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非遗”冠县蛤蟆嗡的传承保护
发布时间:2018-07-05 来源: 短文摘抄 点击:
【摘 要】冠县蛤蟆嗡是山东民间独具特色的地方戏曲形式,流传至今,依然历久弥新,其内容和形式都根植于群众生活,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教育价值和传承价值。这一优秀传统文化面临多方面冲击,保护冠县蛤蟆嗡这一濒危剧种迫在眉睫。本文将从蛤蟆嗡的传承与保护为出发点,从学校活态传承、数字化建设等方面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蛤蟆嗡。
【关键词】蛤蟆嗡;传承;保护;对策
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1007-0125(2018)15-0023-02
一、冠县小戏蛤蟆嗡的起源
蛤蟆嗡这一地方小戏历史上流行于山西夏县、河北曲周、河南南阳、山东冠县四个地区。清末民初,四省交界地区的小戏小调与当地方言习俗融合,形成一种音乐伴奏和唱腔特点犹如蛙鸣的特殊剧种,被称之为“蛤蟆嗡”。四省都有同名的小戏但是由于地域文化以及民俗融合使得四个地区的蛤蟆嗡发展从音乐唱腔、板式、曲牌及传统剧目等各不相同。
二、冠县小戏蛤蟆嗡的发展现状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主任冯骥才认为:“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靠口传心记一代代流传下来的,现在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文化生态的改变,农耕文化孕育的民间文化正遭到毁灭性重创,可以说,如果传承断裂,很多文化遗产也随之断绝。”因此非遗的传承和保护给我们带来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地方小戏冠县蛤蟆嗡的发展面临以下的问题:
(一)相关单位重申报,轻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在开展过程当中不可避免地同全国很多地方一样打上了政绩、形式主义和商业利益的印记,致使在一定时期内,“重申报、轻保护”的问题仍然大量存在且存在愈演愈烈的趋势。且不同的非遗项目其难易程度与传承方式不尽相同,非遗项目保护不均衡且经费严重不足对蛤蟆嗡的传承和发展极为不利。
(二)表演形式单一,社会引导力量弱。冠县蛤蟆嗡以演员的演唱和蛤蟆嗡板胡的伴奏为主要演出形式,演奏者使用的伴奏乐器单一、表演者行当道具朴素、演出场所简易、留存剧目较少等种种原因整合起来对蛤蟆嗡的传承与保护不利。
(三)冠县蛤蟆嗡传承人难以为继。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者皆以老人居多,因其素质较低观念落后或年龄偏大等,加之地方剧团经费投入不足、艺人老龄化严重、演艺人员出现隔代断层以及演员青黄不接等原因致使蛤蟆嗡这一地方特色小戏发展萎靡甚至瀕临失传。
三、保护蛤蟆嗡的重要意义
中国民协分党组成员、秘书长向云驹曾有过精辟的论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连结民族情感的纽带和维系国家统一的基础,是民族精神、民族情感、民族历史、民族个性、民族气质、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有机组成和重要表征。其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是维护我国文化身份和文化主权的基本依据。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仅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需要,也是国际社会文明对话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更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重要的作用”。
蛤蟆嗡具有丰富其精神文化生活的作用。蛤蟆嗡是山东冠县极具地域特色的地方小戏,因其主奏乐器酷似蛙鸣而被认知,蛤蟆嗡以其喜闻乐见的音乐形式、通俗易懂的板腔体结构、质朴的唱词和浓厚乡土风味的方言反映生活,使得当地的人们产生认同感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身文化素质和修养、丰富他们的业余文化生活。
蛤蟆嗡具有提升文化素养的教育作用。随着科学的进步和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开始追求文明、高尚、健康的现代生活方式。蛤蟆嗡的演唱素材则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通过一个个通俗的故事向受众表达人生哲理和道德伦理的情节,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可以被群众接受,以这种方式有助于形成尊师敬长的氛围,达到教化的目的。
