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三明 迷人的风情] 风情迷人

发布时间:2020-03-22 来源: 短文摘抄 点击:

  在福建省西北部,有一片神奇的土地,那里有连绵起伏的原始森林,有沃野千里的乡村田野,有风景秀丽的山川河流,有奇形怪状的石林石洞,青山绿水,构筑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她就是一颗正在冉冉升起的明珠――三明。
  三明全市总面积22959平方公里,现有人口268万,森林覆盖率70.38%。境内气候适宜,无霜期长,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9.4℃,属中亚热带温湿季风气候,一年四季皆宜旅游。
  
  市区市郊春色满园
  
  一条河流在三明市区中心蜿蜒曲折地穿过,像一条银带似的镶嵌在绿色的土地上,它就是三明人的母亲河――沙溪。沙溪两岸垂柳成荫、花团锦簇,河上的一座座大桥,宛如一道道彩虹,温柔的亲吻着湛蓝的河水。人们说市区是“十里青山抱绿城,一江绿水分东西”。水上游三明城,可尽享 “水在城中、城在绿中”的迷人风采。站在东新五路大桥边向沙溪河对岸望去,青山脚下,绿树成行、绿草如茵,车水马龙、高楼与别墅错落有致。沙溪河水上旅游区,是展示三明城市风光的一道翡翠长廊,游客可乘坐船艇,开展“水上游三明”、“夜景休闲游”,欣赏到“山如碧玉簪,水作青罗带,城是不夜城”的山城美景。
  三明市郊美不胜收。市区西南方20公里的国家4A级旅游区、三元国家森林公园格氏栲景区因其格氏栲纯林面积世界最大,凤毛麟角、被誉为“绿色明珠”、“世界之最”。景区内有近千种植物、300多种珍禽异兽、400多种昆虫,参天蔽日的栲树,罗结成趣的古藤,色彩各异的芳草野花令人赏心悦目。春天来临,栲花开放,无数缤纷的白花覆满树冠,如北国寒中银装素裹;炎热的夏天,漫步在绿荫如盖的森林中,天然氧吧,犹如步入世外桃源;秋天时节,野生的灵芝、红菇、梨菇、牛肝菌等十几种珍贵食用及药用菌类,犹如婀娜多姿的少女点缀在森林之中,给游客增添了几分拾野的趣味;独特的原始森林的雄浑、质朴和自然美令人流连往返。
  三明市区西北12公里的国家4A级旅游区瑞云山是福建省面积最大的火成岩地貌,山、水、洞、林、泉兼而有之。瑞云洞深30米、宽61米、高4米,洞内有一座五开间、始建于宋代的木结构庙宇,供奉诸佛;洞口石壁如削,有宋、明、清摩崖石刻数处;洞顶苍松如盖,泉水涓涓,如串串玉珠,组成帛帏,悬于洞口,蔚为壮观;洞口还保存着清乾隆年间“翰林院监察御”字样,洞庙东北,有避邪洞、小一线天、观鱼池、马背山等景点。整个风景区,为古树所环抱,伴以鸟啼虫鸣,显得清静幽雅。景区内林木葱郁,植物种类有31科192种。满山古藤柔劲矫健,如龙蛇飞舞,蜿蜒多姿,为景区一大特色。
  
  潋滟湖光让您陶醉
  
  金湖、九龙湖是三明两处著名的旅游景点。位于泰宁的“金湖”群山连绵、林木苍翠、碧水清波、空气清新,有“天下第一湖山”之盛誉。走进大金湖这片灵异的山水,处处可感受到天工造物之奇,天人合一之妙。“一山藏天踪,千山现佛影”的金湖水上的天然大佛寺,更为大金湖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当您置身其中,便不得不惊叹大自然的神奇造化。林木苍翠、宁静清幽、空气清新,更是一座天然的绿色氧吧。景象万千的丹霞奇观有189景,碧水、丹山、古洞、龙潭、荷花,如诗如画。古人曾吟泳泰宁山川:“怪石都从天上生,活如神鬼伴人行,海之内外佳山水,到此难容再作声”。
  九龙湖风景名胜区位于清流县沙芜乡,交通便捷,是省内唯一的喀斯特地貌与浩瀚湖水交相辉映的风景名胜区,以溶洞群瀑布、峡谷、岛屿与原始森林为特色,景区规划总面积为75平方公里,水域面积33平方公里。水质清洌,湖心神龟岛面积近300亩,对面的白马山中遍布熔岩称九龙洞群,洞内钟乳石星罗棋布,千姿百态,惟妙惟肖。洞外古木苍郁、古藤缠绕,天趣盎然,清新怡人。如此广阔茂密的原始森林,是人类回归大自然的理想观光、休憩度假场所。看莽莽林海苍翠欲滴,林中野花遍地,好一派“入山无处不花枝”的诗情画意。
  
