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中如何让学生更适应微课教学
发布时间:2018-06-21 来源: 短文摘抄 点击:
江西省余干二中
数学课堂作为课程改革的主阵地和落脚点,要不断追求效率。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效率不高或达不到预期效果是普遍存在的客观事实。因此,明确课堂教学活动追求效率的意义,深入研究和探讨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找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和方法,就成为当前中小学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微课的出现,使这个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为了更好地让学生适应微课教学,本人觉得可以从如下几方面入手。
一、认识微课
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它们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单元应用“小环境”。因此,微课既有别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
微课的具体实施过程其实和常规课堂教学是一样的,也就是教师在讲台上对教学过程进行展示,期间包括老师问题的提出、课堂活动的安排、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等过程都要再现。只不过由于没有学生,假设学生已经完成了,教师只需要将下一个教学环节继续展示下去。由此可以看出,微课其实就是一堂完整的课,但没有学生的真正参与,教师的活动安排是作为假设来进行的。
二、制作微课
制作微课其实是微研究的过程。教师把在实际教学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制成微课,简单实用。制作微课的过程也是一个教学反思的过程,能够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尤其是第一次担任高三数学教师,很多知识点的讲解自己心中没数,重难点的把握也不到位,对于不确定或者是不明白的知识点除了请教其他教师之外,我还上网观看其他教师的微课视频。例如教学“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时,我下载了微课视频跟学生一起观看,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微课制作简单,形式新颖,可有效促进资源的积累、分享和交流,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提高教师对学科知识与信息技术的整合能力。要制作好微课,教师首先要对课件的操作流程非常熟悉,把要展示的内容至少连贯地复述五遍,直到不结巴为此。制作好微课需要把握以下要领。
(一)录制时调整电脑分辨率为1024*768,颜色位数为16位。ppt尽量做到简洁、美观大方。尽可能缩小文件,易于传输。
(二)时间须严格控制在5~8分钟左右,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微课要实现的是一对一的教学,是用于学生课后辅导,并非用于课堂教学,是为学生解决课堂上某个未能解决的知识点,是课堂学习过程的再现手段。所以在制作微课的过程中不能讲得太泛,太啰唆,最好把要讲授的内容按一条主线展开,围绕着这一条主线突出重点,语言精练而简明,用最短的时间,通过通俗易懂的例子说清楚问题。
(三)微课要快速引入课题,要有吸引力。如设置疑问,引入悬念,也可以用生活相关的现象或问题引入,用小故事引入,用实验引入等。但无论用什么形式引入,都要求新颖有趣,有感染力,与题目联系紧密,快速切题。
(四)在编写微课内容时,要有自己的见解,有思想,有价值,有创新,真正起到解惑的作用。应具有学习指南、学习目标、学习任务(把达成目标、教学重点难点及其他知识点转化为问题),应基于教学设计构想,完全一对一地启惑,解惑。对微课进行教学设计时,要遵循學生认知发展规律,即由简单到复杂、由感性到理性的认知发展规律;要以问题推动学生思考,采用启发式,避免灌输式,如让学生回忆小结,提问后留给学生一定时间思考,而不是直接给出学生答案。
(五)微课在内容、文字、图片、语言等上须准确无误。微课内容非常碎片化,非常精练,在5—8分钟内讲解透彻,不泛泛而谈;若内容较多,建议制作系列微课。
(六)微课讲解时,声音响亮,抑扬顿挫,思路清晰,逻辑性要强,有创新,有趣味性,语言通俗易懂,深入浅出,详略得当,不出现“你们”“大家”“同学们”等大众受众式用语。
(七)视频画质清晰,要有片头片尾,显示标题、作者、单位等信息。视频格式为Flv、Mp4,视频尺寸为640*480或320*240,音频格式有AAC、MP3等。
(八)微课在最后应该有一个小结作为结尾,利用小结把讲授的内容简明扼要地列成提纲,使学生对所学内容加深印象,减轻学生对知识的记忆负担。一个好的小结能给一个优秀的微课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因此,微课最后的小结要快捷利索,语言精简,重点突出。
三、上好微课
微课亦称为“微课程”,是从“翻转课堂”中涌现出来的新概念。“翻转课堂”就是教师创建视频——微课,学生在家中或课外观看视频中教师的讲解,回到课堂上师生面对面交流和完成作业的教学形态。从表面上看,我感觉“微课”最大的特点就是翻转了时间,学生下课提前学习第二天的内容,上课时讨论解决预习过程中的问题。用专家的话讲,就是从传统的“课上学新知,课下内化知识”翻转为“课下学新知,课上内化知识”。但经过深入思考之后你就会发现其实这种教学模式翻转的不仅是一种教学形式,更重要的还有我们的观念和习惯:由过去“我教、你学”到现在“你学、互教”,课堂上更多的是师生间、生生间沟通、交流和解决问题。可以说“微课”打乱了原有的课堂教学组织模式,用一种更加符合社会发展,更能适应学生需求的方式组织了课堂,把教师和学生的关系重新组织,结果就产生了神奇的效果。原有的课堂讲授多,微课更加像一对一课堂,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步调进行个性化学习。教师在教室巡回,回答问题,监控实验,探讨更深的内容,并为需要帮助的学生提供个性化指导。每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有选择地学习,做作业。翻转后的课堂能更好地做到分层教学,因材施教,更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微课颠覆了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彻底意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微课的实施,受益最大的是学生,挑战最大的是教师。在微课中,教师除了对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有科学深透的把握外,还必须根据学生的基础和需求对教学内容作二次处理,要因材施教,为学生作选择,为学生作取舍,确保教学内容的准 确性、针对性和简洁性。
微课所讲授的知识点,可以是教材解读、题型精讲、考点归纳;也可以是方法传授、教学经验等技能方面的知识讲解和展示。我认真进行了微课的标准包括其功能、时长、知识点讲解、注意事宜、ppt制作、视频画质等诸多方面的学习,最终深刻地理解了微课的功能:解惑而非授业。微课需要的是真问题、真智慧、真策略,来不得半点水分。教师在这种真实的、具体的、典型案例化的教与学情景中可易于实现隐性知识、默会知识等高阶思维能力的学习并实现教学观念、技能、风格的模仿、迁移和提升,从而迅速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四、应用微课
现在网络通信的发展和电脑的普及已经使自主学习成为可能。教师把教学中的重点和疑难问题制作成微课上传到网上,学生便可以随时点播学习。我建立了自己班级的数据资源库,把自己的微课以及其他教师的微课下载整理后放到班级资源库中。因为微课短小精悍,一个议题,一个重点,都是针对学生学习中的疑难问题设计,非常适合学生自学。学习时间和地点可以自由选择,学生有很大的自主空间。为了适应不同的学生,视频播放快慢可以调节,让不同程度的学生根据的自己的基础和接受程度控制视频的快慢。课下,学生对于不明白的知识点可以到数据资源库中找到对应的视频重复学习。周末的时候,家里有电脑的学生也可以上网查找相关视频和资料。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