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如何看待余秋雨和他的散文?

发布时间:2022-08-10 来源: 短文摘抄 点击:

文化智慧更多的在圣贤原著里

自从一读《红楼梦》,不看人间糟粕书。在此书仅限于文学艺术,否则可看的书实在太多了,孔孟老庄、宋明理学、四库全书、二十五史、资治通鉴、儒藏、道藏、佛藏等等。中华文明浩浩荡荡五千年,留下多少可以岿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文化宝藏啊!在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面前,其他作品都显得黯淡无光,准文人的文学作品就更没法看了。对余秋雨的著作很少关心,因两次被邀请回答这个问题,就耐着性子把他的系列文章如《文化苦旅》《山居笔记》《老子和孔子》等都看了一遍。

当努力寻找文章中所蕴含的中国文化精髓时,却总感觉作者在与人捉迷藏,有时偶尔触及某一个点,却总是浅尝辄止不得其要,或许这是准文化作家的特点吧。余秋雨先生的文字比较容易被未进入社会的学生所欢喜,至少在他出名的年代应是如此,因为学生正处于对未来充满好奇与联想的年龄,而文学表达往往稍微欠缺,文字也常跟不上联想的脚步,自然在遇到类似意识流作品时,易惊艳于情感也能似记流水账般的用语言描写和表达,易共鸣于说话无须那么多填空判断式的确指的约束。而人之常情的相契往往会让不谙世事的读者得到一种确证自我存在的满足感。作为写作启蒙,他的作品对写作来说还是有些价值的,但仅限于此。

余秋雨现象还有一个更深沉的原因,即以前的教育从来没有告知学生,中国文化是世界文明中最璀璨的明珠;更没真正让学生弄明白,中华文明为何那么伟大与不朽;也没有郑重告知学生,大部分的文化成果都被老祖宗记录了下来。以至于当有人稍稍涉猎古人的典籍,天马行空地驾驭文字似梦如幻时,读者轻易地被感染进而认为作者很有智慧,很有学问。可正是在这种看似厚重实则浅薄的陶醉下,作者的智慧已摔碎了一地。

余秋雨先生的文章,涉及到的历史知识有一定的真实性,也有部分戏论及自娱的成分。真实性占8分,戏论占2分,也可以算是对历史的个人观点。虽从学术角度看,多少有些严肃不足联想有余,但也没必要过分苛责,毕竟只是准文人的自秀情结,大多数言论对外人也没多少攻击性。然而必须明确的是,真文人是象文天祥那样具有凛然气节的仁义君子,真实的学问是彻骨彻髓顶天立地的学问!

如果说世界上有哪种文化,仅凭文字就能让人热爱生活,且持久而恒常,那就是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国文化。封建腐朽的不是儒学,恰恰是侵蚀了儒学的那部分。而余秋雨先生于正统儒学的学问仅停留在训诂层面,于真义可谓零深度,反而对封建腐朽这部分的研究和评论似乎更有所获。这也是让人深思的人文现象。作为文化学者,更多的责任在于深入文化的宝库中探索,而不是在宝库周围转悠摆pose,却始终进不了门槛。

不知不觉说到关键处了,什么是真学问?真学问即实证良知本体,那是一种内在的生命体验,不是空想出来的。没有深刻的真实体验,又怎么能写出如圣贤文章那样洞彻真理的文字呢?体会深则文字深,体会浅则文字浅。《易》曰:“寂然不动,感而遂通。” 王阳明说:“良知(本体)即是易。‘其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惟变所适。’ 此知如何捉摸得?见得透时,便是圣人。” 李颙(李二曲)也说:“人人具有此良知良能,随感而应,日用不知,遂失其正。骑驴觅驴,是以谓之百姓。学之如何?亦惟求日用之所不知者为知之耳。”

儒家把良知分疏为本然良知、现实良知、悟得良知、发用良知。现实良知为常人生活中的良知,有被污染杂妄的一面,也有天良真诚的一面,其真诚的一面时有显现,即《孟子》所谓“恻隐之心”等四端,这是从事的后天层面而言。若从良知本体层面言之,其心体本然真态仍在,只不过较微弱难以显现而已。王龙溪说:“当下本体,如空中鸟迹,水中月影,若有若无,若沉若浮,拟议即乖,趋向转背,神机妙用,当体本空。” 《孟子·公孙丑上》中有 “凡有四端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燃,泉之始达。”

二曲对悟得的良知本体景象有较完整的叙述:“虚若太空,明若秋月,寂若夜半,定若山岳。静而虚明寂定,是谓未发之中;动而虚明寂定,是谓中节之和。” 此良知本体超越心与物的意识形态之上,在现代西方哲学中,恐怕还没有相应的名言来比拟,无以名之,暂称之为“超心物的哲学”,以俟大俗大雅君子之教正。

而孔子随心所欲不逾矩的真实境界,更是准文化作者未梦见在的,在此引录另一位大儒的话以唤醒梦中人!

王时槐(王塘南):人在生理中,犹鱼之在水,由中彻外,无之非是。此理塞天地,亘宇宙,无微可间,无时可息,本性空寂,而非冥顽。其中自有这段生生不容已之几,瀰满充周,活泼圆融,孔子所谓“逝者如斯”,《诗》所咏“於穆不已”者是也。须知此理,乃为知性。程子曰“天道运而不已,日往月来,寒往暑来,水流不息,物生不穷,皆以道为体,运乎昼夜未尝已”。《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先儒叹自汉以来,学者未知此义,岂不然哉?

