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美接近对中国并非灾难

发布时间:2020-04-10 来源: 短文摘抄 点击:

  

  5月23-26日,美国总统乔治. W.布什对俄罗斯进行了为期4天的正式访问。24日,布什和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了《美俄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莫斯科条约》)和《美俄新战略关系宣言》。布什的莫斯科之行,标志着俄美关系进入了新的阶段,美国“一超”地位大大加强,俄罗斯急速倒向西方,世界政治多极化进程面临严峻考验。据此,国内外不少舆论认为,俄美接近将对中国产生负面影响。但是,我认为,这种看法却失之肤浅,虽然俄美接近对中国存在着不利的一面,但对中国却并非灾难。

  

  首先,俄美接近对世界战略格局的影响是有限的。自冷战结束以来,世界格局的基本特点是“一超多强”,或“单极+多极,”这种情况在21世纪初的头15-20年里不会改变。虽然政治多极化的趋势在发展,但其形成过程将是曲折的。俄罗斯倒入西方,确实部分增强了美国的地位,但美国企图建立单极霸权的目标也是无法实现的。实际上,布什上台以来推行的“单边主义”政策,几乎遭到了全世界的反对,甚至美国国内也有相当的反制力量。9.11事件暴露了美国实力的局限性,布什的“单边主义”不得不有所收敛。目前美国借“反恐”在全球进行军事扩张,其结果将是摊子越铺越大,陷入帝国战线过长而力量不足的恶性循环。

  

  其次,俄罗斯倒向西方,这是自戈尔巴乔夫以来俄罗斯改制的必然结果,只不过在普京时期部分变成了现实。在俄罗斯历史上,一直存在着所谓“西方派”和“斯拉夫派”的发展道路之争。彼得大帝的改革开启了俄罗斯西方化的先河,后来农奴制改革和斯托雷平的改革均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十月革命的胜利,是俄罗斯发展过程中的重大转变,也是俄罗斯试图通过另一条道路成为世界强国的尝试。但是,俄罗斯失败了,而且输得很惨,几乎丧失了自彼得大帝以来地缘政治扩张的全部成果(俄罗斯东部除外)。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使前苏联亡党亡国,但同时也使俄罗斯回到了西方化的道路。他的继承者叶利钦继续在西方化的道路上迅跑,但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却心存疑虑。美国的疑虑主要是担心俄罗斯要恢复昔日的帝国,因此在叶利钦时期俄罗斯与西方的关系始终若即若离。到了普京时期,作为前KGB官员,他对西方和俄罗斯都有比较实际的了解。他知道西方不信任俄罗斯,尤其是对俄罗斯庞大的核武库不放心;
同时他也看到了俄罗斯实际已经沦落为三流国家,目前俄罗斯的最重要的国家利益是恢复和发展经济,而不是维持华而不实的大国地位;
而且,俄罗斯的最终目的本来就是要回归西方,回归欧洲。为此俄罗斯必须向西方作历史性妥协,以换取和平的国际环境以及西方的经济援助。因此,此次俄美接近,表明俄罗斯在国家发展的道路上已经坚定不移地选择了回归西方,同时俄罗斯也暂时放弃了成为世界大国的夙愿。2000年4月,俄罗斯外交与国防政策委员会,曾经发表了《俄罗斯战略:总统的议事日程——2000》的长篇报告,其中第二章为《俄罗斯对外政策面临21世纪的挑战》,主张今后(至少20年)内 放弃以“反西方”为核心内容的“全球性大国政策”,实行“有选择地参与”国际事务的新的战略构想,力求在未来世界中生存、发展并得到地位。今年5月22日在布什访俄前夕,普京在出席俄国务委员会主席团扩大会议时也表示,俄罗斯打算同一切愿与其开展建设性合作的国家发展关系。这是俄对外政策的原则性方针。他认为,俄推行的这一既强调合作又维护国家利益的战略已初见成效,俄对外政策的目标是在国际政治和经济舞台获得与其潜力相当的地位。普京强调说,俄对外政策以维护国家利益、实现经济增长、提高居民生活水平为目标,目前它已变得越来越实用而具体。他强调,俄罗斯和美国不再是敌人,两国近年来形成的彼此信任的氛围为双方在削减战略武器领域达成新协议创造了条件,这既符合俄利益,也符合国际社会的整体利益。

  

