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也“抄袭”?

发布时间:2018-07-05 来源: 短文摘抄 点击:


  张志和的《渔歌子》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词两首》的其中一篇:“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这首词描绘了春天秀丽的水乡风光,塑造了一位渔翁形象,赞美了渔家生活情趣,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教学这首词时,我按照解诗题、知诗人、明诗意、悟诗境、诵诗文的教学流程展开教学。临近下课时,作为拓展,我补充了苏轼的一首《浣溪沙》:“西塞山前白鹭飞,杨花洲外片帆微,桃花流水鳜鱼肥。自庇一身青箬笠,相随到处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没想到投影上刚出示这首词,班级就炸开了锅:
  “怎么和张志和的《渔歌子》这么相似?”
  “《渔歌子》里也有这几句啊。”
  ……
  “老师,原来张志和是抄袭苏轼的!”一向不安生的小许同学大喊道。
  “是苏轼抄袭张志和的吧?”其他同学跟着叫起来。
  瞬间,班级里议论声此起彼伏。我补充苏轼的《浣溪沙》,本意是想给学生们展示不同的词人同写西塞山的美景,在表达上有何异同,没想到学生们关注的点在两首词相仿上。虽说课堂教学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活动,但是课堂又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不断交往互动的过程,所以课堂总处于一种流变生成的状态。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够预见到课的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面对这样的教学情境,我应该及时引导。所以,根据学生的反应,我决定调整教学内容。
  “如果真是‘抄袭’,那么是谁‘抄袭’了谁?”我嗓门提高了几个分贝,底下一瞬间举起了好几只小手。“小唐,你来说。”
  “应该是苏轼抄袭张志和的,因为张志和是唐朝的,而苏轼是宋朝的,是先有唐然后才有的宋。”小唐自信满满地说完,大部分同学都点头表示同意。小部分同学的表情中明显透露出质疑的神色。
  “天哪,苏轼在我心中可是一代豪杰啊,他居然‘抄袭’?”我装作不相信的样子。班级的另外一小部分同学见状,立马有了底气,开始与他们争论起来:“对啊,苏轼不可能抄袭的!”
  一时间,班级分成了三派,一派很肯定地认为苏轼抄袭了张志和,一派则坚决认为苏轼没有抄袭,还有一派被搞得不知所措,不知道谁对谁错。
  课堂上的这一教学“意外”,一方面给我的教学带来了挑战,一方面也成为课堂上鲜活的教学资源。所以,既然学生感兴趣,我何不以此为契机,开展一次语文综合性学习呢?
  “苏轼到底有没有‘抄袭’呢?我们不妨来一次探究活动。”听我这么一说,孩子们来了兴趣,“请你们回去查找相关资料,弄清楚这个问题。可以把重要资料摘抄下来,可以写一写你的研究报告,也可以写一写你的研究心得,我们明天交流怎么样?”
  “好!”他们异口同声地回答。
  综合性学习活动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生活实践的紧密结合,是《新课程标准》对语文学科的综合要求。对于学生提出的质疑,经过我的顺势引导,他们从一场毫无依据的争论,到查找资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交流体会的综合性活动,这场“意外”得到了巧妙的处理。
  第二天的交流课上,他们收获颇丰——
  原本认为苏轼“抄袭”了张志和的小唐首先发言:“《浣溪沙》是苏轼仿写的。自张志和的《渔歌子》问世以来,诗人骚客历代传唱,并且很多人模仿他。其中仿写的代表人物就是苏轼。”
  “我还查到黄山谷、纳兰性德还有宋高宗赵构也模仿过这首词。”小许说。
  “你们知道为什么苏轼要仿写这首词吗?除了张志和的《渔歌子》写的真的很好,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张志和为人很有节气,苏轼很敬佩他。”小韩接着说。
  “我还了解到,苏轼作这首《浣溪沙》前还做了一首《鹧鸪天》:“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朝廷尚觅玄真子,何处如今更有诗?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人间底事风波险,一日风波十二时。”,但他不满意,于是又改成了现在看到的这首《浣溪沙》。”小孫也迫不及待登上了讲台。
  “我觉得苏轼身上有值得学习的地方,比如他看到佳作会仿写,对第一次作品不满意还会不断修改,直到满意为止。”学习委员小林的发言,让同学们忍不住称赞。
  ……
  “同学们查阅了这么多资料,并且都有自己的收获,真是厉害!”我忍不住夸赞道,“那么比较比较这两首词,有什么异同呢?”
  “我觉得他们都描写了西塞山的美丽风光。”
  “两首诗都表达了词人喜爱这优美的自然风光的情感。”
  “相比之下,张志和的《渔歌子》更加简洁。”
  同学们你一句我一句,争着抢着说。
  “那你更喜欢哪一首呢?”
  “我喜欢张志和的《渔歌子》,朗朗上口。”
  “我喜欢苏轼的《浣溪沙》,因为除了那些景物,苏轼还写了江上的片片白帆,给人一种很美的感觉。”
  ……
  听着同学们的发言,我不禁沉浸其中。同学们神采飞扬,各抒己见,多么有活力的一堂课!这种意想不到的收获,导火线是学生的质疑。捕捉到这其中包含的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挖掘他们潜在的学习能力,课堂就会呈现出不曾预约的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苏轼 抄袭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