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丙奇:被就业,高校明目张胆的就业欺诈

发布时间:2020-06-19 来源: 短文摘抄 点击:

  

  熊丙奇:上海交大教授,一个被套了“教育问题研究专家”之名的业余教育研究者,因所写文章,只谈教育,故而成为“专”家,因早前出版《大学有问题》,进而得名“问题”“专家”。文章不离“教育为本”,可所写内容,所谈之事,全是“不教育为本”,既折磨自己,也折磨读者。

  

  提要:从“要求学生就业”到“学生被就业”,高校的就业率造假日益疯狂。高校的“创新”能力远被低估,“被就业”已经超出了简单的就业率造假范畴,而走向明目张胆的就业欺诈。

  

  

  “被”字句式,近日再次扩容。继“被自杀”、“被自愿”等词汇风行网络之后,最近,“被就业”成为新流行。有网友发帖称,自己在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突然就业了,就业协议书上赫然是一个从没听说过的公司名称和该公司的公章。他“太兴奋了”,发帖庆祝自己“被就业”。这则帖子引来不少大学生,交流自己“被就业”的经历。(《南方都市报》7月17日)

  

  如笔者所料,这则新闻,再次引起舆论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率造假的声讨。之所以说再次,是因为就业率造假,早已不是新闻,每年都有曝光;
而这样的声讨,几乎年复一年。对于就业率造假的危害——包括误导公众对教育的评价、误导就业政策、对学生进行反教育等等——笔者早在多年前就曾撰文,而面对今日大学毕业生的“被就业”,笔者却发现,高校的“创新”能力远被低估,“被就业”已经超出了简单的就业率造假范畴,而走向明目张胆的就业欺诈。

  

  既已曝光的高校就业率造假,虽然高校已经突破道德底线和法律底线,但通常高校还表现得比较“节制”,懂得提前告知学生、争取学生“配合”。比如,学校开家长会要求家长签署就业承诺书,承诺在某个时间之前,为子女找到工作,或者没有找到工作,就作为灵活就业对待;
再比如,学校通知学生,拿就业协议书来换毕业证书;
还比如,学校扩大就业认定的范围,把开网店、摆摊等,均纳入已就业进行统计。

  

  相比这些就业行动来说,“被就业”则完全无视学生的存在:学生“被就业”的公司可能是虚拟的,那么,公司的公章,自然也是学校伪造的;
学生根本没有参与协议书的签订过程,所以,协议书上的学生签名,也是学校“帮签”的。可以说,就业率造假走到这一步,已经登峰造极,在某届学生刚开始毕业时,这所学校的签约就业率就可达100%——只要学校愿意。

  

  从“要求学生就业”到“学生被就业”,高校的就业率造假日益疯狂,这反映出三方面问题。其一,教育部门对就业率造假的查处不严格,纵容高校的造假行为。虽然教育部门早就有“严厉打击高校就业率造假”的通知与规定,但近年来鲜见对高校就业率进行核查,并严肃处理责任人的案例,久而久之,高校也就更加胆大妄为,甚至公开交流造假经验,“不怕做不到,只怕想不到”。

  

  其二,部分高校的毕业生就业前景暗淡,其他“造假”手法已经无法奏效。近年来,教育主管部门意识到高校在就业率统计中“可能”存在造假行为,尤其在灵活就业的统计中,于是强调签约就业。高校要求学生出具就业协议书换毕业证书,以及要求家长帮学生就业,都是想提高签约就业率,但如果家长、学生不配合,或者配合力度有限,提高签约就业率,难度不小,“被就业”则直接省去了动员家长、学生的麻烦,学校就业老师关在办公室里,一天之内就可以大幅提升学校的签约就业率。

  

  其三,大学毕业生就业率已成为高教系统的政绩工程之一。就业率于学校而言,不但关系到专业的生死(教育部门有将就业率与大学专业停办、减招挂钩的规定),还影响学校的形象和招生;
于教育部门而言,关系到对政府的大学生就业政策是否落实到位,所管理的高校办学质量是否高、大学生是否受社会欢迎;
对地方政府而言,则关系到对上级政府要求解决大学生就业难是否高度重视、执行有力。本来,如果就业率统计能真实反映大学生就业情况,大学、教育部门、地方政府高度重视就业率,并无不妥,但是,如果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心思,集中到了数字上,就业率的统计,反过来会影响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解决,掩盖了严重的就业困难、教育质量低、社会对大学生评价差的问题,就业情况失去对专业设置、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模式的适度调节作用,造成教育的恶性循环。在高就业率之下,学生假就业,学校对学生进行的教育无疑也是假教育。

  

  2009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由于毕业人数增加,达611万,加之受金融危机影响,就业形势从去年这届大学生开始就业起,就十分严峻。为此,中央和各地政府先后为解决这届大学生就业难出台了诸多政策,这些政策对缓解大学生就业难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也得到社会认可。可是,对于7月初教育部门发布的本届大学毕业生就业率达到68%,有的地方甚至发布达到80%的消息,社会舆论却高度质疑。高就业数据反过来消解了社会对高校的信任。由此可见,虚假就业率才是对和谐的最大伤害。

  

  事实表明,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率已经成为一个与就业形势、真实就业情况无关的数据,失去了评价办学质量、教育质量、就业情况的基本价值。从客观上说,大学毕业生就业率,不能由高校自行统计、上报教育管理部门发布,这难以保证就业率的客观、准确;
大学毕业生就业率,也不能与学校的拨款、招生指标、专业生死直接挂钩,在如此密切的利益关系下,高校造假的原始冲动难以杜绝。

  

  为此,必须调整就业率统计方式,从统计者看,应委托具有公信力的社会中介机构,对每所高校毕业生的工作单位、具体岗位、薪资待遇、用人单位评价进行调查,目前,这样的中介机构正在兴起,比如前不久刚发布我国第一本大学生就业蓝皮书的麦可思教育数据咨询公司,教育部公布的2007年大学生初次就业率为72%,而该公司调查得到的数据为55.8%。从调查统计时间看,应从重点统计8月31日之前的初次就业率,转向跟踪统计毕业生毕业半年、一年、两年甚至三年的真实就业情况,因为调查显示,至少有20%的大学毕业生是在毕业半年之后找到工作,在美国高校,评价学校教育质量和就业质量的一个指标,比就业率更合理,是校友捐赠率。从就业率的功能看,不能用来作为政府部门确定高校拨款、招生计划的硬武器——这是计划管理思维——而应作为一种公开信息,提供给受教育者,以便他们更好地选择高校、选择专业;
提供给高校,以便高校能集合自身办学传统与特色,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
提供给用人单位,以便用人单位能招聘到适合自己的大学生人才。这才能让就业数据,真正为教育发展服务,而不是为少数人的利益服务。

  

  

  来源:大河网

相关热词搜索:就业 明目张胆 欺诈 高校 熊丙奇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