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李时珍

发布时间:2017-01-17 来源: 短文摘抄 点击:

短文李时珍篇一:高中作文素材李时珍

人物1:李时珍(1518年7月3日 --- 1593年)是中国明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医学家、药学家和博物学家之一,被人们称作医圣,三是对人类作出伟大贡献的科学巨人。其墓地成了人们心中的庄严圣地。1980年我国修建了李时珍纪念馆,自1981年4月对外开放以来,平均每年接待中外游客40余万人次。在国内外产生了重要的政治和文化影响。

一、 伟大的一生

1、 淡于功名 :在其少年时代,曾写诗:“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望父全儿志,至死不怕难”。表明放弃科举做官,专心学医解除

病人的痛苦的决心。李时珍曾经在太医院任职,在专心研读有关藏

书特别是《本草品汇精要》后。他为了给更多人看病,更为了写作《本

草纲目》考虑到在太医院的工作环境是不可能满足他的想法、实现

愿望的,淡于功名荣禄的李时珍在太医院任职没有太长时间,就毅然

托病辞职归家了。

2、 勇于探索: 李时珍为了《本草纲目》的写作。他全身心地沉浸在浩如烟海的医书宝库中,熟读了《内经》《本草经》《伤寒论》

《金匮要略》等古典医籍以及历代名家著述和大量关于花草树木

的书籍,参阅各种书籍800多种,单是笔记就装了满满几柜子,为修订本草积累了许多珍贵资料。在编写过程中,他脚穿草鞋,身背药篓,带着学生和儿子建元,翻山越岭,访医采药,足迹遍

及河南、河北、江苏、安徽、江西、湖北等广大地区,以及牛首

山、摄山(古称摄山,今栖霞山)、茅山、太和山等大山名川,走了上万里路,倾听了千万人的意见。历时27年,终于在他61

岁那年(1578年)写成。

3、 医者仁心 在李时珍数十年的行医生涯中,给穷人看病常常不收诊费。特别突出的是李时珍20岁那年,蕲州发生了一场严重的水灾。滔滔

洪水如猛兽般冲决了江堤,蕲河两岸的千顷良田顿时化作一片汪洋。乡亲们流离失所,到处是一片哭声。洪水刚过,瘟疫开始蔓延,病魔

无情地吞噬着无辜的生命。李时珍目睹惨景,心如刀绞,和父兄一道,

没日没夜地救护着病人,不知把多少濒临死亡的人从死神手中抢了回

来。

二、 卓越的贡献 《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凡16部、52卷,约190万字。全书收纳诸家本草所收药物1518种,在前人基础上增收药物374种,合1892种,其中植物1195种;共辑录古代药学家和民间单方11096则;书前附药物形态图1100余幅。这部

伟大的著作,吸收了历代本草著作的精华,尽可能的纠正了以前的错误,补充了不足,并有很多重要发现和突破。是到16世纪为止中国最系统、最完整、最科学的一部医药学著作。《本草纲目》不仅为中国药物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而且对世界医药学、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化学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深远的影响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出版后,很快就传到日本,以后又流传到欧美各国,先后被译成日、法、德、英、拉丁、俄、朝鲜等十余种文字在国外出版,传遍五大洲。早在1951年,在维也纳举行的世界和平理事会上

短文李时珍

,李时珍即被列为古代世界名人,李时珍不仅对中医药学具有极大贡献,而且对世界自然科学的发展也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被誉为“东方医药巨典”,英国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也曾受益于《本草纲目》,称它为“中国古代百科全书”。 李时珍纪念馆自1981年4月对外开放以来,平均每年接待中外游客40余万人次。在国内外产生了重要的政治和文化影响。

短文李时珍篇二:四年级阅读题及答案(三)

程门立雪 杨时是宋朝的大学问家。他很爱学习,也非常尊敬老师。

有一天,天空浓云密布,眼看一场大雪就要到来。午饭后,杨时为了向老师请教一个问题,约了同学游酢( )一起去程颐( )家里。守门的人说,程颐正在睡午觉。他们不愿打扰..

老师的午睡,便一声不响地立在门外等着。

天上飘起了鹅毛大雪,雪花在头上飘舞,凛冽( )的寒风,冻得他们浑身发抖。..

