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新区劳动力转移效应与劳动力吸纳能力
发布时间:2018-06-26 来源: 短文摘抄 点击:
摘要:基于劳动力国际流动理论与特定要素贸易模型,构建了国家级新区批设引起劳动力区际转移的理论框架,阐释了国家级新区批设引起劳动力转移的产出效应与均衡劳动力规模的决定机制。同时,基于以C-D生产函数为基础的3种产出模型,结合1990-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考察了国家级新区批设引起劳动力区际转移的产出效应。还基于均衡劳动力规模的决定机制,核定了浦东新区、滨海新区、两江新区三大国家级新区的均衡劳动力规模和劳动力吸纳能力。结论显示:国家级新区批设引起劳动力区际转移,不仅会提高国家级新区所在地劳动力边际产出,同时会提高全社会劳动力的边际产出;三大国家级新区吸纳劳动力转移的能力和空间还十分广阔,应该采取更为积极的劳动力转移政策。
关键词:国家级新区;劳动力区际转移;劳动力吸纳能力;均衡劳动力规模
中图分类号:C922;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49(2018)02-0016-09
DOI:10.3969/j.issn.1000-4149.2018.02.002
国家级新区是新时期重构区域行政权力与区域空间架构的重要手段,是新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与区域增长极。国家级新区基于区域经济总量协调、区域增长动力协调、区域产业协同发展、区际劳动力迁移、区域城市与人口协调等路径,发挥对所在地省份和周边省份邻近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本文拟以新贸易理论中劳动力国际流动理论与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中特定要素贸易模型理论为基础,构建国家级新区与其他地区劳动力转移的理论分析模型,以阐释国家级新区批设导致劳动力转移的效应及国家级新区劳动力吸纳能力问题。相应研究对新时期制定科学的国家级新区人才政策和劳动力政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近期文献回顾
劳动力区际转移是劳动力空间再分配的表现,经典理论包括新古典劳动力转移理论、人力资本理论、区域效用理论、劳动力区际转移理论等。其中,新古典劳动力转移理论强调预期工资差异在劳动力转移中的作用;人力资本理论强调劳动力基于对迁移收益的净现值、迁移风险及成本等因素的综合考察,决定是否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和区际转移;区域效用理论强调劳动力基于个体内在需求和周围环境构成的区域效用而决定是否在区域间进行迁移;劳动力区际转移理论强调经济机会空间差异和区域效用差异会引起劳动力转移,并随着劳动力的动态转移不断消除差异和实现均衡。
近期与劳动力转移相关的研究主要围绕劳动力转移原因及转移效应展开。劳动力转移原因的分析主要围绕什么因素促进了劳动力转移、什么因素阻碍了劳动力转移、劳动力回流转移的原因三个层次展开。一般地说,促进劳动力转移的因素包括经济发展水平与收入差距、农业技术进步与新型城镇化、外商直接投资的空间分布与区域转移等,而阻碍劳动力转移的因素则主要在于人力资本的专用性;同时,导致劳动力回流转移的原因在于农村土地规模经营与收益提升,这将使劳动力转移的成本增加,劳动力在重新核算其转移收益与转移成本基础上将可能回流。就劳动力转移效应而言,传统分析主要围绕劳动力转移对输入地和输出地的转移劳动力收入、社会管理、商品和服务价格水平等影响而展开,近期研究则侧重于评估劳动力转移对区域差距缩减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区域竞争力提升、产业区际转移、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等影响。一般而言,劳动力的区际转移具有刚性转移属性,这在一定程度上会抑制产业的区际转移,但劳动力区际转移在缩减区域差距、提升区域竞争力、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及优化区域产业结构等方面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劳动力吸纳能力是劳动力转移研究中另一个热点问题。目前,主要的劳动力吸纳能力核定方法包括两类:第一类,基于地区经济增长能力,对其劳动力吸纳能力进行核定;第二类,基于最合理人口规模的核定,在扣除现有人口规模基础上,对地区劳动力吸纳能力进行核定。第一类方法依据区域经济增长的水平和能力、区域产业发展潜能、乡镇企业发展水平,结合就业弹性核算或转移劳动力占特定产业就业人数的比重来核定。其中,就业弹性可依据就业人数变动率和经济增长率变动率或资本投资变动率进行核算,也可依据回归分析进行估算。第二类对最合理人口规模的核定主要基于三种思路展开:第一种思路在确定劳动力效用函數基础上,结合均衡分析核定最合理人口规模。第二种思路依据经济变量之间的内在关系,包括三次产业劳动生产率与GDP的关系、人类发展指数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等,形成特定的函数关系式,由此推导最合理人口规模的计算公式。第三种思路基于多种目标变量和约束条件,结合层次分析法、可能一满意度模型方法、非线性多目标决策法、系统动力学模型预测方法等,核定劳动力吸纳能力。
尽管劳动力转移效应及劳动力吸纳能力的相关研究比较丰富,然而国家级新区是一个相对新生的事物,多数国家级新区批设时间晚于2010年,这导致可供研究的数据序列较少且时间跨度较短。因此,上述方法并不特别适用于国家级新区相关问题分析。本文寄希望于新贸易理论中劳动力国际流动理论与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中特定要素贸易模型的理论整合,探索构建国家级新区批设引起劳动力区际转移的理论逻辑,阐释国家级新区批设引起劳动力转移的产出效应及其均衡劳动力规模决定机制,并基于包含虚拟变量的省级面板数据计量经济学模型验证理论分析的结论。
二、国家级新区批设视角下劳动力区际转移的理论逻辑
如图1所示,纵轴代表工资水平,WNNA、Woth分别指国家级新区所在地和其他地区劳动力工资水平;横轴代表劳动力,劳动力总量为L,劳动力将依据工资水平在国家级新区所在地与其他地区之间转移;VMPL"NNA、VMPL"oth分别指国家级新区所在地和其他地区的劳动力供求曲线,其中需求曲线代表劳动力的边际产品价值。
国家级新区批设之前,均衡的工资水平为加w"。国家级新区所在地劳动力为L"NNA,其他地区劳动力为L-L"NNA。国家级新区所在地的经济总产出将由a+b+c表示,并在资本部门和劳动部门分配,其中,资本部门收益为a+b,劳动部门收益为c。其他地区的经济总产出将由f+k+g+h+i+j表示,也在资本和劳动部门进行分配,资本部门收益为f+h+i,劳动部门收益为g+k+j。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