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青衣的表演艺术探讨

发布时间:2018-06-27 来源: 短文摘抄 点击:


  摘要:在中国戏曲中青衣是旦行的一种,在南方剧种中多称为正旦,在北方剧种中多称为青衣,扮演的一般都是端庄、严肃、正派的人物,大多数是贤妻良母,或者是贞节烈女之类的人物,年龄一般都是由青年到中年;表演特点以唱工为主,动作幅度比较小,行动比较稳重。念白都是念韵白,一般不念散白,而且唱工相当繁重。本文主要从青衣的角色特点以及表演特色两方面探讨戏曲青衣的表演艺术。
  关键词:戏曲;青衣;表演
  一、青衣在戏曲表演艺术中的角色特点
  1.扮演悲剧角色。戏曲是对现实社会生活的艺术反映,现实社会中人们的身世、地位、素养、性格等万面都会通过相应的戏曲角色展现出来。在这其中青衣扮演的一般都为那些在现实社会中饱经沧桑、命运坎坷、或有满腹冤苦的妇女,对人们倾诉以期人们对她们的理解与同情,甚至为其申冤。
  2.以情入戏。青衣饰演的绝大多数都是苦情悲剧角色,这就要求演员要做到以情入戏。青衣在表演时十分注重情真意切,感情饱满而又委婉动人,往往是以情托声、声情并茂。有人说演青衣,要“面布愁云”“眼含哀思”,要做到情之所至,演得叫人落泪,台上台下同声悲伤。青衣演员凭借哀怨凄楚的戏文曲调,运用哀鸣的声腔,会令人悲从中来,湾然泪下。可见,青衣戏浸透着一个“情”字,要做到以情做戏,以情传戏,才见其艺术感染力。
  3.唱念做于一身。戏曲讲究唱念做打四功,青衣戏占了前三功,并以唱功为主体,念功起画龙点睛之用,做功为载体,综合而和谐地表现着人物的内在情感世界和命运、性格等诸万面。青衣戏重唱念做三功,唱功深沉、哀怨,以声托情、运腔载情:念功是一种内心的独白,表演时字正腔圆,言为心声:做功造型优雅,举止大万,眼神悲伤,面部愁容可掬,主要靠手势、身段、水袖等来表达各种情绪。
  二、青衣的表演特色
  青衣被称为正旦,可见其在旦行当里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在舞台实践中,青衣在唱腔、念白、神态、气质、动作、服装、扮相等诸多万面都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极具研究价值。
  青衣表演以唱功为主,所以不少人就认为青衣就是端着身子一直唱,只要唱好就万事大吉了,其实不然,青衣也需要过硬的基本功。戏曲表演中,创造角色、刻画人物要从一点一滴做起,青衣演员除了形体上得基本功,还需要掌握眼、手、眼、步等诸多表演手段来诊释人物的个性特点。只有唱念做打样样过关,才能在舞台上表现得游刃有余,才能准确地表现出人物的思想感情,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青衣的唱腔讲究清丽、柔美、圆润,这样的唱腔特点不仅令人回味無穷,而且还有助于塑造一些哀怨、坚贞、缠绵的人物形象。这种唱法需要演员有很好的调节气息的能力和万法,通过气息来控制声音的变化,以使得高、低、轻、重各个音都能唱得完美自如。很多青衣演员在平日都很注重唱功的练习,但是却不得要领。有的为了博彩,只顾拉长声和扩大音域,导致声音只是达到了所谓的高、亮,却失去了其中所运之气,失去了戏曲的内在美。特别是对于青衣而言,在演唱时尤其不能过分用力,绝不能张大嘴,唱时要舒展、松驰,这样才容易将人物内在的感情细节表现出来。
  青衣的表演中神态也很重要,由于青衣在表演的过程中动作幅度不能过大,因此很多角色的内心戏都需要通过神态来传达,这其中眼神是最为重要的神态表现。戏曲演员在表演时要求眼神要炯炯有神,这种有神不是意味着眼睛睁得越大越有神,有时瞪得越大反而显得目光呆滞,“眼大无神”。对于青衣演员而言,更不应该瞪眼睛,而要讲究含光,含蓄地将眼神的光彩呈现出来。青衣的眼神很重要,且不同的角色眼神各不相同。以大青衣为例,大青衣扮演的都是正面人物,是古代人物中受封建礼教约束最严的妇女,所以她们的眼神都是稳重而谨慎的。
  从服装上看,正旦之所以被称为青衣,就是因为青衣多穿青褶子。当然有的青衣虽然也穿女蟒,或者穿宫衣,但无论穿什么,除了蟒和宫衣是固定的式样花色以外,一般的褶子色彩都比较素雅。
  关于青衣的形体问题,一般都以为“头正身正为正”,其实也不尽然。头也是由内心支配的,但要用得当,不能乱动,也不能不动,应该当动则动。如《醉》剧中当听“皇上不来了”,顿时失望和嫉妒的情绪油然而生,可是出于自己一直身处“三千宠爱一身专”的高贵身份和心理所限,最多也只能生气地说句“且自由他”,念到“他”字时头向右侧转,同时一甩袖,接起“扎哆啼”感情就出来了。那脖子一梗,千言万语无限哀怨尽在其中了。在形体动作万面,梅先生是美不胜收的。有人说:“梅先生演戏,不论从什么角度摄下来都是美的都是很好的造型艺术。”一点不错,即使很平常的动作经过梅先生处理都会舞蹈化,还以身段的美必须上下身合,又要稳重,脚步不能碎,才大万好看。设计动作要符合剧情,也要适合自己条件。梅先生在《别姬》一折中,在舞剑前的几句潜台词大意是“您那边喝酒,我去更衣,去去就来”,是边走着边手势接近边幕一转身再偷哭,而不是虞姬看着霸王很痛苦地下场,是不合适的。这段表演需要对人物理解透彻才能演好。

相关热词搜索:表演艺术 青衣 戏曲 探讨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