听懂;反之,听力水平提高后,又能促进快速阅读。英语的听说读写,各项技能是互相联系的。 训练一次听懂的另一种辅助情等着我去做,这些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开始.其实,认真想想,人的一生真的很奇怪的,如果这一切都没有发生呢?
方法是,利用每天早上醒来后的半小时、晚上临睡前的半小时、午睡前的10多分钟练习泛听。由于此时的心态比较放松,可调动大脑的浅意识对英语语音作出积极反应。 高级状态的听力是下意识活动。而听写和精听都是大脑的被动思维。被动思维的速度必然慢,而且磕磕绊绊。 没事时,尽量多听英语,即使听不懂也不要紧。由于有扎实的听写和精听基本功,只要耳边有英语声音,大脑就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活动。好像听的时候没有进行思维,实际上大脑仍会有积极的反应。久而久之,就培养了听英语的下意识。 要允许英语听力练习中的模糊状态,不必深究每句话的意思,也不必听懂每个词每句话,但必须保持同英语的长期接触。日久天长,就会“耳熟尔”。 做人和做事一样。做人事事认真,逼得别人避之惟恐不及,最后落得个孤家寡人。做人要宽容,不要水至清无鱼。听英语也一样,该听写和精听时必须精确,该泛听或下意识听时,就随他去。宽容自己没有听懂,宽容别人说英语有口音、讲得快、口齿不清。给自己一点稀里糊涂的空间,反而可以学会听力。千万别把做数学题的执拗劲一股脑地带到英语听力练习中,事事都要搞个水落石出,每个词的用法都要用形式逻辑研究一番,那样是学不好语言的。高级的语言活动是艺术,不是靠分析推理可以掌握的。在打好听力基本功之后,应该让大脑自由地运动,达到“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境界。 在没有英语听说环境的情况下,靠听磁带、收音机、上网学听力,的确是比较苦和枯燥的事情。我在没有亲身经历过听写、精听、泛听、一次听懂等艰苦练习之前,误以为只要英语阅读能力强,学会听ST最多只要半年时间。这几天翻阅四年前自己定的听力学习计划,发现我曾经想要在六个月里学会听CNN电视广播。这真是痴人说梦了。 只有经历过了,才知道是非艰辛! 一些朋友可能已经完成了SE百篇大战计划,听力肯定也有提高。但是能否做到一次听懂SE,就不好说了。 听力练习只是一种个人性的、被动的、单独的室内练习,而非真正的人际语言交流。即使经过大量的艰苦学习,也只是打个听力基础,实质性的飞跃还要在语言的运用中得以实现。我在国外期间,发现面对面的交谈要比关在家里听磁带容易得多。无论是说,还是听,都觉得直接交流可以激发大脑的活力。有些话很长、信息量又大,但是直接听老外说,并不感觉太难。到自己张口时,好像没有经过事前准备,很多话和词汇自动也就流了出来。有一次,我直接和国外的一位省长谈重要的工作,不知不觉一口气讲了五六分钟。老外见此,干脆让他的中文翻译离开了,说没有翻译更方便交流。其实,如果把老外说的话用录音机放出来,我还不一定可以一次全部听懂。 所以,练习听力不要太为难自己。听写也好、精听也好,都是打基础,是为自己的英语能力做储备。假如遇到实在听不懂、听不清的地方,就放一放。特别是听写,有些模糊的词句听写错了也没有关系,不必为了百分之百的准确率而苦恼。如果过多地把精力放在制作精品记录文本上,连一个虚词、一个人名、地名都不留死角,似乎就影响学习效率了。只要坚持天天听,到了用的时候我们的听力自然会派上用场。 学习听力的关键是要有毅力,坚持不懈。至于具体的读物和资料可根据个人情况决定。你可以买一本英语小词典,挑里面的常用词背。如果有单词的录音磁带更好,可参考学习语音。 阅读资料有很多,最好读一批英语简易读物,像《简爱》、《金银岛》等。把这类有2000-3000词汇的书读熟,就会对英语产生语感,也会对英语常用词有比较透彻的了解,特别是可以熟悉英语的一些表达法。