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恐慌【食品:用理性抗恐慌】

发布时间:2020-03-26 来源: 短文摘抄 点击:

  2011年的食品安全领域可谓风声鹤唳。一方面是政府最强力度的狠抓严打,一方面是媒体坚持不懈地揭黑扒粪,中间引爆着一个个“燃点”极低的食品安全事故。花样翻新的“各种门”、 光怪陆离的“智慧结晶”,无不挑战着老百姓敏感的神经。从谈“添”色变到谈“食”色变,由点及面,似乎预告着我们告别了食品短缺的年代,却一头扎进了“病从口入”的“乱世之秋”。
  理性化为脆弱,误解导致焦虑,民众似乎不约而同地患上了食品安全恐慌症。在少数媒体的炒作声中,“食品恐怖”的危机愈演愈烈,甚至造成无辜行业生存空间骤减。
  在餐桌保卫战的集结号中,多龙治水的政府监管,饱受争议的安全标准,明枪虚晃的企业自律,都宣告着2011的战斗不会就此结束,2012仍将任重道远。
  ――编者
  
  “不都种瓜了,降低点风险”
  本刊记者 陈沙沙
  12月17日清晨,站在不宽的水泥马路上,放眼望去,一排排塑料大棚在两旁错落有致。大棚中间则夹杂着大片荒废的“钢骨架”,里面杂草丛生。天刚蒙蒙亮,有寥寥几个农民结伴进入大棚。
  这里是江苏省丹阳市延陵镇大吕村的现代农业产业园。今年5月,因媒体报道不实、公众认知空白,而引起全国轰动的“爆炸西瓜”事件就发生在这700亩瓜田之中。
  时至今日,当老百姓的情绪趋于平静,新闻背后的真相如何?“有毒西瓜”的传言是否有据可循?现在,瓜农的情况如何?带着疑问,记者来到了大吕村,走访了“爆炸西瓜”新闻事件中的当事人,还事实以本来面目。反思公众“闻瓜色变”的理性迷失,探访生活在事件阴影中的瓜农。
  2011年春节前夕,51岁的镇江市丹徒区宝堰镇村民刘明锁,带着全家人,来到十多公里外的延陵镇大吕村,将几十年积攒的18万血汗钱,加上8万元贷款,一次性承包了47个大棚,投入到种植大棚西瓜上。
  几个月的辛苦劳作,刘明锁一家吃住在瓜棚,边学边做,同时还雇了10多名附近村民帮助管理。4月,看着瓜棚里的西瓜成功坐果,从鸡蛋般大小变成了“气球”、“ 篮球”,老刘一家笑得合不拢嘴。
  5月7日,刘明锁听从“土技术员”周茂才的指导,给瓜棚分别喷洒了“西甜瓜膨大增甜剂”和“速溶钙”。
  但第二天,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不少西瓜居然裂开大嘴,有的更是炸得像开了花。从5月8日开始,已结满瓜藤的大小西瓜,一个个“疯狂”地裂开了。
  据首次报道“爆炸西瓜”的扬子晚报通讯员李国平介绍,刘明锁47个瓜棚,“炸瓜”率达67%。看着裂开的瓜,只能送给别人喂猪或喂鱼,刘明锁一家人的眼泪都快出来了。“他是求助无门,自己也不懂技术,就希望通过媒体找专家弄清楚‘炸瓜’是怎么回事,还能不能卖出去。”
  作为首批前往大吕村为“炸瓜”做鉴定的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教授汪良驹,在走访了十多个裂瓜的农户后,初步认为,旱涝急转以及膨大剂使用时机不当等多个因素共同造成了当地西瓜大面积开裂、畸形。
  此外,他从“西甜瓜膨大增甜剂”和“速溶钙”外包装上印着相同的登记证号判断,其中必有假冒伪劣农资产品,影响了西瓜正常生长。
  然而,让汪良驹始料未及的是,原本只是果实开裂这类最常见的农业生产问题,在媒体的炒作下,却引发了老百姓的恐慌,一路演变为“食品安全事件”,甚至影响公共安全。
  而汪良驹本人,也因为坚持认为“获得国家正式批准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是可以使用的,它们在正常使用条件下,不会引起人体健康问题”,而被一些媒体刻意摆在了“力挺派”、“反对派”、“谨慎派”的擂台上,甚至还曾接到不理性消费者的恐吓电话。
  面对“膨大剂”这一公众陌生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不明原委的媒体集体扎堆大吕村,以 “地雷瓜”、“ 爆炸瓜”等夺人眼球的标题,直指膨大剂会对食品安全构成威胁。甚至部分不负责任的媒体炒作“膨大西瓜”会“增加肾脏负担”、“造成儿童脑炎、发育不良、痴呆等”、“吃到人肚子里可能会把肠子炸断”等话题,加剧公众恐慌。
  “出事后,七八十家媒体都守在大棚外的马路上。他们不调查,就是拍照。有个记者,扛着摄像机半个小时,就守着西瓜,拍它裂,怎么裂。我们都说他有毅力。”瓜农张保福无奈地向记者说,今年他共承包了24个瓜棚,损失约7万元。
  就这样,四起的谣言,挑战着百姓对膨大剂的认知空白,刺激着他们“衰弱”的神经。一时间,人们闻“瓜”色变,西瓜滞销、跳水贱卖,突如其来的“蝴蝶效应”冲击着全国的西瓜产业。
  一位四川攀枝花瓜农曾在微博上发文求助,称当地盐边县有几万斤西瓜烂在地里;在海南省文昌市,近2万亩西瓜滞销田中,农民欲哭无泪,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西瓜熟透腐烂。而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就是引起人们恐慌的“膨大剂”谣传。
  业内人士估算,因为公众对于西瓜消费的恐惧心理,“爆炸西瓜”造成的损失案波及江苏、上海、北京、四川、海南,辐射全国,直接经济损失约达100亿元。
  走在大吕村,瓜农们为了减少损失,已经开始了生产自救。张保福家在承包的瓜棚里,种上了小葱、莴苣、西兰花等农作物,“24个棚,只种了一半,其他的实在是没有心力弄了。”
  “明年不能都种瓜了,多种些不同的作物,降低点风险。”听到张保福家的瓜棚热闹,三三两两的瓜农聚集了过来。他们中大部分人,都是靠贷款或借款才凑足承包费的,这次“膨大西瓜”的损失,他们需要好几年时间才能恢复过来。
  采访的最后,刘明锁告诉记者,如果他知道会引起公众恐慌,导致全国的瓜都卖不出去,他绝对不会跟媒体说“膨大西瓜”的事,“亏了我一个人就算了,不能让全国的瓜农跟着亏。”
  