  徐霞客惊呼“此处最奇”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三明众多瑰丽多姿的岩溶景观。玉华洞、银华洞、天鹅洞群、瑞云洞、七仙洞、玉虚洞、鳞隐石林、十八洞……个个玄巧争奇、遍布幽奥。置身其中探究奥秘,如入座座迷宫,令人无不为自然伟力所折服。
  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惊呼“此处最奇”处就是指永安桃源洞的“一线天”,他的《永安桃源洞游记》和《玉华洞游记》,成为旅游文学的不朽名篇。永安桃源洞的“一线天”,名副其实,其缝壁高68米,裂隙全长127米,共206个阶梯,前80米平均宽度约为0.5米,最窄处只有0.4米,后40米稍宽,一人正身可轻松而过。徐霞客曾在游记中评价说:“上辟山巅,远透北山,中不能容肩,盖之乃受,累级斜上,直贯其中。余所见一线天数处,武夷、黄山、浮盖,未曾见如此大而逼、远而整者。”
  风景名胜区鳞隐石林耸立着奇形怪状的石柱196座,最高的36米。怪石拟人状物,千姿百态,有巡山怪面人、霸王别姬、麒麟童子;惟妙惟肖,有灵猴捧桃、双龙出洞、五鱼戏水、古钟悬挂,以及惊人石、朝天笏、望天星等,栩栩如生。石林中有一巨大峭壁,长约200米,高50米,壁面经千万年风雕雨蚀,宛若敦煌壁画,耐人寻味。经有关专家考察认定,鳞隐石林规模仅次于著名的云南石林,堪称全国第二,有“福建小桂林”之誉。鳞隐石林地下有溶洞,称“冰室”,方圆数丈,可容百人,盛夏入内,暑气全消。室内钟乳千姿百态,饶有情趣。一尊送子观音,立于莲花座上,形象逼真。冰室之下,尚有地下迷宫有待探测。
  在将乐县城东南方向约3公里处,有被誉为“闽山第一洞”的玉华洞。山上风景优美,小石林神劈鬼斧,十分俊秀。石林周围林木葱郁,芳草遍野。极目远眺,那苍苍茫茫的林海,时隐时现的群峰,风光明媚的田园尽收眼底。沿着新修的登道和曲径漫步山间,流泉丁冬,萋萋芳草,鸟语声声,别有一番情趣。真是山在林中,洞在山中。走进玉华洞口,迎面是来自幽深洞口的一股清爽强劲的凉风,好似置身风洞之中。原来玉华洞长而深,洞高达70余米。洞有前后两口,前洞朝北,洞口低而窄;后洞朝向西南,高而宽。夏日,空气由后洞进,在洞内冷却下沉,从前洞喷泻而出,形成玉华洞闻名的一大奇观“一扇风”。玉华洞的主洞弯弯曲曲,呈南北方向发育。全洞发育成5个层次,层层相连。洞内灵泉、井泉、石泉三股地下水淙淙流淌。洞套洞,变幻无穷;水环水,百态千姿。
  
  千年古刹,万年古迹
  
  三明的寺庙历史悠久,往往都是千年古刹,香烛旺盛,游客络绎不绝。甘露寺、金莲寺、报国寺、罗汉寺、龙泉古寺等古寺庙,立地奇特,声名远扬。
  沙县卧佛长38米,宽10米,高11米,是目前全国最大的石雕卧佛。慈祥的卧佛躺着,坐西北,朝东南,佛面俯瞰沙县城关,左侧而卧,右手撑脑袋,左手自然平放,面部丰盈,神态安祥,双目微闭,似睡非睡。卧佛形体修长,身着袈裟,袒胸露肌,头蓄螺髻,耳戴圆形绽花环,头枕扁形荷叶枕,惟妙惟肖地展现出释迦牟尼“涅磐”时那超脱一切的意境。 前些年有人发现,每当丽日晴空的时候,向东南方向望去,便可见一尊仰天卧佛赫然呈现眼前;若变换角度或到周边山顶,则无法看到这一奇观,这又给淘金山蒙上了一层更加神秘的色彩。
  三元区万寿岩则保持着20万年前的古迹,曾轰动海内外。2000年11月28日,福建省文化厅和三明市人民政府举行了万寿岩旧石器时代遗址重大考古发现新闻发布会,宣布三明市万寿岩的两个洞穴中分别发现了距今近20万年的旧石器时代早期古人类活动和距今2-3万年的、国内首次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晚期人工石铺地面。这一重大考古发现,把古人类在福建生活的历史推至18万年前,并为闽台同根同祖和深远的文化渊源进一步提供了有力证据。200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活动,从全国大约400多项考古项目中脱颖而出的10项重大考古成果,万寿岩遗址名列榜首。
  三明保留了大量的明清建筑群,永安的安贞堡、三元的忠村,尤溪的桂峰、卢兴邦故居吸引了众多的文物专家前来考察。
  