这可以为今后学习中、高级听力打下基础。 前几天在美国Arizona留学的同学回国探亲,问及他3年的美国学习生涯,自然(转 载 于:wWW.ZHaoqT.nEt 蒲 公英文 摘:英语短文听写技巧)谈到了英语学习。我记得他出国前花了近半年封闭式学习,上过新东方,通过GRE,Toefl考试出国的。现在他可以无障碍地阅读英文报纸,听懂90%的原版电影以及正常的交流。他对我的学习方法感到吃惊,认为毫无必要。他坚持认为只要多听听英语歌,看看原版碟子就可以了。我再三解释:他的看法适用于有语言环境背景,而不适用于我们。“2500个单词足以应付日常交流”他反复说。听后,我觉得语言环境的影响力是巨大的,同时也觉得要达到日常交流的程度并不难。2年前有幸到欧洲技术交流,以我当时那么差的底子也可以和同行沟通和聊天,比利时人英语讲的不好,但是他们工程师的听力很好。晚上看cctv-9,我发现他也只能听懂大意,有些大意都听不懂,因为他不喜欢看新闻。但不能说他的听力差,只是应用和纯听力还是很有差距。所以,要实现我们自学的目标,出国者的忠告未必全信,因为背景不同。 在漫长的学习过程中,重点突破我们感兴趣的话题,然后再横向拓展。dale再三强调打基础,和我的想法不谋而合。这个基础不光是听力,而是综合能力。其实打基础不是那么枯燥,比如说学习SE,把一些典型的生词,句子记下来,常常诵读。听report或者feature时有所感时写写读后感,或者用自己的话总结一下。任何时候先通听1~3遍,了解大意时再听写。听写是拐杖,我们不希望一辈子拿着拐杖。还有,个人认为百篇大战结束并不意味SE过关,只是初级阶段的结束。还需要加大泛听力度以及听正常语速的材料。 最近运用逆向法学习新概念3,已经学了6课,越学越有意思。尽管没有多少生词(指听力生词,很多生词可以猜到),语法也不复杂,但总觉得每听一遍,读一遍总有收获。 很多时候总觉得没有好方法、好材料学习,其实有很多很好的材料只是视而不见。 有无英语环境,对学习英语的影响的确很大。像我们这样单纯用磁带学习听力,需要克服的不仅仅是语言上的困难,更大的是心理上的障碍。许多人之所以无法坚持听下去,就是因为没有直接使用英语的机会。也许,那些放弃英语的人,如果真有机会出国学习、生活,他们也会适应英语环境的。 我觉得,应该尽量创造使用英语的“人造小环境”。例如,每天坚持听ST/SE新闻,阅读原版英文报纸,就是保持同外部世界联系的一个方式。虽然通过中文广播、报纸也可以获得国际新闻,但是我们喜欢英语,透过原汁原味的语言了解原汁原味的情况,不是更好吗! 有时,我把英语广播当作音乐听。一方面能了解信息,另一方面可以欣赏到英语的韵律。 我们所处的是一个竞争的世界,培养个人优良的素质是适应外部环境的硬要求,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如果不能听说英语,实在说不过去。当我们参加一个国际会议,或是同外国人商讨问题,或者只是在学校听一个外国专家的报告,英语都是无可取代的。既有专业特长,又通英语,这样的人材不是太多了,而是很不够。 同许多中小国家相比,中国人的英语水平普遍较低。在别的国家,许多人是双语或多语。他们融入国际社会要比我们容易很多。特别是他们的政府官员、大学教师,其英语水平普遍很高,能说能写,阅读流畅。在专业水平同等的条件下,就因为我们的英语水平低,很多机会白白错过了。所以,同志尚须努力啊! 英语听力中有不少现象和音乐相似。比如音高、音准、音调、重音、辨音、节奏、音流等。没有好的耳朵,学听力比较难。至于说莫扎特音乐的频率和英语频率问题,我没有研究过,但凭常识判断,音乐旋律的音高决定了其频率赫兹。莫扎特的许多乐曲,音域范围和其他古典作曲家的作品大同小异。而人声的频率同器乐不同,男女声的频率也不同。即使
英语短文听写技巧篇三:英语阅读及听力学习方法
