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电视台1套直播_扩招升级挑战中国教育
发布时间:2020-03-22 来源: 短文摘抄 点击:
根据国务院学位办的规划,未来几年,国内在读研究生规模(含博士研究生)将再增100万。可以预料的是,未来几年的“研究生扩招”,只有进,不会退――
这个时代的学生,与其说是在努力提高知识水平,不如说是在追求知识的同时,不小心被套入了一场文凭的追赶赛。父母、老师曾对孩子们说:好好努力吧,考上大学就好了!可当大家气喘吁吁地从高考中挤进大学时,赫然发现大学生“遍地都是”,本科文凭早已失去了人才市场上的竞争力。于是,无数学生又选择继续考研,念书也成了跑马拉松。
考哪里?考什么?还在你犹豫的当口,消息传来:2006年硕士毕业生就业低开低走,开始与本科生“争抢饭碗”。伴随着近年研究生扩招的一路高歌猛进,那个像本科文凭一样曾经吸引过无数人的硕士文凭,似乎正在褪去光环,也开始变得廉价。人们开始怀疑,到底还要不要继续参与这场“文凭的马拉松赛”?
“研究生扩招”提速
一直以来,“扩招”这个词是与“大学”连在一起的。人们所理解的“大学扩招”往往也就是本科生的扩招。但如今,“扩招”似乎开始换上了新的名词搭档――“研究生”。2006年10月13日,记者在Google上键入“研究生扩招”的字样,立即跳出712,000项搜索结果。
的确,研究生扩招,正在以极高的频率进入人们的视野。
1990年,我国研究生的招生人数不过2.9万人。8年后,也就是扩招开始前的1998年,研究生的招生规模在7.2万人左右;2006年,我国研究生招生计划为40万人左右。相关数据统计表明,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以年26.9%的平均速度递增。高速度的扩招使中国高校的办学规模在短时间急剧放大,也使高校研究生人数急剧增多。以北京某理工大学为例,2004年该校招收研究生3260人,同年级研究生与本科生之比为1∶1.28,二者的人数基本持平。
如此大规模的扩招,自然引起有识之士和媒体的强烈反弹。人们普遍质疑这种扩招速度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诸如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下降,埋下更大的就业压力隐患等等,有媒体甚至用“研究生扩招猛于虎”来评论目前的扩招行为。
针对社会上的质疑声音,有关部门也作出过不少回应。教育部发展规划司相关人员曾以国际国内对比作出解释称,按近年研究生招生规模来测算,我国的本、硕、博比例是36∶4.2∶1,而发达国家是25∶10∶1,相比较而言国内这个比例结构不太健康,研究生规模不是大,而是小。
不久前,国务院学位办又透露,未来5年国内在读研究生规模(含博士研究生)将再增100万,即由目前的80万增至180万。在增加的100万人中,国家将调整硕博研究生的结构,稳定博士生招生规模,重点扩大硕士生招生规模。可以预料的是,未来几年,“研究生扩招”只有进,不会退。
连续几年的研究生扩招,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导师数量严重跟不上学生数量。过去,一位导师每年只招两三个学生;而现在,不少导师一般超过了10个,有的3个年级加起来,最多的高达五六十个。
导师的精力是有限的,他们中很多人还要忙于自己做学问、搞科研、出成果,甚至,其中一些也还要忙于在全国各地开展讲座、交流等等,对自己众多的学生已经无暇顾及。读研期间,学生难见导师,得不到导师的有效指导等现象,也被谓之以“研究生孤儿”现象。眼下,这种现象正在逐步凸显出来。
就读于西南某师范大学文学院的研究生杨琳琳,是2004年刚考上的。杨琳琳的导师仅一年级就带着6个,其他还有2个年级,加起来就是10多个人,所以要接受导师的个别指导就十分不容易。
类似杨琳琳遇到的情况已经屡见不鲜。据《新闻晨报》报道,上海市某高校一位二年级研究生自2004年秋季开学报到之后,因难以见到导师,索性从10月起就一直“留守”家乡“自学”。“留守”期间的他就像断线的风筝一般――没人和他联系,他也不知道导师踪迹。而当地媒体的记者走访了本市几所高校后了解到,这种极端情况也绝非个例。一些在读硕士生甚至博士生都承认,因为缺乏导师指导,产生了读研白读、不如本科毕业时选择就业的想法。
谁来评估读研风险?