蛤蟆嗡具有历史传承性。蛤蟆嗡是根植于民间的土生土长的传统文化的精华,创作素材源自生活,反映当地的风俗人情,通过生动活泼口语化的表演来讲述生活,通过鲜活的人物形象反映生活。
四、“非遗”蛤蟆嗡传承与保护的对策
冠县蛤蟆嗡是极具地域特色的地方戏曲,根植于农村、成长在基层、发展在农村艺人中,因此它的方方面面与农村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蛤蟆嗡的发展陷入多重的困境是有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首先,从外部环境分析,随着文化多元化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多地关注外来文化而忽略了本土文化。其次,从内部而言,究其本身,由于蛤蟆嗡这一小戏本身就是自发性的,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自负盈亏,相关单位重申报、轻保护,对于资金和管理的意识较差,因此发展缓慢。因此在笔者看来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挖掘文化背景、打造品牌优势,推进人文旅游。山东冠县地处冀鲁豫三省交界,处于山东省最西部,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光荣的革命传统。抗日战争时期,这里被誉为鲁西北的小延安,是晋冀鲁豫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千古圣丐武训、著名清末农民起义领袖宋景诗都诞生在这块土地上。冠县全境地势平坦,黄河故道纵贯县境,物资丰富,交通便利。通过政策支持、节庆活动、招商引资等渠道保护和发展蛤蟆嗡,使之成为冠县拉动非物质文化旅游发展的动力。
(二)学校教育开设蛤蟆嗡专业课程。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谈到:“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冠县蛤蟆嗡是山东地方戏曲的优秀代表,其鲜明的地域性和质朴近人的唱词都体现着其本身的特色,因此,在山东各高校应被重视起来。越来越多的外来文化以其新潮、独特的方式广受人们的喜爱,而我国的地方戏曲则因为难以顺应时代的潮流且缺乏核心竞争力难以和发达国家文化抗衡。国家文化部大力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的号召,因此,在高校开设相关专业课,从学生方面入手,邀请老艺人来校授课、让学生学习蛤蟆嗡的基础知识和表演技巧,利用学校活态保护制度进行传承使得这一传统戏曲可以传承下去,生生不息。
(三)注重数字化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属于文化资源的一部分,我国的非遗主要分布在广大农村,且传承人的经济基础得不到保障,致使各种琳琅宝贵的非遗逐渐被人遗忘,因此必须借用新媒体的力量增加非遗的曝光与知名度。笔者认为,可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利用传统媒体即报纸、期刊、电视、图书、广播等对非遗蛤蟆嗡进行宣传,使人们了解非遗的文化价值、社会价值和历史价值,增强人们对非遗的保护意识,提高人们的传承能力;二是利用现代新媒体的优势宣传蛤蟆嗡,利用网络、手机、移动互联网、博客、微博、微信、移动传媒等新媒体构建立体化传播渠道,利用新媒介的快速传播特性,通过交互立体的传播渠道,全方位对大众进行渗透,培养文化自醒意识,从而让广大受众自动自发地去保护和弘扬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遗产。
五、总结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植根于我们本民族的文化土壤,传承和延续着中华民族千百年生活和文化方式,针对蛤蟆嗡的保护和传承工作,我们应当发散思维,努力从多个方面和角度考虑并解决问题,积极利用政府保护和扶植政策优势为蛤蟆嗡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从传承人的培养、丰富表演形式、利用新型手段宣传等方面入手对蛤蟆嗡进行传承和发展,增加人们对蛤蟆嗡的了解,使非遗蛤蟆嗡这一独具地方特色的小戏可以生生不息。
参考文献:
[1]中国戏曲音乐集成编辑委员会编.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山东卷[M].北京:中国IS-BN中心出版社,1975.
[2]李群.传统戏剧[M].山东:山东友谊出版社,2008.
[3]高鼎铸.山东戏曲音乐概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
[4]杨文静.消失在田野上的音乐小溪---山东民间小戏蛤蟆嗡研究[D].南京航天航空大学,2008.
[5]薛艺兵.在音乐表象的背后[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