逆向忠言
2004-05-09 聂耳 普特英语 点击: 26559 逆向听力训练方法
在当今,英语学习的方法泛滥成灾,它们都有自己的优缺点,李阳的疯狂的优点是可以加强你的口语,通过背诵若干典型的口语句型,就可以举一反三的运用口语技巧,这个方法,呵呵,早在很早以前就被美国的CIA用来训练特工人员,我不觉得它有什么新鲜之处,但是的确实用,即使现在又出了什么沛沛英语,也是大同小异。如果你打算真正的掌握口语同美国人交流,就必须摆脱庙堂式的学习,多背诵句子。
而钟道隆教授的逆向法首先给人以帮助的是他的英语学习精神,我想缺乏了这个学习精神,而来谈什么英语学习是浪费时间。钟教授提倡的听写法的确可以提高人的听力水平这是无容置疑的,而且他提倡的背诵优秀课文是提高你的写作能力的最佳手段。正如他说的,你如果妄图通过已掌握的英语单词和语法知识去自己创造句子,永远是错的,或是中式英语,必须背诵,才可以模仿和掌握英语写作的语感。
但是,什么事都是有利有弊,逆向法学习听力的最大缺欠是效率低,就我个人的经验而论,花去大量的宝贵的时间去在厚厚的字典里大海捞针一般的去找一个未必可以找到的单词,就算你找到了,就算你由此对这个单词记忆多么的深刻,但是与花费的时间比较而言,是得不偿失的,不论是听voa也好,还是听别的,主要练的是你的听力,我自己的感觉,当我的听力确实达到了一个相当的水平的时候,我遇到新的单词或是专用名词照样还是听不出来。这就不是听力的问题了,刚开始练习听力的朋友,都有这个感觉,那就是熟悉的单词听不出来,这确实说明你听力不行,但是如果你可以做到,凡是你曾经学过或掌握的单词,都可以准确无误的听出来,至少听出大部分,包括一些弱读的冠词、虚词,这就说明你的听力没有问题了。那么你接下来要做的是扩展你的词汇量,如果还是一味的去听写,或是按照钟氏法一味的在字典里大海捞针的去找那个未必可以找得到的单词,而浪费的大量的时间,这是徒劳的。我记得,但我听写英语到了我自认为基本克服了听力不足的问题时,我就不再玩命的去听了,因为,我已经可以适应广播的语速了,
凡是我听不懂的,都是一些我没有接触过的生词或新的生词及地名人名一类的问题。所以,我就暂时放松了听写,而是去看相关的新闻报纸,听大量的听力资料。每听一些来自网络或是音像资料的录音,都会大量的遇到新的单词,所以,我就用这个方法逐步扩大了词汇量,听广播的时候,由于已经看到了相关的报纸或其他相关资料,并掌握了相关词汇,
所以,几乎可以不费力的听懂全部的内容,我不赞成为了背单词而去背单词,例如用刘毅10000或是其他的方法,机械的背诵,虽然后短句子做参考,由于缺乏上下句的语言环境,还是不利于记忆单词。
所以,我建议,在你克服了自己听力不足,辩音力不强,或是跟不上语速这些真正的听力问题后,你最好,去阅读大量的文字和音像资料,范围要广,科技类的,政治的,军事的,等等,把词汇量扩大,你再听广播一定很轻松。
另外我建议,大家扭转一个倾向,不要认为新闻英语就是一切,要知道,新闻英语只是其中一个方面,你一定要看英文原著,提高自己英语文学水平,一定要看时文和当前的科技军事政治等的报道。一定要多学习后掌握英语口语,特别是美语,这样生活口语,时事新闻英语,英语文学阅读,结合起来,你才初步具有了一定的基础英语水平,然后,你就可以大踏步的向专业英语迈进,计算机,国际商贸和国际金融,经济,法律,机械工程………………
有了坚实的基础英语做基础,再加上深厚的专业英语知识,你才可以真正的在今天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里去冲浪,去一试高低,至少在你最不走运的时候,你总可以做个翻译吧?
相关热词搜索:听写 英语 短文 技巧 英语专四短文听写 专四英语短文听写mp3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