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即意味,呼唤文学的散文,你觉得当今有哪些名篇属于有意味的散文?
发布时间:2022-08-09 来源: 短文摘抄 点击:
散文素来就有“美文”之称,它不同于小说、诗歌、社科体裁,无法以故事情节和干货来吸引人,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形散神聚。现代生活节奏太快,大家都追求效率和实用,读散文写散文的人似乎越来越少了。但是有时候闲暇下来读一读散文,竟然会让人的心情感到格外平静而美好,体味到文字营造的意境和流露的情感所带来的美好。这不得不说是散文独特的魅力和生命力所在。
当今有不少非常具有意味的散文名篇,比如老舍的《北京的春节》、《济南的秋天》、《我的理想生活》,史铁生的《故乡的胡同》、《合欢树》、《消逝的钟声》、《想念地坛》,梁实秋的《北平年景》、《老海棠树》、《寂寞》,汪曾祺的《寻常茶话》、《冬季时节吃炒米》、《夏天》、《五味》,林语堂《孤崖一枝花》、《人生自然的节奏》、《人生就是一首诗》,俞平伯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中年》、《雪晚归船》,刘亮程的《寒风吹彻》、《对一朵花微笑》、《野兔的路》、《与虫共眠》等等。这些名篇写作灵活,通俗易读,行文如流水,叮咚有声,寥寥数语就描绘出动人的场景,显示出深远的意境。
有意味的散文如果尽情罗列可以写长长一个清单,以上仅仅是列出了其中一二。很多出自名家之手的散文,文字隽永,情感真挚,意味绵长。既有对人生的思索和感悟,也有对生活的细细品味,也有对困窘的自嘲和释然,嬉笑怒骂,充满了真性情。读这样的文字,能够真正体会到汉语的文字之美以及生活的真谛。
在细雨的午后,或静谧的阳光里,给自己泡上一杯清茶或者一杯咖啡,选择一篇这样的散文,不很长,静静地细细地来读,体会作者所谈的那个情景,那个境地,为超越时空的击掌共鸣而内心无比充实、喜悦,实在是人生一大享受和美事。这样的散文,可以抚平都市人的浮躁,慰藉现代人的孤独,在片刻闲暇中带来一股清凉之风。
我喜欢林清玄的散文《人间有味是清欢》他的散文创作通常起源于平常之物,在优化文字语言的同时,意蕴也会得到系统性展现,透露出生命的玄机,使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产生怦然心动的感受。由于林清玄从小受到父辈热衷宗教事务的影响,以及有文化、有学识母亲的关爱,母亲的言语和入释后的经历共同塑造了林清玄散文的语言特色。
尤真这段:浪漫,就是浪费时间慢慢吃饭,浪费时间慢慢喝茶,浪费时间慢慢走,浪费时间慢慢变老。喝淡酒的时候,宜读李清照;喝甜酒时,宜读柳永;喝烈酒则大歌东坡词。其他如辛弃疾,应饮高梁小口;读放翁,应大口喝大曲;读李后主,要用马祖老酒煮姜汁到出怨苦味时最好;至于陶渊明、李太白则浓淡皆宜,狂饮细品皆可。
林清玄散文写作特点:
一、林清玄的散文耐人寻味,立意往往可以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正如他曾说过文章要“向内探索,向外追寻”。
一个人可以品味出野菜的清香胜过了山珍海味,或者一个人在路边的石头里体会到了比钻石更吸引人的滋味,或者一个人听林间鸟鸣的声音能感受到比提笼遛鸟更多的感动,或者甚至于体会了静静品一壶乌龙茶比起在喧闹的晚宴中更能清洗心灵……这些就是“清欢”。
二、由于受到佛教精神的影响,林清玄的散文往往充满了禅意,体现出一种宗教情怀中的道德观念,展现出佛学慈悲仁爱、普度众生的特点,散发出浓浓的平民情怀及平等意识。
清欢之所以好,是因为它对生活的无求,是它不讲求物质的条件,只讲究心灵的品味。“清欢”的境界是很高的,它不同于李白的“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那样的自我放逐;或者“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那种尽情的欢乐。它也不同于杜甫的“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水江花岂终极”这样悲痛的心事,或者“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那种无奈的感叹。
正是由于这种立意情怀,林清玄的散文多描绘社会底层人物,如小职员、流浪者等。
三、林清玄散文的语言清新隽永,语言形式十分灵活,在艺术传达过程中具有非常浓厚的意境特点。
当一个人以浊为欢的时候,就很难体会到生命清明的滋味,而在欢乐已尽、浊心再起的时候,人间就愈来愈无味了。浪漫,就是浪费时间慢慢吃饭,浪费时间慢慢喝茶,浪费时间慢慢走,浪费时间慢慢变老。
四、此外,林清玄的散文语言还以清新幽默的禅语助长。一般来说,幽默性的语言形式只有在活泼的环境下,才可以展现语言的风趣特点,而在林清玄笔下,语言在慢条斯理的述说中尽显风趣幽默,还带有禅语淡雅清香的特点。
相关热词搜索:经典现代散文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