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海谍战解析_解读谍战片遗传密码

发布时间:2020-03-23 来源: 短文摘抄 点击:

  上世纪50年代中后期,中国大陆就掀起了第一波谍战片高潮。谍战剧几乎所有的要素,都在那个时候已经出现和定型,并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       从《暗算》里“高大全”的安在天,到《潜伏》里城府颇深的余则成,再到《借枪》中“史上最落魄、最差钱的潜伏者”熊阔海,性格各异、不同类型的谍战片角色一再在电视屏幕上演绎得风生水起。带着红色经典改编翻拍、响应主流宣传导向、以及为当代都市人找寻生存信念和技能等诸多因素,谍战剧的创作激情和观看热情一直居高不下。
  事实上,在上世纪50年代中后期,中国就掀起了第一波谍战片高潮。半个世纪之前还没有电视剧,传统的黑白影片承载了这一主题的表达。虽然在技术上远没有达到今天影视剧中的精彩视觉效果,但谍战剧几乎所有的要素,都在那个时候已经出现和定型,并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
  
  现实来源和初次试水
  谍战片的直接现实来源是革命斗争年代的敌后游击战和城市地下工作。解放后,这两种斗争方式退出了历史舞台,但由于历史叙述和现实政治教育的需要,却在历史和文艺作品中得到新生。另一方面,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撤退不及和战略反攻的需要,国民党在大陆还留下了一批特务和残余部队,对这批军事力量的斗争几乎持续了整个上世纪50年代,并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由于政治运动等原因得到加强。因此,剿匪和反特不仅是实际生活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同样成为了文艺作品、特别是电影的主要题材来源。
  有意思的是,游击战和地下工作,与剿匪和反特之间,存在着内容之间的对应,导致在电影艺术上往往也共用着同一套叙事元素。虽然有所区别,但剿匪片/反特片与谍战片之间仍然存在着很多的共同点,特别是在电影形态的惊险样式探索和超越正面军事战争之外的隐蔽战线的斗争情节方面,谍战片得到了充分的养料。
  在以剿匪、反特、游击战和地下斗争为主要内容的文艺作品的启发下,具有类型意义的谍战片在上世纪50年代中期横空出世。在谍战片形成和确立类型特征的过程中,值得注意的第一部影片是我们非常熟悉的《渡江侦察记》。影片讲述了渡江战役之前,解放军某部派遣李连长率领侦察班偷渡过长江,侦察国民党军队江防部署的故事。在当地游击队的配合下,李连长胜利完成任务,并在大军渡江之后消灭敌人,与大部队会合。
  从各种影片分类口径上,《渡江侦察记》都没有被归为谍战片,而是战争片中的优秀分子。的确,影片叙事的主要动机来自于战术侦察的需要,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也主要依靠实地观察和伏击敌方军官等战术手段。当李连长和强劲对手国民党情报处长相遇时,大多通过正面武力冲突的方式解决问题,像挎斗摩托对大卡车的追击,以及影片后半部分的包围或突围,都为影片增加了战争片的场面和元素。
  不过,影片独特的情节设计和汤晓丹导演的细腻刻画,使《渡江侦察记》显露出了若干谍战片的特点,并被后续的很多作品继承和发扬。为了获取情报而长时间地深入敌后,并与敌方情报处长数次面对面地斗智斗勇,已经完全超出了普通战斗侦察的范围。陈述饰演的情报处长心思缜密细致、是一个复杂的情报对手。李连长与情报处长的第一次交手是他率部伪装民工在江边修筑工事时,情报处长通过肩部肌肉几乎确认出李连长的卧底身份;随后,李连长伪装成国民党军官开着大卡车以伐木为名侦察炮兵阵地,撤退的时候又和老对手正面相逢,情报处长一连串的提问和李连长流利的回答是这部影片中最为紧张的段落之一,可惜在情报处长就要看出破绽的时候,李连长将其打翻在地并上演了经典的卡车和挎斗摩托搏斗的情节,最终将影片引向战争片而非谍战片的风格。
  这部影片由号称“银幕将军”的汤晓丹执导,在《渡江侦察记》之前,他刚刚完成了著名的战争大片《南征北战》。《渡江侦察记》则一改这种大兵团作战的风格,游击战和地下工作的元素,及李连长和女游击队长刘四姐之间的情愫使得这部影片相比之下富有轻灵之感。据当时的统计,这部影片在全国上映周期长达半年之久,观众人数多达1733万人次,创下了1954年国产片的最高观影纪录。此外,影片还为谍战片贡献了一个出色的演员孙道临,他后来在《永不消逝的电波》中的成功出演在中国电影史上留下了一个辉煌的地下工作者形象。
  