  妙趣横生的民间习俗
  
  三明民间习俗妙不可言,元宵节,三明各地大街小巷花灯高悬、民间舞龙、舞狮、走旱船等表演令人流连。其中较著名的有:宁化的“文武灯”、清流的“迎花丁”、明溪的“金猴戏黄狮”、将乐的“射线香”、泰宁的“迎张公”、建宁的“伞舞”、大田的“高矮人”、沙县的“肩膀戏”、尤溪的“打车鼓”、永安青水的“ 打黑狮”傩面舞、三元的“迎桌子”和梅列的“大旺鼓”。稻草龙、板凳龙等舞龙灯活动源远流长,在不少山乡常舞不衰。
  沙县肩膀戏以其别样妖娆的地方风韵、童趣盎然的独特魅力不仅走出了山门,还漂洋过海,饮誉八方。肩膀戏,亦称肩头坪。演出时,由8岁左右的孩童站在大人的肩膀上表演,小孩负责唱腔、头部表情和双手动作,大人负责台位变换的腿部动作。戏中角色有生、旦、净、末、丑之分,小孩担任什么角色,大人就走什么台步;小孩原本是精挑细选出来的,平时又训练有素,站在大人肩上不仅不怯场,而且唱起来字正腔圆,演起来招形有致。大人更不含糊,或跑、或跳、或碎步、或弓步、或垫步……根据剧情需要,与肩上小孩巧妙配合,上下默契,浑然一体。沙县肩膀戏是全国别具一格的民间传统艺术,演技奇特,唱腔动听,兼容各调,场地不拘,素有“肩膀上的民间艺术奇葩”之美称。它早先采用民间最流行的小调打花鼓演唱《小放牛》、《补缸》、《花子过关》等剧目;后来采用南词曲调演出《赶船》等戏;现在又发展到演出《黄鹤楼》、《平贵别窑》、《四郎探母》等京剧折子戏。每当逢年过节,肩膀戏都要走街穿巷演出一番,所到之处,无不备受欢迎。
  泰宁的梅林戏是在八闽大地以及周边的华东市场开出绚丽多彩的花朵。20多年来,梅林戏剧团不仅创作演出了大戏,还注入了现代小品剧、歌舞、杂技等多种艺术形式。他们的演出,综艺性很强,同时大胆改革,把不少本地土官话的戏,改成用普通话表演,扩大了观众群。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先后创作演出了《贬官记》、《苦果》等20余个优秀剧目。自1983年至今,剧团先后获得国家、省、市级别的奖励剧目12个,参加国家、省、市级别举办的汇演、调演、展演17次,64人获奖35项。《贬官记》曾参加国家文化部在泉州举办的优秀剧目展演,获得编、导、演三项大奖,并得到了“天下第一团”的美誉,被国家文化部邀请晋京演出;梅林戏剧团亦被国家文化部评为“全国文化工作先进集体”。
  
  人杰地灵多贤士
  
  博大精深的理学是中华文化一朵绚丽的奇葩,三明的山水孕育出一批批先贤。三明境内历代进士720人,特别是两宋间中进士者多达503人。著名的“闽学四贤”除李侗外,其他三人杨时、罗从彦、朱熹均出自三明境域。明清时期,各地文化联系加强,三明境域人文荟萃,文学艺术方面人才辈出。文学方面,三明历代诗人120多位,都有诗作留世,如田顼、李世熊、朱仕?、张际亮、黄梓庠等,还有音乐家杨表正、王连三等。
  地灵人杰,三明境内留下了大量的摩崖石刻,历代官宦名流、文人学士流连于山水之间,轻吟于林泉之下,登临凭吊,畅怀述志,书写诗文匾额,再经工匠斧运,镌刻于崖壁之上。永安境内的刻石有60余幅,分布于桃源洞、磷隐石林和北陵等处景区。明溪的滴水岩存刻石达57幅,期间明朝万历至嘉庆年间的石刻占80%以上。
  “北有大槐树,南有石壁村”。历史上中原汉人南迁大多聚居在宁化石壁,而后向外衍播,因而成为世界客家人的朝圣中心。石壁迄今还保存着古代客家先民的建筑风格、方言和风俗。一曲曲动听的山歌倾诉客家人的喜怒哀乐。客家公祠供祀着客家诸姓的先祖牌位,收藏客家族谱、家承等史料,记载客家人的奋斗历史。每年10月“祭祖月”,举行世界客属祭祖大典活动,平时根据游客需求举行祭祖仪式。

相关热词搜索:迷人 风情 美丽 美丽的三明 迷人的风情 迷人的欧洲风情 迷人的岛国风情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