他们仍旧站在门外等着。

过了好长时间,程颐醒过来了,这才知道杨时和游酢在门外雪地里已经等了好久,便赶快叫他们进去。这时候,门外的雪,已经积得有一尺多厚了。

杨时这种尊敬老师的优良品德,一直受到人们的称赞。正是由于他能够尊敬师长,虚心向老师求教,学业进步很快,后来终于成为一位全国知名的学者。各地的人,都不远千里地来拜他为老师,大家尊称他为“龟山先生”。

1、查字典,给文中加点的字注上拼音。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悄无声息--( ) 打搅--( )刺骨--( ) 依然—( )

3、下面句子中引号的作用是:a.表示引语 b.表示特定称谓 d.表示否定和讽刺 各地的人,都不远千里地来拜他为老师,大家尊称他为“龟山先生”。()

4、我能正确选择关联词语。

①因为??所以?? ②不但??而且??

(1)他( )爱学习,( )非常尊敬老师。

(2)( )他们不愿打扰老师的午睡,( )便一声不响地立在门外等着。

李时珍

李时珍领着弟子庞宠,在安徽、河南、湖北等地采药,已经走了好几个月了。这天,他们来到湖北西部山区,因为贪赶路,错过了客店。眼看太阳()下山,师徒俩()焦急起来。突然他们()前面的树丛中,()露出房屋的轮廓,走近一看,()是座破庙。

他们轻轻推开门,见里面到处是灰尘,神像上出蒙上厚厚的蜘蛛网,李时珍对庞宠说:“我们就在这里住一夜吧!”

蓝色苍茫,夜幕渐渐降临了,师徒俩搬来些树枝杂草,生起火来。庞宠舀来了泉水,煮沸后,两人便坐在火边。一边喝水,一边啃干粮。李时珍笑着问他的徒弟:“庞宠,觉得苦吗?” “老师都是快五十的人了,能挺得住,我二十多岁的人能叫苦吗?”庞宠说。

“唔,成年累月地奔波,在破庙里过夜,比住在家里是苦多了,但我们修好了《本草纲目》,造福万民,吃点苦也是值得的。”

月亮出来了,月光透过露天的屋顶,照进屋子里。李时珍看着皎洁的月色说:“庞宠,现在睡觉还早,趁着大好月色,我们把今天采访所得记下来吧。”

庞宠从行装里拿出笔墨砚台,又搬来几块砖搭成桌子,李时珍把本子摊开,拿起毛笔边回忆边写:“忍冬花又叫金银花,可以解暑……”

“庞宠,把药包拿来。”李时珍接过药包,从里面翻出两种草,它们的叶子十分相似,但是药性不同。怎么区别它们呢?李时珍端详了一阵,便各扯下一点放在嘴里嚼嚼,略有所悟。他接着往下写:鸡肠草,生嚼味酸;鹅肠草,生嚼味涩……

庙外,山风呼啸,猫头鹰在尖叫着,圆盘似的月亮慢慢移到了当空。夜深了,李时珍还在桌边写着,写着……

1、在文中第一自然段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2、给下面的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蒙 露

3、你能用文中的词语表达下面的意思吗?

(1)学生,徒弟。 ( )

(2)仔细地看。( )

(3)发出高而长的声音。 ( )

弟子 端详 呼啸

4、把下面的句子改为陈述句。

老师都是快五十的人了,能挺得住,我二十多岁的人能叫苦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画出文中环境描写的句子,读一读,并说一说最后一段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铁面无私的“青天”—包拯

包拯是宋朝杰出的政治家。他为官清廉,铁面无私。

在皇帝身边,包拯处理事情时依然坚持自己的看法。有一次,宋仁宗任命没有立过什么功的张尧佐掌管财政,张尧佐是宋仁宗宠爱的妃子的亲戚。包拯知道后非常气愤,他马上上书给皇上,指出当前国家的财政已经很困难了,用张尧佐这样没有才能的人去管理财政,只会越管越糟。坚决要求撤他的职。宋仁宗为这事生气了,不仅不采纳意见,还提拔了张尧佐。包拯知道后就再次上书,他还和宋仁宗当面争辩,激动时连口水都溅到了宋仁宗的脸上。宋仁宗感动了,觉得他真是个忠臣,就免去了张尧佐的两个职务。

包拯一生爱憎分明。他曾立下家训,规定后代子孙凡是当官的,绝不允许贪污受贿,如果这样做的话,活的时候不许回家,死了也不能埋葬在家族的坟地里。如今,包拯已经成了清廉正直的代名词。他被称为“包青天”,受到世人永远的怀念。

1、根据解释找出文中对应的词语。

(1)给地位高的人写信(我陈述政治见解)。 ()

(2)忠于君主的官吏。()

(3)爱和恨的立场和态度十分鲜明。()

2、读一读下面的句子,用加点的词语造句。

宋仁宗不仅不采纳意见,还提拔了张尧佐。 ...

