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化学教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内容设计分析工具研究

发布时间:2018-06-21 来源: 短文摘抄 点击:

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huax/huax201612/huax20161203-1-l.jpg
  摘要:对教材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内容设计的认识和分析,有助于教师利用教材开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通过阐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内涵,重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素体系,据此建立化学教材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内容设计分析工具,为教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内容设计优化以及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化学教材;分析工具
  文章编号:1005–6629(2016)12–0015–04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1 研究背景
  20世纪20年代,受美国实用主义教育思潮的影响,我国化学课程文件首次提出要培养学生个人的“科学兴趣”,而“科学兴趣”是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有关的内容,这标志着我国中学化学课程开始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随着时代的发展,为适应社会需要,21世纪我国新课程开始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强调三维目标的达成。自此,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被明确提出并被置于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目标同等重要的位置。
  教材作为课程标准的具体化产物与化学课程的载体,是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重要依据,在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教材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内容设计的认识和分析,有助于教师利用教材开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从已有研究来看,对教材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内容研究明显不足。本研究通过阐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内涵,重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素体系,据此建立化学教材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内容设计的分析工具,以期为教材编制优化和中学化学教学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渗透提供参考。
  2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内涵分析
  当前我国许多教学论专著以及一些期刊论文都针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含义及分类进行过探讨。刘知新指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对化学课程情意类内容的体现,而化学情意类内容则主要包括科学的好奇心与学习兴趣、科学的物质观、对化学科学的认识、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以及爱国主义情感等[2]。夏正盛认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人文精神的体现,并将化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学习目标归纳为“科学态度、学习情感、个性意志、爱国主义精神、辩证唯物主义、理想品质、审美力”等要素[3]。上述观点均从整体的角度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行了要素提炼,但依据不明确,要素关系也不够清晰。
  有些研究则采用概念拆分的方式解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内涵,将其拆分为“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再加以细化。如张宁云等[4]综合国外学者的观点,将“情感”细化为“学习化学的兴趣、学习化学的动机、學习化学的热情”,将“态度”分解为“对历史视野的理解、对社会视野的理解、对学科视野的理解”,将“价值观”具体化为“化学研究的信念、道德规范、社会责任感等”。衡科学[5]则从心理学的角度先对“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概念解读,再据此将“情感”细化为“兴趣感、审美感、爱国感”,将“态度”分为“实验态度、学习态度、科学态度、合作态度、环境资源态度”,“价值观”则被分为“辩证唯物主义价值观、科学精神、可持续发展观、STS意识”。
  可以看出,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内涵的界定,并没有形成统一观点,而已有研究所提炼的要素均存在一定的不足。课程标准[6]作为教材编写及课堂教学的指导性文件,其中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内容作了相应描述。为此,本文参照课程标准,结合已有观点,从对象领域出发,重新梳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内涵,并提炼如下要素。
  2.1 个人对国家、民族的情感态度及价值取向
  “家国情怀”是个人对自己国家和民族所表现出来的深情大爱,是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所展现出来的理想追求。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要“热爱家乡,热爱祖国,树立为中华民族复兴、为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而努力学习化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它表现为个人对自己国家的高度认同感和归属感、对自己民族所具备的优秀民族精神与成果的赞叹与欣赏、对民族复兴而不懈奋斗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学生作为国家的希望和未来,家国情怀的培养应当是教育教学的核心内容。
  2.2 个人对化学知识在社会生活应用及自然生态环境方面的情感态度及价值取向
  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要“有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能够对化学有关的社会和生活问题作出合理的判断;赞赏化学科学对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贡献,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逐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据此离析出个人对化学应用于社会及自然环境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领域的三个要素:联系生活意识、科技意识、生态意识。
  (1)联系生活意识。“生活”即我们平时所看到、听到、接触到的息息相关的日常。联系生活意识是指有将化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经验联系起来的意识,并能灵活利用化学知识去合理判断并解决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
  (2)科技意识。“科技意识”是指对科技存在的社会认识和反映[7]。在化学学科中表现为能将化学知识与社会科技相联系的意识,能认识到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学科,与现代科技紧密相关,在人类社会物质文明的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生态意识。“生态意识”是指在人与人类社会对于不断地作用于自然界的过程中的不合理的实践所造成或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污染和失衡所做出的各种反应和认识[8]。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中对学生生态意识的培养重点在于使学生形成尊重并保护自然与环境、珍惜并节约资源和能源等方面的意识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2.3 个人在学习情感、审美发展及科学态度等方面的情感态度及价值取向
  课程标准中有如下内容:“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乐于探究物质变化的奥秘,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有参与化学科技活动的热情;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养成务实求真、勇于创新、积极实践的科学态度,崇尚科学,反对迷信”。据此提炼出三个要素:学习情感、审美体验、科学态度。

相关热词搜索:价值观 态度 教材 中学化学 工具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