一般说来,拿到一个硕士学位去找工作的确是件让人信心大增的事情。可是北京师范大学公布的一份研究生就业情况报告则多少会让人有些沮丧。
这份报告显示,目前硕士毕业生中已经出现“就业难”的趋向。这种趋向的表现首先是研究生到中学当老师的比例明显上升。该报告称,2004年北师大有1300多名应届毕业研究生,硕士生1048人,博士生267人。其中有157名硕士和1名博士到中学当老师,占毕业研究生总数的12.04%。其次,研究生到高校从事学生工作和行政管理的人数大幅增加。2004年北师大到高校从事行政工作的硕士生有280人,占毕业硕士生总数的26.74%。调查显示,严峻的就业形势使2004年北师大本科毕业生近半数选择了读研和出国学习。
来自中国新闻网的消息称,这种“难”已经成为很多高校研究生就业的新问题,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某些学校、某些专业的研究生在大城市出现了就业层次下移、研究生抢本科生饭碗的现象。
一名在读研的学生评价说,现在的研究生教育本身就浮躁,本来就只有三年,研一侧重于公共课,研三又在忙着实习、找工作,所以能真正投入学习专业的只有研二一年。在他看来,现在研究生就业形势已经很严峻了。他原来以为,就业应该是三年级才会涉及到的问题,但他刚一入校就听到同学在讨论就业问题。“硕士文凭吃香的年头又没赶上!自己现在还是觉得很有压力。”他说。
关于考研的目的,可以做以下推测。有的人是为了对专业技能有个更深更专的掌握,有的人是出于对校园生活的习惯与认同并最终选择任教,有的人是在现实的就业压力下被迫选择了暂缓就业,希望避开就业高峰,当然,也有的人则纯粹是为了拿到一个硕士文凭。
虽然考研的目的多种多样,但是有一个一致的出发点,就是面对现实的就业形势,认为拿到硕士文凭之后将可以获得比本科生更有力的就业竞争力、更高的收入、更大的发展潜力、空间和机会。一句话,就是希望能够获得更高的人生发展主动权。
这样的出发点固然不错,但是这样的想法未免会有失偏颇。因为,在衡量这个问题的时候,普遍的目光未必长远、开阔。也因此,往往为某些习惯的思维所误导。
事实上,人们对问题答案的追问应该是多方面的。每一年,研究生就业对比方不应该是与他们同一年毕业的本科生,只有与他们自己本科阶段同一届的毕业生相对比才具有更加真实的意义。
打个比方,学生甲和学生乙今年同时大学本科毕业。甲选择就业,乙选择读研。乙读研是为了将来就业更加具有竞争力。那么请注意,乙所谓的竞争力的假想对象应该是工作了三年的甲,而不是与乙同一年毕业的本科生。乙读研期间,甲在干什么呢?一般的情况是,甲会在职场打拼,也就是说,他积累的不是学历,而是工作经验。大家都在同时发展,哪个将更具竞争力?而这,就是问题的症结所在了,我们不妨深入剖析。
学历的砝码有多重?
学历能成为砝码吗?某杂志曾做过一个“学历就是砝码?”的对比分析,对比的主体是同一年毕业的应届本科生和应届研究生。一批本科生与一批研究生同时毕业于南京某大学无线电技术系,之后又同时进入了某通信运营企业网络维护部门。三年前,该校的本科生就业压力远没有现在这么大,研究生更是数量稀少。但是,这个学校的本科生与研究生同时进入了那个企业之后,被安排在了相同的部门做了相同的事情。三年多过去了,他们的现在怎样呢?