不仅??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铁面无私的“青天”----包拯。这句话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

A 表示注释说明 B 表示提示、话题转换 C 表示语音中断

4、查阅资料,了解更多“包青天”的故事,讲给你的家人和同学听吧。

能工巧匠的祖师爷—鲁班

鲁班诞生在鲁国的一个工匠家里。家庭环境的熏陶使他从小就喜欢机械制造、手工工艺和土木建筑。小的时候,他经常跟着家人去参加土木建筑工程劳动。在劳动中,他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傅请教,学习他们的先进技术和经验,还认真观察师傅们在劳动中展现出来的高超的操作技巧。经过长期的实践和不懈的努力。鲁班变得越来越心灵手巧了,再加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逐渐成为当时有名的能工巧匠。

鲁班不仅是一名优秀的手工业者工匠,还是一位杰出的发明家。有一次,鲁班在爬山的时候,不小心被一种小草的叶子割破了手。鲁班很纳闷,小小的一根草怎么能割破手呢?他把草叶折下来仔细观察,发现草叶两边长着许多小细齿,原来是这些小细齿把他的手割破了。鲁班灵机一动:如果能仿照草叶制造一种工具,那割开木木头就会省力多了!鲁班经过反复试验,终于发明了“锯”。这种工具直到今天还依然被人们广泛应用呢。

鲁班一生发明过很多工具,如木工用的刨子、打孔用器钻、曲尺等。他还发明了许多机械装置,如机关设在里面的锁、竹子做成的木鸟等。

鲁班对科技进步的贡献十分巨大,他被人们称赞为能工巧匠的祖师爷,成为中国响当当的科技发明之父。

1、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操作技巧 ( )的实践( )的努力

( )的经验 ( )的发明家( )的能工巧匠

2、补充下面词语。

虚心( ) 认真( ) 广泛( ) 反复( )

3、把下面的句子改为“被”字句。

这些小细齿把他的手割破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下面的意思,认真阅读文章,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1)感到疑惑,惊奇。 ()

(2)人的思想行为因长期接触某些事物而受到好的影响。( )

5、人们为什么把鲁班称为能工巧匠的祖师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爱兵如子的将军

吴起是我国战国时期卓越的军事统帅.后人将他和孙武连称为“孙吴”。

吴起治理军队十分严明,而且处处以身作则。他和普通士兵吃相同的饭菜,穿一样的衣服,睡觉铺盖士兵的被褥( ),行军也不骑马、不乘车,坚持与士兵一起步行。看见士兵背的粮.

食行李多了,他就抢来自己扛着。

有一次,吴起统率魏国军队攻打中山国,有一个士兵身上长了毒疮,躺在床上痛苦地呻吟..( )。吴起巡查时发现了,就毫不犹豫地跪下身子,把士兵毒疮中的脓血一口一口地吮...( )吸出来。这个场面令士兵们都十分感动,他们个个摩拳擦掌,拼死要为国家效力。 吴起就是这样和士兵们同甘共苦,打成一片,因此很得人心。

吴起在带兵打仗的空闲时间,还坚持学习,最终编纂出《吴子》这部兵书。这部书是吴起在前人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切身经验总结出来的,意义很大,可惜的是留传到现在的只剩六篇了。

1、查字典,给文中加点的字注上拼音。

2、用下面的词语造句。

毫不犹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通过一件具体的事例说明吴起爱兵如子。你能概括出来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一读下面的句子,想一想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吴起就是这样和士兵们同甘共苦,打成一片,因此很得人心。

答案:

一、1、zuò yí lǐn liè 2、一声不响 打扰 刺骨 凛冽 仍旧 3、b4、①不但??而且??②因为??所以??