王时槐:嘉靖进士、嘉靖南京兵部主事、万历贵州参政

后 记

为了便于理解,简单解释一下,其实上文已经将完整的过程说的比较清楚了,如果多看几遍,应能领会到更多。比如发用良知即王阳明所说的“致良知于事事物物”,也是走向“随心所欲不逾矩”或明儒薛瑄所言“此心始觉性天通”的过程。

恻隐之心,仁之端;羞恶之心,义之端;辞让之心,礼之端;是非之心,智之端。仁义礼智不是外来的,是每个人固有的。上述“四端”都属仁显露的端倪,若于此时体认,则属识仁体(即良知本体)之良法。

关键在于体察“四端”显现时的内在心志与感受,那是仁心在生命、心意层面的气化反应,该反应之内在气机变化的真实状态是仁心的状态与感受的根据,敏感的人能感受到这种状体。

对此状态,任持之,扩充之,则能逐渐领悟到“仁者浑然与万物同体”的真实含义,而不仅仅是一种道理。将此所得及于人伦与万物就是儒家以仁经世的精髓!

参考书目(按年代顺序):

1. 《 孟子》 孟轲

2. 《传习录》 王阳明

3. 《王畿集》 王龙溪

4. 《王时槐集》 王塘南

5. 《二曲集》 李颙

6. 《原儒》 熊十力

7. 《李二曲研究》 林继平

8. 《儒家内圣修持辑要》 甄隐

9. 《传统修身法理》 尹真

余秋雨:你信或者不信,他就在那里

文/悦书 图/网络

面对势头汹汹的质疑和诽谤,你会选择妥协还是坚持自我?面对无休止的精神磨折和庞大压力,你会选择妥协还是坚持自我?面对无法预知的困境和未来,你会妥协还是坚持自我?

我想上面的三个问题,很少有人会在一生的旅途中静下心来想一想,因为他们可能根本就碰不到这些问题。但中国当代却有一名学者,在他的一生中,他需要不断地面对这些问题,不断地作出选择,而他的每一次选择都是坚持自己。他就是余秋雨。

初读余秋雨的书是在大一暑假,当时读了他的《千年一叹》和《文化苦旅》以及《我等不到了》,或许是对他本人以及他的事迹了解太少,当时对他的态度是一种简单的复杂。

读罢余秋雨的书,我一面为他探索各种古老文明的勇气和行动而感到钦佩,另一面又对他在书中透露出来的傲气感到不喜。许是时间给我机会让我更了解他,就着最近几个不安分的夜晚,我通过手机阅读完了他的《文化苦旅全书:吾家小史》。

《吾家小史》是余秋雨于2013年将他曾经的《借我一生》《我等不到了》重新编辑之后的作品。在这本书中,他回应了外界的各种谣言,也是通过这本书,让我看待余秋雨的态度、看待那段历史的态度有了一些细微的变化,对待他的态度也更多了一丝复杂。

在《吾家小史》中,余秋雨先生追溯了各个时代余姓家族的产生,然后从30年代的上海洋场里,他的曾祖父、曾祖母,外祖父、外祖母讲起,详细地论述了自己家族的兴衰成败。其中,最令我好奇也是最令我感动的,是余秋雨一家人在文革中的处境以及对待“压迫”的态度和行为。

在那场我不熟悉的“事故”中,余秋雨的爸爸余学文受到了同事的举报和诬陷,经历了十年的冤屈和折磨。当然这些我们已经无从确定其真伪,只能抱着一种假装确信的心态来尝试着走进那个历史现场。而在此之后,余秋雨自己也经历了一系列的抹黑和污蔑,也正是这些“空穴来风”的污蔑,破裂了余秋雨先生完整、稳定的生活和家庭。

当然,这些事件我们也无从证实真伪,也只能抱着将信将疑的态度,这样我才能将这本书坚持读下去。在“文革”以及后来的“啃余族”事件中,余秋雨先生一家的态度都是不理会,或者说余秋雨先生自己表明的“不伤害别人”的态度。我不知道这件事是真是假,我只能说,当余秋雨在自己的书中说出了这一点的时候,他已经无形中站在了道德的制高点上,无形中在谴责着别人。而这种态度,是我不喜欢的。

《吾家小史》中,最令我感动也最令作者本人感动的,是他的妈妈余毛氏,一位至死我们都不知道她的真实姓名的顽强女性。在那个灾难的年代里,是她舍下富家小姐的身份,嫁到了乡下,并在乡下的时光里承担了我们无法估量的责任。作为一个深受传统和西方教育的知识女性,她在乡下办起了识字班,办起了剧团,并教育出了优秀的后代。在一家最艰难的时候,她挑起家庭的重担,精打细算地使得一家8楼在每月26元的生活费中饥饿地长大。而在最后,她又安静地离去,一如初始她时她的文静与腼腆。

此外,在书中,余秋雨还陈述了他的叔叔余学志,姑姑余学杏,他的妻子马兰女士在这场灾难中受到的伤害和影响。而这些,虽然不能作为还原历史现实的确切证据,却也可以作为我们一窥那个时代的触角。毕竟,我对那个时代依旧好奇。

我想,对于余秋雨的这些经历,我们权且作为“故事”或者“事故”来看待吧。因为历史的真实,早在它结束的那一刻,就结束了。

相关热词搜索:余秋雨经典散文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