  反特片,谍战片的孪生兄弟
  同样与谍战片出现有着密切关系的是反特片的成熟和改变。由于东北地区解放最早,1949年,长春电影制片厂就根据现实斗争的需要完成了反特影片《无形的战线》。随后类似题材在各大电影制片厂都有试水,例如上影厂的《斩断魔爪》(1954)、《天罗地网》(1955),以及长春电影制片厂的《神秘的旅伴》(1955)等。反特片对谍战片的重要启示在于一个特殊情节类型的产生:在长影厂1956年拍摄的《虎穴追踪》和1957年拍摄的《寂静的山林》中,我方公安干警为了掌握敌特活动的整体情况,冒险打入到敌人内部、获取信任之后将其一网打尽。这种情节类型体现出潜伏与反潜伏之间的冲突,并通过主角的双重身份设计出独特的情节桥段,增加了影片的紧张感和观赏性。在具有此类特点的反特片中,最具有影响力的无疑是1957年由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出品的《羊城暗哨》,2007年,在谍战热兴起的影响下,这部老电影50年后又被翻拍为电视剧,继续影响新一代的观众。
  与汤晓丹执导《渡江侦察记》不同,《羊城暗哨》是卢珏作为正式导演的处女作。卢珏解放前就入行,当他升任导演开始独立拍片之后,交到手上的第一项任务就是这部《羊城暗哨》。虽然对于惊险类型影片并不熟悉,但他大量阅读相关作品,对剧本进行了引人入胜的改变,并将自己在香港、广东工作生活时对当地城市的感受融入影片中,使《羊城暗哨》获得很大成功。
  影片显示出成熟的悬念设置与视角控制的技巧,特务头子梅姨的面纱直到高潮部分才揭开,既在意料之外,又属情理之中。另外一些小段落的设计也充满了创意,例如小神仙在公园的长椅上通过测字和王练接头、并告知与梅姨的接头地点与暗号的情节,已经成为中国反特片的经典桥段,并一再被之后的不同影片所翻版使用。
  以《羊城暗哨》为代表的50年代中前期的反特片,为谍战片的形成奠定了若干基础。反特片的绝大多数段落已经脱离了武装斗争的基本形态,将主要焦点和吸引力放在了双重身份造成的信任问题,以及千方百计获取情报上来,充分展现了谍战的魅力和冲突,谍战因而从广义上的革命斗争题材中脱颖而出,具备了独立成型的气质。另外,新社会的公安干警与革命年代我方地下人员之间本身就已经具备了某种相似性,反特片的卧底剧情让创作者们对如何展现地下工作者有了新的视角,除了工人运动和政治宣传,他们也可以开展机智勇敢的情报工作,这也更有利于对主角的革命理想和坚强意志进行浪漫主义的塑造。敌后斗争影片中的一部分开始逐渐向谍战片靠近。
  与此同时,反特片的情节中往往出现了一批妖艳毒辣的女特务。她们身材丰盈、面若桃花,身着艳丽的旗袍,烫着蓬松的卷发,抽着高档香烟,对我方人员百般诱惑和试探。大城市里的复杂情景,社会边缘(如古董店、算命先生等)带来的隐秘危险,与女特务的典型形象,一同被谍战片继承下来,用来展现国统区大都市中的危险环境,渲染出危机重重却没有硝烟的战场气氛。
  
  影响深远的里程碑
  从很多角度上看,《永不消逝的电波》都代表了上世纪50年代谍战片的诞生。这部影片的导演王苹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位女导演,她1957年的作品《柳堡的故事》已经显示出她驾驭爱情与革命战争关系上的才华,《永不消逝的电波》在很大程度上是这种才华的延续,将谍报人员之间的爱情生活与影片的谍战类型完美地融合到一起。这部影片长达110分钟,从1938年开始,到1949年结束,时间跨越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全部,具有史诗的特点。影片开始的时候就从延安和日本两个方面展示出泄密与反泄密这对矛盾,来自延安的老红军李侠受上级指派前往上海代替已经暴露身份的电台人员,在这个陌生的城市里与日本和汪伪两方面的力量周旋。
  有些可惜的是,影片并没有展现老红军李侠初到上海后的适应过程,而这正是《潜伏》这部电视剧刻画翠平这个角色的主要方式。相似的是,从事工运工作的女主角何兰芬被派遣与李侠组成家庭协助工作的时候,这种对地下工作的适应情节在女主角的身上得到充分展开,谍战片中的身份张力得到体现。影片不仅在细节上,例如电台操作,以及用《红楼梦》书籍和火柴盒传递情报等揭秘了谍战技巧,而且加入了李侠迷惑和骗取敌人信任后进入到对方核心窃取情报的过程,凸显了谍战的谋略。另一方面,在解决了何兰芬对谍战工作认识的问题之后,组织上批准两人正式结婚,何兰芬作为李侠的工作助手和生活内助的角色继续发挥作用,展现了家庭生活的温馨,也更加反衬出李侠最终牺牲的悲壮。
  《永不消逝的电波》将浪漫主义和谍战工作、质朴的生活气息和紧张的情节呈现很好地结合起来,使新中国的谍战片在诞生伊始就达到了一个艺术高峰,谍战片从此成为了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独特类型,并根据时代特点进行了自我完善,影响力一直持续到半个世纪之后的今天。
  如今很多谍战剧的创作者受到这些老电影的影响,当下电视荧幕上很多角色的身上都能看到李侠、何兰芬等这些经典人物的影子;谍战剧在中国也拥有一批横跨不同年龄段的观众群,在崭新的视听语言形态下,多样的谍战片类型让观众一次次重温了心底深处似曾相识的感情体验。

相关热词搜索:遗传 解读 密码 解读谍战片遗传密码 电视剧谍战片无声密码 谍影无痕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