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虾经纪人”柴久兵,虾子比鱼赚钱多了_龙虾批发多少钱一斤

发布时间:2020-03-23 来源: 短文摘抄 点击:

  柴久兵的办公室在潜江积玉口镇龙虾批发市场,每到龙虾上市的季节,他就要驻守在这儿,负责看秤。说是市场,不过是几间改建成办公室的平房,加上一片搭着盖棚的空地,场外连着坑洼的水泥路,既是过道又是停车场。凌晨五点开始,送虾子的收虾子的,都在这儿集结,要从三月一直忙活到七月。
  “本地的虾子最多收两个月,像你们来的这个点,农民要插秧,得把虾子全起出来,现在就剩一点尾巴。”市场里龙虾满地爬,柴久兵稳坐在场子里唯一的办公桌上,也不弯腰去捡。只是碰上虾贩送虾,才会蹦下来过秤,顺便捡两只丢进筐子里,“量起不来,多一只少一只没么区别。”
  他惋惜我们来得晚了,没见着半个月前送虾的“疯狂”,“五一那几天,每天一万多斤往南边送,走得起量,价钱也好。”我们到的时候,他请的女工正头也不抬地挑虾,龙虾过一下手,被迅速准确地扔到对应的篮筐里。市场里堆起几米高的泡沫保温盒,负责搬运的工人正在底下铺冰块,等着运虾。
  收虾和打包工作一直要进行到下午两点,分装好的虾子被运到附近的后湖,集中了发铁路运,到达江苏得要12个小时。从2005年开始,柴久兵和苏北的水产商合作,把潜江虾大批地往东卖,江苏、浙江和上海是他的主要市场,不走武汉,因为“价钱卖不起来。”
  苏北“上游”给他的收购价是个秘密,他只肯透露,价钱能翻个一番多,运到苏北的虾,卖出去,价格又要翻上几番,柴久兵说,龙虾不愁卖,从来都是卖方市场,“虾只有那么多,当然是价高者得。”
  在积玉口镇,他是出了名的虾贩子,按市场上的说法,叫“龙虾经纪人”,柴久兵觉得这个称呼挺不错,潜江龙虾就是他手里的“明星”。
  
  小虾卖冷库,大虾送山东
  
  市场的人恭敬地叫他柴总,他有搭档三人。说到虾,积玉口镇让周边的乡镇眼红,背靠着借粮湖,土地肥水质好,一到四五月,长熟的野龙虾满地爬,但早年,并没有人做龙虾生意。
  1997年,柴久兵听说附近的冷库收龙虾,便拿着筐子挨着村收,每斤两毛钱,卖给冷库每斤三毛,每天能赚个一两百块的差价,一个月下来就有五六千的收入,“比卖鱼强多了”。
  跑冷库的时间长了,他摸着了门道,送之前自己先分拣,冷库是加工虾仁出口,只要小龙虾,剩下的大龙虾,他留着卖给小餐馆。2001年,潜江的小饭馆里开始卖炒虾仁,吃的人不少,龙虾的价钱缓慢往上涨,每斤可以卖到7毛钱,收了四年虾,柴久兵和他的搭档三人成了小有名气的虾老板。
  有了收虾的市场,2001年的积玉口镇已经有了零星的龙虾养殖户。“农民知道冷库的虾子卖给老外吃,回去就把田里的野龙虾一拢(归置在一起),就算自己养的了。”柴久兵的搭档之一姜有明,就是早期积玉口镇的龙虾养殖户,到现在,手头还有几十亩虾田。
  2003年,积玉口镇宝安村村民刘主权发明“虾稻连作”的养殖方式,潜江刮起大规模养虾的风潮,一亩田能产三到五百斤虾子,积玉口的虾量暴涨,他已经不用走村串乡收虾,虾农集中的村组,“自动”产生了他的“下线”。“下线”负责在各村收购,再卖货给柴久兵,积玉口镇上有座桥,是个小地标,桥上就是当年的龙虾交易市场,也是他的“基地”,走车走人走龙虾,热闹得很。
  他同时开始往外卖虾。2003年,五七油田出了著名的“小李子”油焖大虾,生意火爆。本地厨师带着手艺出去闯荡,一批到了山东,龙虾还得在潜江找,老关系户们找柴久兵发货,“收了大龙虾就往山东发货,走铁路一趟要20多小时。”给山东供货,让他发现了潜江龙虾的另一个优点,耐活,最多只有10%的死亡率,“说明能把它往远处卖了。”
  
  苏北老板成了潜江龙虾的“上游”
  