第一年,同是该企业的新员工,本科生与研究生工作相同,待遇相同。
第二年2月,春节期间,该企业某地区网络因为不堪重负陷入瘫痪,某2002届研究生运用自己在大学里所研究的关于网络优化的知识解决该问题,并受到企业领导层的表扬和看重。6月,某本科学历的员工因为技术水平跟不上通信网络的发展速度被调换到企业营销部门。12月,企业发年终奖时,该企业同时进校的本科生与研究生中,研究生所拿到的奖金普遍高于本科生。
第三年,2002年进入企业的新员工们迎来了第一次提升与岗位竞聘的机会。在第一次提升中,研究生和本科生大多在企业中立足。但在岗位竞聘中,当本科生与研究生在其他条件均相同时,研究生获得的上升空间更大,文凭的价值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分析发现,在设定的上述情况中,同时毕业的本科生与研究生比较起来,研究生明显要占有更多的优势。这种优势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研究生在知识技术等方面要明显强于本科生,二是在同等条件下,研究生文凭明显占上风。再简而言之,同一年毕业的本科生与研究生相比,硕士生比本科生更具竞争力,所以也自然能获得更多的优势。
三年前,23岁的本科毕业生张云丰直接就业了,他的一部分同学选择了考研。三年后,26岁的张云丰,已经在自己所在的企业中立足,而他读研的同学也已经顺利的拿到了硕士研究生学位。
张云丰三年中,在工作的企业里实实在在地做了不少事情,不论是工作技能与办事思维,还是做人处世与衣着谈吐,可谓进步神速。工作的第二年,他坐上部门主管的位置,收入也有所上涨。现在他已经成为该企业中较成熟的员工,并且拥有三年工作经验的职场“老手”。
而他那些选择读研的同学也很有收获,在留校深造的三年时间里,学到了更多的知识,也做出了部分研究,但是他们对实际操作没有经验。
一个事件就在张云丰和他的本科同学之间发生了。今年5月,张云丰为了寻找更高的发展平台,辞去了原公司的职务,来到一家新的企业竞聘一个管理层的岗位:区域市场经理。没想到,同时来竞聘的还有与他本科年代同年级的同学――也就是一名刚毕业的研究生。
用人单位非常高兴,因为他们可以在一群研究生与一个有近三年工作经验的本科生之间做出选择。他们竞聘岗位的条件赫然写着:“中国XX集团公司XX市北区局商业客户部区域经理。要求:本科生以上学历,有相关工作经验者优先。”
几乎没有悬念的是,最后,公司录取了张云丰。用人单位说,因为他“更适合岗位要求”。
工作经验与学历谁更有竞争力?那位研究生同学迷惑了。因为在大多数学生和老师的认识里,本科生与研究生谁更有价值不言而喻。但是,到人才市场较量后,他们才发现绝大多数的职位特别是某些具有诱惑力的岗位,均要求“本科学历+××年工作经验”。
张云丰至今不后悔本科毕业直接选择了就业。“没有人保证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当一名硕士毕业生在求职面试时,发现其中的考官之一就是自己三年前的本科同学。”他说,“要是遇到这种情形,而你又恰好是那个研究生,怀里揣着那本闪闪发亮的硕士学位证书和三年光阴,你郁闷不郁闷?”
硕士文凭会不会转眼过气?
目前,只有少数比如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开设了两年制的研究生课程,大多数中国大学的研究生学制一般为三年。三年里,会发生什么事情?
花开花谢,潮起潮落,三年前一文不值的东西三年后可能会身价百倍,今天稀有的一切在三年后可能会满地都是。有人曾调侃说,本科生的“烂市”也不过三年时间,而刺激今天通信业发展的第三代移动通讯系统(3G)在三年前还在实验室里。
研究生三年前的今天与三年后的今天又是什么样的呢?
三年前,研究生的数量较少,就业基本上不成问题;今天,人才市场上研究生开始抢本科生的饭碗;三年前,研究生的月薪比本科生高3000元的不在少数,今天,就业时少有研究生过分强调自己的待遇问题;三年前,研究生毕业时想:“我只去某某、某某或某某企业。”今天,研究生毕业后说:“找份工作很容易,但是找个自己特别中意的工作,难!”
谁也不敢断言,三年后的研究生就业情况究竟如何。可以相信的是,高学历的价值不会减少,知识与智慧永远被尊重。没有人敢说在信息技术大发展的时代,三年后的世界与中国是什么样子,但是我们知道:三年后,扩招步伐稳步上升,研究生院的大门继续敞开;三年后,本科生数量不减,研究生数量也将更加巨大;三年后,研究生的就业问题将更加成为人们密切关注的话题。
我们还可以追问,三年后,硕士文凭会不会转眼之间也像现在的本科文凭这样?扩招带来的就业压力与竞争在本科生和研究生之间、研究生与研究生之间,甚至硕士生与博士生之间会不会发生激烈的碰撞?