  再次,俄美接近的进程虽已启开,但不会就此一帆风顺。其原因有4个方面:1.此次俄美接近是以俄罗斯单方面的让步为前提的。就像以前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时期所做的一样,如果得不到美国及西方国家的回报,则俄罗斯国内民族主义势力将蹿升,甚至威胁到普京的地位,或者迫其改变亲西方的政策。2.《莫斯科条约》的签订总的说来对美国有利,俄罗斯的收获是象征性的。本来俄罗斯希望将两国核弹头数目削减到1500枚,但美国只同意削减到1700-2200枚;
而且俄罗斯还被迫同意美国的要求-将削减下来的核弹头储存起来而不是销毁;
新条约对核查削减情况、削减进度也没有严格规定;
俄罗斯一直关注的导弹防御问题则根本未被提及。美国著名军控问题专家达尔德尔尖刻地评论说:“在这笔交易中,俄罗斯得到了条约,而美国得到了一切。”至于5月14日双方协议决定建立的北约—俄罗斯理事会(20国合作机制),确实使俄罗斯对北约的决策有了一个新的影响渠道,但它主要限于某些特定问题如地区安全和反恐问题等,俄罗斯仍不是北约的成员,俄罗斯没有办法直接影响北约内部核心决策。北约仍将东扩,并继续吸收新成员,包括独联体的成员,并在俄罗斯的西、南边境建立“防疫地带”。3.俄罗斯与西方在某些问题上的分歧仍然存在,其中特别是车臣问题和俄罗斯与伊朗的核技术和导弹技术合作问题等。4.俄罗斯与西方的经济关系仍然是薄弱的,大大落后于中国与西方国家的经贸联系,俄罗斯在世界经济中并不重要。俄罗斯目前还没有加入WTO, 经济市场化程度也很低,国内法制不健全,1993年2月,叶利钦就曾把自己的国家称为“一个世界级的黑手党国家”。尽管1999下半年以来俄罗斯经济已经走出谷底,2001年GDP增长达到8.3%,2002年GDP增长为5.5%, 但俄罗斯的GDP仍不到中国的1/3(3500亿美元),面临落入不发达国家的危险。普京总统在一次讲话中就承认,如果俄罗斯想达到目前西班牙和葡萄牙的生活水平,那么俄国经济的增长在最近15年间应该为每年递增7—8%。2001年5月,美国人杰弗里·泰勒在《大西洋月刊》上发表了一篇题为“俄罗斯完了”的文章,认为,俄罗斯上千年的历史积聚的国内矛盾注定了它会面临人口减少、经济衰退和疆域分解的危险。在未来的几十年里,俄罗斯由于丰富的资源、穷困的人民和腐败的政府将和第三世界国家一样,不会与世界的其他部分发生太多的关系。总之,作为一个超级大国的俄罗斯已经结束了。

  

  最后,俄美接近对中俄关系不会产生实质性影响,反而有助于消除某些中国人对俄罗斯的依赖心理和不切实际的结盟幻想。事实上,冷战结束以后,俄罗斯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重要,其大国地位的幻象主要源自其陈旧的军事机器。但是,我们有些人过去对俄罗斯估计过高,现在看来,俄罗斯实力的恢复需要相当长的时间,而且即使东山再起,俄罗斯仍将是一个二流国家。因为俄罗斯既然要回归西方,美国等就不可能允许俄罗斯再有成为世界一流国家的机会,从而重新构成美国的竞争对手。由于对俄罗斯国力存在估计过高的问题,因此在1999年的科索沃危机特别是中国驻南斯拉夫使馆被炸之后,不少人主张中国改变不结盟政策,甚至与俄罗斯结盟,共同对付美国。现在看来这种看法是多么一厢情愿。俄罗斯与中国目前所求者主要是睦邻友好,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从来有其限度,这种限度就是不针对第三国,不对抗,不结盟,大家做好邻居、好伙伴和好朋友。况且,俄罗斯对中国一直存在着戒心,视中国为潜在威胁,其向印度出售的先进武器在质量上要高于中国。在近代中国历史上,俄罗斯曾是中国的最大威胁之一,将来俄罗斯一旦国力恢复,谁也不能保证它不会再给中国找麻烦。

  

  “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中国文化传统的最大遗产是强调内向之努力,内圣外王,天助自助者。与中国不同,俄罗斯多次把希望寄托在西方的身上,最后总不免落得自欺欺人的结局。总之,在当前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中美关系发展受到严重干扰,俄罗斯重新校正外交方向的关键时刻,中国的外交应坚持以我为主的方针,国内优先、经济优先,自强然后强人,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战略策略,一方面坚持首先要把自己的事情办好,把中国的经济搞上去,同时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维护政治稳定,根治腐败,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改善中国的国际形象,使中国的经济军事实力能够达到一个可以让中国较为自信的处理国际事务的水平;
另一方面,则要展开灵活的、以经济为主导的、全方位的外交,稳定周边、立足亚太,走向世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好准备。

相关热词搜索:中国 灾难 接近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