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稼祥:扬州有个“中南海”

发布时间:2020-06-07 来源: 短文摘抄 点击:

  

  人人都知道扬州有个“瘦西湖”,但几乎没有人知道,那其实不是什么“瘦西湖”,而是北京皇家园林北海和中南海的袖珍版,在一定程度上还抽取了景山和钓鱼台的组景要素,因此应该称作“小中南海”。

  “瘦西湖”的名字来自乾隆年间两个秀才写的诗,一个是汪沆,写了首题为《红桥秋禊词》:

  “垂杨不断接残芜,雁齿红桥俨画图。

  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作瘦西湖。”

  另一个秀才詹肇堂的诗写得晚一点,附和汪沆,故题为《拟虹桥修禊词》:

  “晴方淡沱雨模糊,白塔红亭展画图。

  看到淡妆浓抹处,故应唤作瘦西湖。”

  这两个糊涂蛋诗写得不怎么样,见识更差,终身不第是自然的。在他们自己生活的年代,居然想不到,把扬州这处湖景与西湖联系起来,是八竿子也打不着边的。在 乾隆六下江南,六次驻跸扬州之前,被叫做“保障河”或“保障湖”的所谓“瘦西湖”,基本一片荒芜,而且河道淤塞,无人问津,只是在乾隆第三次到扬州游大虹 园时,指着一处景色对侍从说:“这里很像京里的‘琼岛春阴’(即北海),可惜就少一座白塔!”这才掀起了把保障河多快好费地建设为江南小中南海的高潮。这 个高潮维持了8年,从乾隆22年至30年(公元1757——1765年)。

  担当建设主力军的,是扬州大盐商。当时的八大盐商之一的江春,听到乾隆帝的叹息后,花了1万两银子买动皇帝侍从,得到了白塔图纸,立即“鸠工庀材,一夜而成”。一夜可能夸张了点,就是7夜,工程质量也可想而知,其实就是一个道具而已,不是豆腐渣工程,也是个盐粒工程。可能事后改建了,不然就撑不到今天。

  绝不是巧合的是,故宫西边的北京皇家园林有北海、中海和南海,扬州的皇家离宫园林也有前湖、中湖和后湖。包括景山在的北京皇家园林有白塔,扬州也有白塔;

北京有景山,扬州有“小金山”,解说员以为是对镇江金山的模仿,其实,就是“小景山”,只是不敢叫得太白,谐了一个音罢了;
北京有瀛台,扬州有水上莲花 桥;
北京有钓鱼台,扬州也有钓鱼台;
更有趣的是,扬州的文峰塔,也能让联想起景山公园小山顶上的塔。

  盐商这样巴结乾隆,当然是希望皇帝到扬州有回另一个家的感觉,多来扬州几次,到扬州多呆些天,皇帝一乐不思蜀,就可能在盐务方面给他们更优惠的政策。遗憾的是,短短8年抢建出如此大规模园林,不可能是千秋功业,不少建筑是用所谓“档子法”建起来的“装点园林”,像舞台上的道具:围墙用竹树藩篱及蒲包临时堆砌。不知道那时候是否还发明了今天某些地方官发明的“一夜回春法”:用绿漆喷在荒山上,冒充植被。

  扬州皇家园林“小中南海”虽然没有经得住历史的风雨,许多建筑很快成了残垣断壁、破砖碎瓦,但她在扬州人的心里,堪比伊甸园,不仅给这地方的人民带来了美景和梦想,也带来了对遥远京城的向往,从“小中南海”走向大中南海,可能也不仅仅是个旅游计划,也是政治抱负。

  

  2008年4月1日

相关热词搜索:中南海 有个 扬州 吴稼祥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