同时,世易时移,社会形势往往按照我们预料不到的方向发展。没有人告诉我们本科生今天的就业形式是不是研究生的明天,也不会有人断定现在就一定等同于将来。
中国教育热度升级始末
社会似乎变得越来越难以猜测,一些明明已经预算好的教育投资,到了找工作的时候,似乎突然改变形势。
多年之前,当中专文凭还炙手可热的时候,有不少人便放弃了上高中的念头,正二八经地念中专,毕业后要么成了一名技术骨干,要么当了一名人民教师。但说着说着高中文凭就兴盛起来了,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比中专更加受到人们的青睐。但又没过几年,“普高”就严严实实地把“职高”压了下去。因为念普通高中,意味将有更多的机会升上大学。虽然,那时候的本科文凭(当时更流行的说法叫“大学文凭”)还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考上大学,对一个家庭来说,意味着工作、未来、理想、幸福……总之,似乎什么都可以预期了。
那时学生们考上的大学更多的应该称作大专,大专生在人才市场上俏了些时日。后来,大概是在上世纪末,情况开始改变。人们逐渐感觉大专文凭开始受到冷遇,同时也突然发现大学本科已经不像以前那么难考。这时候,人们开始熟悉一个词:扩招。
扩招彻底改写了大多数学生对念大学可望不可及的无奈,中学的升学率也是一年一年节节攀高。于是大学校园里,人群也突然开始涌动。随即,本科毕业生们在求职场上开始感觉拥挤、竞争,本科文凭逐渐在人才市场遭遇寒冬。
学生们变得困惑,焦躁,务实,或者功利。其中有不少的一群人,因为看到本科文凭的贬值而把希望寄托于考研。从很大程度上说,“研究生扩招”既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成为解救本科生就业问题的一个出口。很多人开始涌向了这个出口。
但是,当数量过于庞大的就业人群同时聚集在这个出口时,就成了新的瓶颈。本科毕业生就是这样。
警惕文凭的马拉松陷阱
因为在文凭消费道路上走得太过于盲从,一些人不停地追赶,赶上了文凭,却发现又没有赶上趟。一些人为了逃避现实的就业压力而选择了考研,但是从来不曾仔细思量过考上研有没有再遇上就业寒冬的可能。值得反思的正是这部分人,他们往往并不是出于一种对知识和技能的进一步渴望,而是出于一种对现实的恐惧和逃避,而选择继续留在校园。
在中专、高中、大专和本科不同等级的文凭更迭中,文凭悄然贬值了。更重要的可能还在于,对贬值的考量角度还包括社会对文凭的一种不信任趋势的抬头。文凭终究不能等同于能力,所以那些拥有工作经验的本科生甚至非大学生,往往比刚走进社会的学生更具有说服力。
在才能与文凭、现在与未来之间做出扬抑褒贬并不是我们追求个人价值体现的初衷。事实是这样,我们的教育水平前进的脚步没有跟上人们对文凭的需求速度,才让我们对继续教育的形式产生疑问。然而,不仅仅是学生,还包括用人单位、当局,对文凭过度的追崇,本质上暴露出的是我们在贪大求多过程中的不自信心理。
社会就业、工作竞争氛围的进一步凸显,需要人们不断进行“教育投资”。但投资即意味着风险,有风险,就必须要有理智的评估,有理智的评估才有正确的对策。如果是盲从而非理智地投资,投资回收的预期也将变得扑朔迷离。究竟需不需要读研?什么时候读研?怎样廓清适合自己读研的教育投资途径?类似的问题是一个作为“教育投资者”身份的大学生应该问及的方方面面。而这些问题的回答,以及自己对人生职业规划上的抉择,需要的是一种战略性的眼光。
所有的数据、论证、争议都不是在反对大学生去考研,但我们必须遵守教育投资的理智和实用。
所有的话都在于希望引起有志于考研的人们的警醒:认清形势,把握现在,前瞻未来!如果是因为逃避、盲目或从流,那么只能说明这不过是一场并不明智的投资行为,最大的成本将是人生发展的青春年华。
相关热词搜索:扩招 中国教育 挑战 扩招升级挑战中国教育 教育问题挑战产业升级 中国教育不改不行
热点文章阅读