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课原文_期待怎样的大学最后一课
发布时间:2020-03-26 来源: 短文摘抄 点击:
七月,毕业歌又将唱响。 把学士帽的穗子从右边拨到左边,一点头,一弯腰,意味着大学结束了。但作为大学最后一课的毕业典礼,应该给学子们留下点什么呢? 八十多年前,许多刚走出校门的青年高唱着聂耳和田汉共同创作的《毕业歌》投笔从戎,奔赴抗日前线。今天,北大校长用网络语言给学子们上了最后一课,并和他们一起怀念电教楼里悠然的‘学术小猫’、寝室里熄灯后的‘段子’……
近些年,一些大学校长在毕业典礼上致辞时不约而同抛弃“官话”、“套话”,尝试“用心和学生说话”,甚至用流行的网络词语包装致辞,以示对学生的“亲近”。
但是,大学的最后一课,仅仅就是一场单纯的感情宣泄,一场俏皮话的狂欢吗?
大学毕业典礼起源于中世纪的欧洲,在早期是一种来源于宗教的仪式。发展到现在,在许多西方国家,毕业典礼往往成为许多人一生中的一个重要时刻。毕业生和他们的父母、亲友大多锦衣华服,盛装出席。
毕业典礼上的嘉宾致辞也是一个重头戏,许多成功人士被邀请前来,但目的并非贩卖“成功学”,而是以自己积淀多年的人生经验和毕业生们一起做一次关于人生的探讨。
“你们会屈从于批评,还是会坚守信念?你们会在严峻的现实之下选择放弃,还是会义无反顾地前行?你们要做愤世嫉俗者,还是踏实的建设者?你们要不计一切代价地展示聪明,还是选择善良?”亚马逊书店创始人杰夫•贝佐斯在普林斯顿大学毕业典礼上希望毕业生们认真对待人生的各种选择题。
“如果能回到过去,我会告诉21岁的自己:一个人的幸福在于他懂得――生活不等于你的收获和成就。你的简历,你的证书并不代表你的生活,尽管很多人会混淆着两者。”《哈利波特》的作者JK罗琳在哈佛大学毕业典礼上与毕业生们一起分享了如何面对不可预知的生活。
大学毕业典礼,在某种层面而言,是最为重要的“大学最后一课”,更是最能直观反映大学品格的一次文化仪式。
在当下这个经济焦虑的时代,世界各国都在通过激烈竞争以保障其世界市场上的份额,都在通过提倡高度实用的、适用于短期赢利的技能“教育”去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
但教育绝非一朝一夕之事,它的着眼点落在遥远的未来,它的根基扎在文明起源的过去。大学更应该教会学生如何去思考、质疑和辩论,他们才能应对这个变幻莫测的世界,才能对文明和社会保有审慎的目光和善意的关怀。
其实,无论社会是否浮躁,大学是否迷失,社会公众都对亘古不变的大学精神充满期待;无论大学里年轻的“80后”“90后”有多么新潮、时尚,他们内心仍然保留着对崇高、责任等词语的尊重和信仰。
因此,对于“大学的最后一课”,我们应该有更多的期盼和希望,期望这是一个塑造合格公民的良好机会和一次大学精神的回归,以此激发青年们的独立个性、理性思维和包容风范。
真正的教育尽管不一定能带来财富,但却有助于建立一个更完善的社会。正如两千年前,苏格拉底在雅典为自己辩护时所说,一个健全的国家需要能够独立思考的公民。
相关热词搜索:一课 期待 大学 期待怎样的大学最后一课 对大学心理课的期待 我所期待的大学语文课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