二、1、渐渐 不免 发现 隐隐约约 原来 2、 méng 蒙难 měng 蒙古族 lù 露天lòu 露面 3、弟子 端详 呼啸 4、老师都是快五十的人了,能挺得住,我二十多岁的人是不会叫苦的。5、(1)他们轻轻推开门,见里面到处是灰尘,神像上出蒙上厚厚的蜘蛛网。(2)月亮出来了,月光透过露天的屋顶,照进屋子里。(3)庙外,山风呼啸,猫头鹰在尖叫着,圆盘似的月亮慢慢移到了当空。 表现了李时珍为了造福人民,不怕环境苦不怕工作累,甘愿吃苦的精神。

三、1、上书 忠臣 爱憎分明 2、略 3、A

四、1、高超的操作技巧长期的实践不懈的努力丰富的经验 杰出的发明家有名的能工巧匠

2、虚心请教 认真观察 广泛应用 反复试验 3、他的手被这些小细齿割破了。4、纳闷熏陶 5、因为鲁班不仅是一名优秀的手工业者工匠,还是一位杰出的发明家。鲁班一生发明过很多工具,对科技进步的贡献十分巨大,所以被人们称赞为能工巧匠的祖师爷。

五、1、rǔ shēn yín shǔn 2、略 3、吴起亲自把士兵毒疮中的脓血一口一口地吮吸出来。 4、这句话是对上面内容的概括总结。

短文李时珍篇三:小学语文中高年级阅读理解附答案李时珍解剖穿山甲

小学语文中高年级阅读理解附答案李时珍解剖穿山甲

我国伟大的自然科学家、医药学家李时珍,对科学研究态度十分严谨,不懂的问题一定要亲自观察、实践,把它解决掉。

有一次,他看到古代著名药物雪茄陶弘景的书上说:河边有一种叫穿山甲的动物,它最喜欢吃蚂蚁。便想:蚂蚁那么小,穿山甲是怎样吃它的呢?为了弄清这个问题,他来到小河边,找到一只穿山甲仔细观察。原来,穿山甲身上披着一块块的鳞片,既能张开又能合拢。当它发现蚂蚁时,全身的鳞片都张开,放开一种特殊的气味,蚂蚁闻到就往鳞片下钻。等蚂蚁爬满了,它就突然把鳞片合拢,然后钻到水里,把鳞片张开,不一会,蚂蚁全浮到水面上来。穿山甲就可以饱餐一顿了。观察后他还不放心,为了进一步证实穿山甲的确爱吃蚂蚁,他特地又到河边捉了一只穿山甲,把它的肚子切开观察,果然装了一升多的蚂蚁。

李时珍就是这样对待科学的 由于他亲自观察实践 修正补充了大量材料 才写完了完善的医药学著作 本草纲目

练一练

1. 联系上下文解词。

(1) 严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完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实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在文中用“﹋﹋”画出穿山甲吃蚂蚁的过程。

3. 给第3节加上标点。

4. 用“/”将第2节分成3层,写出层意。

第1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2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3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问题。

(1)李时珍为什么要观察穿山甲吃蚂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时珍就是这样对待科学的。”“这样”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严密谨慎。②完备美好。③本文指了解自然、社会的有意识的活动。

2.应画出“当它发现蚂蚁时??饱餐一顿了。”

3. 。,,《》。

4.第1层从开头到“仔细观察”.第2层到“饱餐一顿了”。第3层就是这小节的最后一句话。第1层:李时珍看到古代药学家书上说穿山甲爱吃蚂蚁,便到小河边仔细观察。第2层:原来穿山甲是靠身上鳞片会张和来吃蚂蚁的。

第3层:他有解剖了一只穿山甲,证实它确实爱吃蚂蚁。

1. ①因为李时珍对科学研究态度十分谨慎,不懂的问题一定要亲自观察、实践。他看到古书上说穿山甲爱吃蚂蚁不明白它是怎么吃那么小的蚂蚁的,所以他要亲自观察穿山甲吃蚂蚁。

②“这样”指研究科学态度十分谨慎,不清楚有疑问的问题一定要亲自观察、实践,直到彻

相关热词搜索:李时珍 短文 李时珍短文阅读 李时珍阅读短文答案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