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灌流治疗急重症患者的护理措施分析
发布时间:2018-06-24 来源: 短文摘抄 点击: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18)03--01
急重症患者病情极为严重,其血液中含有大量有毒物质。因此,临床治疗中一般采用血液灌流治疗法进行处理,之后再对患者实行优质护理干预,改善患者临床症状[1]。基于此,本研究随机选取了96例危重症患者,针对血液灌流治疗护理措施的临床效果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于2015年7月~2016年7月选取了院内接受治疗的96例急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患者知情同意的情况下,根据患者的入院编号,将院内所选取的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研究组患者48例,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23例,年龄范围为32岁~59岁,平均年龄(36.27±3.12)岁。常规组患者48例,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为33岁~60岁,平均年龄(35.10±2.81)岁。针对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差异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常规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主要包括健康教育、营养补给、病情监测以及血尿常规监测等常规护理流程。对研究组患者实行综合护理干预,具体护理方法如下:(1)心理方面护理:护理人员需要通过心理疏导,对患者进行心理安慰,赢得患者信任,使患者对护理人员产生信赖感,增强护患间的互信度,进而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此外,护理人员还要积极开导患者心理,尽可能降低其不安、焦虑等不良情绪,使患者在治疗期间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心理状态。(2)健康教育:对患者进行疾病及相关护理知识教育,增强患者对该疾病的认识程度,降低其担忧情绪,使其积极配合治疗。(3)饮食护理:按照患者病情的实际情况,以及主治医生的医嘱,为患者制定科学的营养餐,针对性补充患者所需影响,增强治疗效果。(4)用药护理:护理人员严格按照医嘱以及患者病情实际情况,对患者用药进行科学、合理的指导。
1.3 观察指标
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生命体征恢复情况制定疗效判定标准:①显效:经过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与生命体征均明显好转,或者完全消失,各项身体指标明显恢复甚至完全正常;②有效:经过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与生命体征有所好转,各项身体指标有所恢复;③无效:经过治疗后,患者的臨床症状与生命体征均为发生好转,甚至更加严重,各项身体指标未好转甚至严重。总有效=(①+②)/(①+②+③)*100%。根据本次研究中对两组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的临床调查,采用100分制对其进行评价,最终采用计算机软件对其进行数据处理,将其分为:①非常满意;②一般满意;③不满意,三个等级,其中总满意度=(①+②)/(①+②+③)*100%。
1.4 统计学处理
对本次研究中的测量和统计数据使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计算处理,对其统计的资料采用(%)表示,使用()进行数据检测校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
如表1所示,研究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为95.83%,明显高于常规组的81.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
如表2所示,研究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为97.92%,显著由于常规组的8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急重症患者病情较为严重且复杂,患者不仅生理方面承担着巨大痛苦,同时也承担着比较严重的精神压力,致使患者产生不安、焦虑、恐慌、抑郁等不良情绪,不仅严重摧残着患者的心理,而且对治疗效果也有着极为不利的影响[2]。传统护理方式,只注重对患者生理方面的护理,而忽视了患者的心理健康。而综合干预护理方式,可以在确保生理护理质量的同时,增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通过有效的沟通,缓解并疏导患者的负面情绪,降低不良心理情绪对治疗效果的影响程度[3]。与此同时,护理人员通过成功康复案例的讲述,还能够增强患者对抗病魔、康复病情的自信心与决心,进而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率,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为后续治疗工作的开展打下坚实基础。
本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为95.83%,明显高于常规组的81.25%(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为97.92%,显著由于常规组的83.33%(P<0.05)。综上所述,综合干预护理方法在治护理急重症患者时具有较好的临床护理效果,有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宜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中。
参考文献
米元元,邓澜,胡芬,沈自然.1例砷中毒重症患者行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5,50(05):635-637.
边晓宇.血液灌流治疗急性重度氧化乐果中毒患者的护理对策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16):239-240.
董莉.对行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的尿毒症患者施行综合护理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6,14(16):136-137.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