  对风险因子,别太过敏
  ――访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周应恒
  本刊记者 陈沙沙
  2011年,食品安全的阴霾挥之不去。“瘦肉精”事件的发生,把74名公务员拉下马;三大速冻食品企业中招“细菌门”,让知名品牌“一失足成千古恨”。老百姓的食品安全信心也被敲打得几近瓦解。
  对此,记者采访了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周应恒,在他看来,绝对的食品安全零风险是不存在的,这主要表现在风险控制上。现今,为满足人类越来越多样化、高级化、周年化、全球化的饮食趋势,需要一条很长很复杂的供应体系。而在食物生产、加工、流通的整个系统中,工艺越复杂,链条越长,人为干扰越多,都会增加食品安全的风险。
  “对于风险因子,我们不能过敏,产生恐慌。”周应恒提到,“最重要的是,基于现在的科技水平,我们能不能允许它存在,以及允许它存在于一个可以接受的范围内的规定,即食品安全标准。”
  面对乳品新国标被企业“绑架”的质疑,周应恒认为,一些标准的“改善”,虽不涉及安全问题,但真正的“标准”,作为公器,应代表公共利益,不能强调所谓的中国特色或国情。
  就频发的食品安全事件,周应恒分析,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无良”,比如“瘦肉精”事件。另一种是“无知”,属于技术认知水平不到位。
  在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大多出在“无良”。对此,周应恒认为,除了要求企业承担第一责任,监管部门更应负起责任,切不可缺位、失范、低效。
  据悉,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属于多部门“分散和分段”的管理模式。食品在生产、流通、销售等不同环节分属农业、质监、工商、商务、动植检、卫生等多部门管理。这使得监管漏洞增多,再加上社会监督的缺位,违法企业极易逃脱。企业违法成本很低,导致企业敢于投机违法。
  “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到底怎么走、怎么理,现在还没有一个成熟的方案。在2012年,政府在这方面应该会有所作为。”周应恒指出,全国人大常委会已把食品安全提高到国家安全的层面。
  对于社会监督缺位的现象,周应恒建议,媒体的监督至关重要,但媒体报道一定要真实、客观,而且须肩负起向老百姓普及食品安全相关知识的责任,消除公众的认知空白。
  频现的食品安全事件,也促使政府不断加力整治。
  2011年,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开展了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滥用食品添加剂和乳制品、食用油、肉类、酒类、保健食品综合治理等一系列专项行动。查处食品非法添加案件1.8万多起,取缔、关闭违法违规企业5000多家,破获刑事案件1200多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000多名。今年2月出台的《刑法修正案(八)》,也为加大对食品安全犯罪行为的惩处力度,提供了法律依据。
  就在记者采写这组报道时,全国食品安全办主任会议在京召开。从会上传出的信息表明,明年我国将严打食品安全违法犯罪活动,严格落实食品安全监管责任,提高食品安全日常监管水平。
  “食以安为先”,也许在2012年,食品安全的阴霾将逐渐“挥之而去”。
  