  潜江龙虾折腾出了名,除了山东,找上门的还有来自苏北的客户。2005年,操着江苏口音的高老板找到柴久兵三人,成为他们最大的合作伙伴。现在,积玉口镇甚至整个潜江市,高老板都是知名人士,每年三月,雷打不动地带着老婆驻守市场,一住就是七年。
  合作伙伴们做了分工,高老板的老婆负责管账,柴久兵负责看秤,剩下人的负责组织货源,高老板负责协调和运输,他们请了十多个工人,帮着分拣和搬运,柴久兵说,卖往南方的虾有讲究,每只长要到4公分,分3到5钱、5到8钱、8钱以上三个档,依次对应上海、南京和扬州,按档订价。2005年,他往苏北卖虾,最贵的已经卖到了每斤9元,创下历史新高。
  “自从潜江人开始吃虾,价格一直涨,百分之两三百地涨。”柴久兵说,2005年开始,整个积玉口镇,几乎户户养虾,亩产量高,光大虾,他们每天就能收上一两千斤,却还是不够卖。几经考量,他们决定将大虾特别是整肢虾,专卖给苏北,因为“高总出价最高”。
  合作一年后,高老板请柴久兵三人去苏北考察了一趟,餐厅里的“盱眙十三香”龙虾一盆就288元,虾来自潜江,卖出去的价钱每斤十元不到,柴久兵觉得,“这龙虾价钱还得往上涨,空间还大得很。”另外的收获是见识到了上游的实力,“苏北这边的老板,货专攻江苏、上海和浙江的餐厅,实力强得很。”三人吃了一大颗定心丸,此后,上游每年邀请他们考察市场,游玩一番成了合作伙伴们的固定休闲项目。
  
  转战外地收虾
  
  龙虾市场修起来是2007年7月的事。在政府的主导下,成立了潜江市龙虾养殖协会,和潜江龙虾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均设在积玉口。镇上顺势修建了龙虾市场,进场门槛并不高,“意思一下交点管理费”就行。柴久兵三人已是本地最大的龙虾收购商,越来越多的贩子加入他的收购体系中来,虾季一到,除了有贩子自己送虾过来,他们也请人下乡收虾,专攻养殖大户。
  2009年,潜江龙虾大丰收,市政府正在筹备第一届龙虾节,刚进五月,气温一升,本地餐厅对龙虾的需求量剧增,收虾竞争激烈起来,起出来的虾子还在田边就被抢订一空。到龙虾节开幕前,龙虾的收购均价已经破了每斤10元。柴久兵在镇下属的二十多个村,每村安置了两三个虾贩买虾,专收大虾,高价卖给苏北,“做了这么多年,总有我自己的一些渠道,收虾子,价钱重要,人情也重要。”
  他能记住每个虾贩的名字,家庭状况,甚至近期的家事和心思,采访时,有两夫妻送虾过来,他问人家:“今天只怕要早点回去,给棉花打药吧。”他做生意爽快,有位附近的婆婆,每天送点虾过来讨生活,不管虾子的好坏,他收了就让管账的给15块,我们到的时候,婆婆笑骂:“这个鬼,多少都只给我15块。”婆婆一走,他把快死的虾子挑出来扔掉,笑笑:“还不到两斤哦!”
  为竞争也为还虾农的人情,他现在经营的项目还包括卖虾苗,每年七八月份,将虾苗卖给虾农,隔年三月开始回购龙虾,包下买卖的一头一尾,这也算每年稳定虾源的来源之一。
  即便如此,潜江龙虾越来越紧张的供应,也逼着他往外走,大概从2007年起,他特别留意周边县市的龙虾养殖信息,省内的监利、洪湖、仙桃,还有省外的鄱阳湖和洞庭湖,都是他的采购地。“这两年天气不正常,2010年潜江虾子减产厉害,没有办法,我们只有到处走。”和他信赖的潜江龙虾比,外地虾能起量,但是长途运输死亡率太高,最高接近三分之一的死亡率让他一趟就赔过二十多万,“还是我们潜江虾靠得住。”
  
  十几年过去,没人知道柴久兵到底赚了多少钱,他只承认,“略赚了一点点”,能看见的是,他长期雇佣了十几个工人,帮忙搬运和分拣,柴久兵说,每个跟虾子打交道的人,都能赚到钱,还不少,他指着拣虾的女工,“每个月赚两千块,一点问题都没有。”
  至今,他也不愿意做小生意。我们临走之前,看着他上了一会QQ,网名叫“虾王”,签名档里写着“提供虾苗,大批量收虾和卖虾”,可是他说,“很多人在网上加我,要来找我,没用,价钱太低了,我谈都不愿意谈。”■

相关热词搜索:虾子 龙虾 经纪人 “龙虾经纪人”柴久兵 虾子比鱼赚钱多了 虾子比鱼赚钱多了 盱眙龙虾养殖致富千万家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