  回放2011
  俗话说:“早起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回顾2011年,食品安全问题从未离开过人们的视线。而与之如影随形的,是监管部门、媒体的一次次“围追堵截”。
  3月15日,央视特别节目曝光双汇“瘦肉精”养猪一事。有毒的瘦肉精虽然可以增加动物的瘦肉量,使肉品提早上市、降低成本,但长期食用这种肉制品可能造成染色体畸变,诱发恶性肿瘤,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
  4月11日,有媒体曝出,上海浦东区的一些华联超市和联华超市的主食专柜都在销售同一个公司生产的三种馒头:高庄馒头、玉米馒头和黑米馒头。检测发现,这些馒头都是回收馒头中加香精和色素加工而成。
  9月中旬,公安部指挥浙江、山东、河南等地公安机关破获一起团伙生产销售食用地沟油的案件。一条集掏捞、粗炼、倒卖、深加工、批发、零售等六大环节的地沟油黑色产业链浮出水面。
  10月19日,“思念”三鲜水饺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11月7日,三全白菜猪肉水饺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11月17日,湾仔码头上汤小云吞也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三大冷冻食品品牌一时间深陷“细菌门”。
  除此之外,北京惊现美容猪蹄,沈阳查处25吨毒豆芽,南京端掉鸭血黑作坊,重庆捣毁制售潲水油窝点,浙江揭开血燕市场乱象……从地方到全国,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食品安全事件频频出现,由媒体命名的就不下二、三十件。人们唱着“又见香精馒头”,感叹“火锅底料有多深”。
  在质问“什么还可以吃”的社会背景下,面对食品安全问题,老百姓的心态已是“草木皆兵”。如果恶意的谣言撞上公众认知的“空白”,那食品安全恐慌可谓“一触即发”,最终将威胁一个行业的发展、一个群体的生存。
  越来越多的食品安全事件,拷问着国人的心理底线。痛定思痛,当食品安全成为一个全民性的深刻问题,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进行反思。
  (陈沙沙)
  
  媒体论道
  食品监管存在一个“周期律”:把人神共愤的黑心商人严打了,这场运动也就到此结束了。然后,再有另一种稀奇古怪的害人食品出现,群众声讨,领导批示,监管部门再来一次运动。就这样,周而复始,无穷尽也。
  ――经济参考报
  
  仅靠制定一部法律、出台一些标准,并不能彻底解决食品安全问题,作为利益相关方,消费者同样需要勇敢地站出来。
  ――人民日报
  
  寄望2012
  网友123.235.43:应该在全社会建立企业和公民的诚信档案,定期对不良信用记录予以曝光,让破坏食品安全的个人和企业在业界无立足之地。
  网友Marc Lavoine:期待能有自己的地,自己种菜自己吃。
  网友草样年华:一味追求蛋白质含量,于是就有了三聚氰胺;一味想要颜色靓、个头又大的农副产品,于是就有了各种化学药品超标;一味追捧没有肥肉的猪肉,于是就有了瘦肉精……所以,返璞归真是当务之急。
  

相关热词搜索:恐慌 理性 食品 食品:用理性抗恐慌 用理性抗恐慌 理性看待食品添加剂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